黄岗
摘要:当今社会,任何活动都讲究“效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不断推进,对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活动欲望,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投身于体育项目中,掌握不同形式的运动技巧,养成终身体育的健康习惯,从而减轻文化课的学习压力,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走上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这是体育教师们值得深思的一个关键问题。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参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教师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整合课程资源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融入创新元素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运动的实际乐趣,体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走向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有效策略;研究
引言:
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是教师组织教学工作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著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奋斗方向,以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会大大增长学生的自学热情,辅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不断更换教学思路,争取把课堂归还于学生,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形象力,鼓励他们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敢于迎接各项机遇,彰显人生最高价值。笔者认为,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组织好体育课堂教学
(一)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活动方案
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贯彻与落实,使体育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组织体育活动,实施有效策略,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1]。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紧抓练习活动,活跃学生思维,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技巧后,引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运动伤害。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二)结合教材内容,展开特殊指导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必须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教学内容循环化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一般都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单一循环,这样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难以激发,课堂的有效性难以令人满意。不妨尝试利用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这些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每节课要有针对性地渗透一些新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巩固和提高,这样,课堂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合理布置场地和器材
目前,我国各地市、各学校中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的区别较大,由此而产生的体育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2]。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工作,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并减少不必要的事故伤害。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尽量实现场地安排的图形化,以及器材布置的道具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校内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大都是按照竞技体育的规格而设计的,过于成人化,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会在视觉上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影响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育。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成人化的体育场地改造得更适合小学生活动。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时,可以将篮球架改为能够上下调节、符合小学生身高特征的篮球架,使他们在运动过程中体验扣篮的乐趣;又如,在教学足球顶球运动时,可以利用“波波球”来代替足球,以减轻学生学习顶球的心理压力。由此可见,在场地与器材上下足工夫,可以帮助小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四、时刻注重情绪的调控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种双向教育活动,既然是双向活动,就存在着统一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就潜伏着产生诸多情绪的刺激因素。再者,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一是场地大,二是班级多,三是外界人和事物的干扰面广,这里面存在着更多更广泛的产生情绪的刺激因素。情绪产生之后就必然牵动师生的情感,当情感激动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学会和善于调控好个人和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要自我调控情绪。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意志、智慧、修养,冷静理智地分析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考虑激动情绪带来的严重后果,主动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保持思维的条理性。例如,在集合队伍,当学生迟到,并不紧不慢地往这边走时,首先教师会在思想上产生反感,进而愤怒,而教师情绪变化会迁怒于学生。假如教师在此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任其情感发展,就会打乱课堂常规,进而影响正常教学的进行。
结语
新课程理念要求: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教师要秉承新课程的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关爱学生,完成小学体育规定的教学任务,做好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的衔接,把学生的运动习惯拓展到课外,乃至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影.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J].音论乐坊.2017,30(126)7-8.
[2]董丽凤.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教育.2016,06(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