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摘 要】本文论述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针对对口帮扶的中高职教育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短缺、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僵化等问题,提出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中职基础教学+高职能力教学”的语言学习模式、通过对口帮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构建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对口帮扶 中高职合作办学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059-02
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提出对口帮扶政策,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本文对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高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对口帮扶的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体制中的全日制职业教育主要包含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两种职业教育都有自身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多为未通过高级中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年龄较小,因而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的时间也相对较早;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为经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学生,学生的年龄相对提高,进入职业岗位的时间也相对滞后。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认知方式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而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也相对浅显易懂,而高职学校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已经有所提高,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难度也会有所提高,由于当前社会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也逐渐增多,高职教育比中职教育也更具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与此同时,国家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斷扩大,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职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教学优势也日趋凸显。为促进高职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凸显,构建中高职合作办学教学机制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可行举措。国家教育部门为促进中高职合作办学机制的发展,在各地区都在积极倡导对口帮扶政策,以地区为单位对本地区优质中高职学校进行匹配,应用高职学校的教学资源帮扶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同时借助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理念实施,引导学生能够尽早认知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中高职教育合作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学科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教学内容,学科教学不仅需要关注英语知识传授,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机制下的英语学科教学,教学任务也更为严峻。迎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学需要建立契合职业教育体制的教学模式,而当前的高职学校英语教学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难以有效实现。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中高职教育合作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英语学科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教学改革在学科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强大,而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参与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导致英语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我国教育体制仍有待完善,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闭口学英语的不良习惯,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却不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二)学生的生源基础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职学校,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不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而英语语言学习需要学生能够具备主动意识,并形成常态化的学习模式,能够在持续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深化其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养成自主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的行为习惯。学生生源基础较差成为限制合作办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
(三)学校的师资力量短缺,英语课程教学水平受到影响和限制。高职学校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普遍采用本校教师进行基础课程教学、外聘外教进行口语教学的组合式教学模式,而由于本校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相对较差,外聘外教又需要进行较高的教学成本投入,因而很多院校对于英语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导致英语课程的综合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和限制。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练习,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短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时间和机会,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僵化。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由于当前高职教育并未形成适合中高职合作办学的专用教材,因而高职教育仍采用职业教育的统一教材版本,教学内容构建以教学大纲为主,将指导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教学关注重点。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限,很多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产生畏难情绪,这对英语课程教学产生负面影响作用。
三、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尽早地接受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将专业教育作为学科教育重点,同时契合专业发展需要,融合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得到大幅提升。中职教学的职业教育不够深入,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难以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而高职教育的教学周期也相对较短,加之学生需要进行岗位实习也会占用教学时间,因而专业教学时间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学习需求。构建中高职合作办学模式,能够充分应用教学时间和周期,科学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才培养。因此,高职学校需要结合专业教学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选择职业教育基础相对较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构建合作办学模式。双方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主导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共同协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和英语课程教学,使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切实提高。
(一)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高职英语教育需要基于中高职合作办学的教学要求,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使英语课程教学真正形成语言教学模式。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积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建立语言教育与各专业学科课程教育的连接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想,更新学生对于英语与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认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语言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中职基础教学+高职能力教学”的语言学习模式。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相对充足,合作方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形成统一共识,共同制订契合合作办学理念的语言学习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可以构建“中职基础教学+高职能力教学”的教学体系,在中职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教学,将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在高职阶段则将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重点,重视听、说、读、写多方面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通過对口帮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职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薪酬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与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师资队伍建设也存在一定局限,通过对口帮扶政策的开展,可以对中高职学校进行更多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投入,辅助职业教育学校提升英语教师的岗位吸引力,从而使更多的优质英语教育人才能够加入教师队伍,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重视在职教师的职业培训,使其教学理念、教学技能都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着重在口语教学、商务应用教学等相关教育内容,通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带动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基于对口帮扶的中高职教育合作办学模式,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于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高职学校开展英语课程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合作办学的实际需要,重视英语语言基础教学和能力提升,通过更新课程教学理念、构建中高职语言教学模式、对口帮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使英语语言职业教育得到有效实现,促进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小艳.基于CBE教育模式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职教通讯,2017(27)
[2]王谷全.信息化时代高职英语立体化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7(11)
[3]王桂林.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9)
[4]陈子扬.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
[5]熊倪.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英语师资整合为例[J].继续教育,2017(12)
[6]吴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6(9)
【作者简介】黄 英(1972—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高职教育。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