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芝 耿丽
摘要:父母的离异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有很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类型:品德不良型;沉默不语型;脆弱型。要想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就需要区别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同问题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一要注重心理上的关怀,与孩子沟通心灵,用友情弥补亲情;二要创造活动环境,让集体的温暖消除离异家庭学生的自卑感、孤独感;三要教育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四要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对他们严格要求;五要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六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单亲家庭 教育转化 方式方法
父母的离异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有很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我们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一、单亲家庭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一)品德不良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主要是男生,他们的家长离异后因工作繁忙,工作时间特殊,本身社交活动较多,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教。特别在孩子放学后的时间里,常常无法在家陪伴和监督,孩子处于无人管的状态。有的离异夫妻对孩子互相推委、责骂,甚至无端指责,恶语相向。学生在冷清的家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渐渐失去对家的眷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或母亲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关照自己。家长不知道或不愿知道孩子在外面什么地方,和什么人在一起,在干什么事,即使想了解孩子的情况,也是厉声责问。孩子怕受到责罚,不愿说出实情,会以花言巧语和谎话蒙混过关,家长有时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正处于危险边缘。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外面“精彩的世界”里逐渐对道德规范形成错误的认知,或者明知是错误也要去触碰,缺乏道德约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缺乏正确标准,容易接受“朋友”或社会消极评价的影响,不易接受学校、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些学生一般表现较差,有的甚至成為典型的双差生。
(二)沉默不语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她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理想,本身生活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沉闷,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对学习中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偶尔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说笑、聊天,但更多时间想的是烦恼的家事,所以比一般家庭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种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多疑敏感,不愿意让同学老师询问家事,不愿意让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我曾经所带的毕业班里,有一次一名女生突然小腹剧痛,联系不到家长。于是我送她回家,才知道是单亲家庭,她跟随父亲与奶奶同住,经了解才知道孩子是痛经,没有母亲陪伴、女孩子好多事又羞于和父亲开口。父亲为了养家糊口,晚上还要出去工作。从学生的言语中明显感觉到她渴望父母的关心。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会特别的进步,但是也会突然一落千丈,很不稳定。
(三)脆弱型
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一方的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我们班中有个学生,父母离婚后和父亲生活一起生活,但父亲给她找了一个继母。在一次与她交谈中,她说将来要报复父亲,理由是她觉得父亲对她不够关心。这样的学生心理非常脆弱,承受不了半点的挫折、失败。顺心的时候会开心快乐;一点不顺心、不满足,便会觉得黑天乌地。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更多是要同学谦让、迁就自己,稍不如意就与同学产生矛盾,总觉得自己很可怜,是被人欺负了。这种类型的学生学习毅力不坚定,遇挫折后很难抬起头来,故此,学习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差,且特别容易偏科。
二、应该采取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想做好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就需要区别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一)注重心理上的关怀,与孩子沟通心灵,用友情弥补亲情
班主任在接到班级时首先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中离异家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家访中要引导家长主动配合,把单亲学生的心理状况告诉给教师,以减轻教师工作的盲目性。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特别是他们所在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班主任本人不但不能对离异家庭子女有偏见,相反要对这些孩子多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家庭的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地有个好的班集体。
(二)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让集体的温暖消除离异家庭学生的自卑感、孤独感
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父母的感情,因此不要过多参与。教师要研究孤独型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他们的行为规律,对症医治。教师要创造活动的环境,有计划地成立一些活动小组,让单亲学生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经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他们真正觉得学校就是家庭,教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以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春天不妨带着这些学生一起野外踏青,秋天不妨带着这些学生一起登高远眺。在活动中,班主任要了解这些学生的个性,对待他们要多一份主动和热情。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单亲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育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如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不做作业,甚至逃学。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做到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也可采用成立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他们补习功课,以提高成绩,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另外要引导他们多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外书籍以及影视片,以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讨论文学作品,认识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经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困境。要让他们懂得,困难有时也是一笔财富,可以磨炼人们的意志,更快迈向自立。
(四)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基础上,对他们要严格要求
对单亲家庭学生,一定要奉献爱心,多送温暖。但是,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可以开设讲座或课外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五)注意观察日常言行,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时,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多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解决的就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也要创造条件尽快处理。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班主任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这些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关系的处理不当,所以班主任要鼓励班干部和他们交朋友,包括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
(六)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由于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所遇到的问题各异,因此,不能一刀切,采取一种教育方法。比如,如果与这些学生在办公室谈话,现场有许多的老师,而且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种场合、方式的谈话,绝对不会取得好的结果。学生有可能一直不说话,更不会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就是教训人,加上还可能有別的老师也一起批评他。敌对的态度不会出现善意的结果,所以最好的谈话场合不要在办公室,就老师学生两人,双方面对面地坐着。老师不要用教育人的口吻来说话,可以用同学生们说话的方式、口吻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放松心情,放下敌意,很多真实的情况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很多学生的活动,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况,以便于采取针对胜的措施。对整天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的学生,最应采取的办法是利用一切手段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但这很不容易做到,这也是令学校对这样的学生教育转化工作难以奏效的最主要原因。为此,要给学生好好地上法制教育课或到部队去接受严格的训练,亲身体会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的课外时间给予有效监管,让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便收拢他们的玩心,让他们留在学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实施正确的教育手段,使他们的生理、心理真正健康协调地发展,那么这些孩子也会成为社会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
(责任编辑: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