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超
粤北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区之一,客家人在逢年过节、喜庆节日均有舞狮的习俗。在粤北地区流传的狮头类型多样,有鸡公狮、牛头狮、猫公狮等多种类型,而他们对鸡公狮舞情有独钟。“十点梅花”是鸡公狮舞特定的闹场曲,在舞鸡公狮前,锣鼓手先表演一段十点梅花,起闹场的作用,同时也给舞狮者时间准备,为锣鼓手“热手”。十点梅花不仅可以单独演奏,而且可以配合舞狮、武术表演,使鸡公狮舞表演更加生动。长期以来,粤北鸡公狮锣鼓十点梅花在韶关市的曲江、乐昌、仁化、始兴、南雄,以及清远市的英德、连州、清城区等地广为流传。
近年来,韶关市、清远市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曲江区文化馆申报的“十点梅花锣鼓乐”,于2007年被韶关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德市文化馆申报的“十点梅花锣鼓乐”,被清远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15年以来,笔者对粤北地区曲江区的沙溪镇、大唐镇、马坝镇,武江区的大夫前村、白芒村,以及乳源县、乐昌市、英德市等地的十点梅花和鸡公狮舞进行多次田野调查。本文以2007年欧氏“十点梅花”申报视频*由广东韶关市曲江区原教育局副局长黄铁成先生提供。为基础,对欧氏“十点梅花”进行实录、记谱和分析研究。
关于粤北鸡公狮舞开场曲“十点梅花”,韶关、清远两市的地方文献和方志均有记载。粤北山区在春节期间,民间盛行舞狮贺春、敲锣鼓助兴的习俗。据《韶曲野语》记载:“反清复明的志士,潜入民间各地乡村,利用教舞狮(鸡公狮)活动作为掩护,暗地里联络各地反清势力,组织民众练武习艺。”*侯龙妙:《韶曲野语》,内部刊印,2013年,第145页。可见在明末清初,粤北山区就有舞鸡公狮,敲十点梅花,而且还与练武习艺有关。明清时期,粤北地区在每年正月有舞狮贺春的习俗。如清光绪《曲江县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县尹随郡守列仪仗往东郊句芒神及士牛,乡民扮舞狮贺春。”*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年,第704页。清嘉庆《翁源县新志》记载:正月,“灯前设酒相欢,锣鼓彻夜,比之火树踏歌,兴尤不减”。*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16页。
民国时期编修的粤北诸方志也有记载。民国《清远县志》记载:正月,“各家燃放爆竹,各乡或舞瑞狮,或玩锣鼓柜,或在神庙烧爆,或在社坛挂灯。”*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21页。民国《乐昌县志》记载:“邑有好少林拳术,秋闲延师学习,糊纸为狮头,以五彩锦布为狮身,两人舞之为双狮,一人舞之为单狮;舞毕演拳棍,曰‘打狮头’。”*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09页。民国《仁化县志》记载:“十日,每夜击鼓鸣锣,扮演故事,或舞龙狮。”*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12页。民国《始兴县志》记载:“少年子弟鲜衣炫服,擎龙舞狮,往各乡演国技”*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15页。。民国时期,粤北各区县正月期间的舞狮活动丰富多彩,还跟拳术、刀棍等一起表演,每日击鼓鸣锣,热闹非凡。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粤北山区除了正月期间,还在秋冬之际,“当农事进入冬闲之后,各乡村头人便召集族房长商议鼓励村中青年参加舞狮(鸡公狮)和习武活动。”*侯龙妙:《韶曲野语》,内部刊印,2013年,第146页。学打击乐的为4个人,“锣鼓调分‘四版头’、‘上下景’和‘十点梅花’。”*侯龙妙:《韶曲野语》,内部刊印,2013年,第147页。在客家人聚居的曲江、乐昌、始兴、仁化、英德、乳源等地较为盛行。“每年春节至元宵开展活动。有醒狮和惊狮,锣鼓及舞法各异,一般分戏狮、表演武功(拳、棍、刀、盾)和采青等。”*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66页。在连南,“舞狮流行于本县汉族地区和金坑瑶区。种类主要有醒狮、鸡公狮、火狮等。”*连南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44页。粤北鸡公狮舞、敲十点梅花的习俗不仅在客家人聚居区,在乳源、连南的部分瑶族地区也盛行。此外,十点梅花还被粤北采茶戏吸收,作为粤北采茶戏的迎亲、闹花灯、酬神等场景的伴奏音乐,在民间常作舞春牛、舞纸马、闹花灯的伴奏音乐。
据曲江区沙溪镇东华村委会坭洋村传承人欧观养介绍,清朝道光庚子年间 (1840),欧氏第十四祖欧泗达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武术、舞狮大师傅,在每次舞鸡公狮之前便演奏十点梅花闹场,专习武术拳棍,至今称为“泗达师傅”。从清朝同治癸酉年(1873)起,坭洋村村民舞狮技艺高超,由第17世欧祖“欧飘先”领狮,狮拜马坝、大塘、樟市、重阳、翁江、清远等地。经过几代人博采众长的演出实践,欧氏“十点梅花”不断丰富完善,锣鼓声清脆悦耳,节奏层次鲜明、灵活多变,在粤北民间打击乐曲中一枝独秀。
欧氏“十点梅花”以鸡公狮为媒,以族内相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已经是第7代。目前,很多青年外出打工,村民以老人们居多。这些老人们年事已高,日益减少,在2007年申报韶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点梅花”中的4位传承人,仅剩欧观养(高腰鼓)、欧兆养(大铙)2位老人健在,已无法凑齐演奏十点梅花,后继乏人;加之十点梅花演奏的难度较大,欧氏“十点梅花”面临失传。
表1 粤北欧氏“十点梅花”传承谱系一览表*由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文化馆赖全胜馆长提供。
笔者根据曲江区文化馆申报韶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点梅花”时,到沙溪镇东华坭洋村调查传承人欧兆养(铙)、欧兆祯(大锣)、欧兆天(小锣)以及欧观养(高腰鼓)拍摄欧式“十点梅花”的录像资料*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文化局黄铁成、梁国劲、宋细顺等人员,于2007年9月普查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欧氏“十点梅花”时所拍摄。,进行记谱实录(时长5分26秒)。发现十点梅花在演奏过程中,其中一个片段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将这一片段和其他部分区别开来,主要有以下“十点”:
表2 “十点梅花”演奏乐器一览表
乐器形制如下:
图1 左起:铙、大锣、小锣(惊狮锣)、高腰鼓(的确鼓)
“第一点”由2个动机构成。第1小节为动机a,前3拍由鼓指挥,单独进入,第4拍4件乐器齐奏,铿锵有力。第2小节为动机b,前3拍主奏乐器是铙,连续演奏××节奏,渐强推进,第4拍大锣、小锣和鼓齐奏,和前3拍形成呼应。演奏时,铙演奏者在第3拍之后将铙抵触腹部,予以消音,在第4拍的后半拍,大锣、小锣演奏者用手捂锣面,进行消音。第3小节和第2小节是变化重复关系,这两小节的前3拍,大锣、小锣的演奏有所变化,增添了演奏的趣味。鼓起到稳定速度、节拍,烘托气氛的作用。
谱例1*本文谱例均由赵旭超记谱。
“第二点”循环演奏片段,这部分的演奏具有“可动性”,固用散拍子标记,分为以下3个部分:第1部分主奏乐器是铙,连续演奏××节奏(俗称“碎铙”); 第2部分也是由铙指挥演奏,铙两拍后附点前休止节奏(或者切分节奏型)的进入,标志着第2部分的开始,这一部分当中,铙演奏的节奏型为两拍后附点前休止节奏和多种连续切分节奏;第三部分由鼓指挥引入,鼓十六分音符七连音(俗称“碎鼓”)的进入,标志着第3部分的开始,之后,通过四件乐器的3次齐奏收尾。第一、第二部分中,大锣、小锣连续运用四分音符节奏伴奏,时差半拍,交替演奏,增添了气氛。
谱例2
“第三点”分为“起、承、转、合”4个部分。“起”是“第一点”的变化重复,相比较,第1小节改用四三拍子,鼓敲鼓边,音色有所变化;第2、3小节的前3拍,大锣、小锣改用相同的切分节奏进行伴奏;第4小节是增添部分。“承”是起的变化重复,较起而言,“承”的开始由小锣指挥进入,形成音色对比;第6、7小节前3拍大锣、小锣的伴奏,节奏有所改变;没有“起”部分的补充终止。“转”引入新的素材,形成对比,主奏乐器铙连续演奏二分音符,和大锣的敲击形成呼应关系;小锣在每小节的前3拍连续演奏四分音符节奏(或者××节奏),予以伴奏。“合”改用四二拍演奏,素材为“转”动机材料的分解变化,气氛活跃,在弱拍上强收结束。
谱例3
“第四点”和“第二点”基本相同。相比较,第1部分的演奏时值增加了2拍,第2部分铙的演奏出现了五拍连续切分节奏。
谱例4
“第五点”是“第三点”的变化重复。相比较,“起”部分大锣、小锣的伴奏节奏局部有所改变;“承”部分由铙指挥进入;“转”部分有重复,篇幅有所延长,运用变奏手法,促进了音乐发展,主奏乐器铙增添了连续切分节奏,和其他声部的连续切分节奏形成模仿关系,音乐更加热烈;“合”部分小锣的节奏亦有所改变。
谱例5
“第六点”和“第二、四点”的演奏基本相同。相比较,“第六点”的第1部分,铙局部运用了四分音符节奏;第2部分,铙运用了十拍连续切分的节奏。
谱例6
“第七点”是“第三、五点”的变化重复。相比较,“起”部分基本相同;“承”部分变化较大,第5、6、7小节由动机a通过分解、重复以及顶真等手法发展而成,第8、9小节由动机b运用减缩、改变节奏等手法发展而成;“转”部分的节奏型在“第三、五点”中均出现过,只不过在“第七点”中演奏次序有所改变;“合”部分小锣节奏有所改变。
谱例7
“第八点”和“第二、四、六点”的演奏基本相同。相比较,“第八点”第1部分,铙出现了二分音符节奏;第2部分,铙运用了六拍连续切分节奏;第3部分,指挥结束的鼓运用了十六分音符六连音的节奏。
谱例8
“第九点”在“十点”中篇幅最长,演奏气氛热烈,形成了全曲的高潮。“第九点”在“第三、五、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分为5个部分。相比较,第1部分动机a以及动机b得到进一步发展;第2部分中,第5、6、7小节运用动机a引申发展,演奏速度变慢,形成对比,第8小节演奏速度还原,回到动机b素材;第3部分在节奏型的演奏次序,以及篇幅长短上有所改变;第4部分是新增部分,由小锣指挥引入,这一部分重复演奏了4次;第5部分和“第三、五、七点”的第4部分基本相同。
谱例9
“第十点”分为前后两段,每段分为3个部分,其中前段重复演奏了4次,后段和“第二、四、六、八点”基本相同。前后两段相比,第1部分跟第4部分,第2部分跟第5部分的演奏基本相同,第3部分由大锣指挥演奏,由动机b发展而成。
谱例10
鸡公狮舞分“打舞狮”和“打文狮”。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笔者对曲江区民间舞狮队*广东韶关市曲江区民间舞狮队由范裕鹏先生担任队长。进行跟踪,调查了他们在马坝镇五谷庙、火山镇卢氏祠堂、龙归三娘庙等地的鸡公狮舞表演。鸡公狮各种舞蹈动作均有相应的锣鼓乐伴奏。将“十点梅花”锣鼓点和鸡公狮舞伴奏锣鼓乐进行比较,它与鸡公狮舞的以下情景相联系。
1.起步
“第一点”俗称“起步”(见谱例1),在每次鸡公狮舞之前均要演奏,“起步”提醒鸡公狮舞相关演员准备就绪,告诉大家鸡公狮舞马上要开始了。此外,在鸡公狮舞表演之前,闹场还有打拳、舞棍以及耍关公刀等表演,它们都有配套的锣鼓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有特征。这些配套的锣鼓点和十点梅花的演奏乐器相同,刚开始均要演奏“起步”,意在提醒相关人员做好表演准备。
2.行走
“第二、四、六、八、十点”的第1部分和鸡公狮的“行走”密切相关,部分老艺人又将这部分鼓点称为“行路调”,在鸡公狮舞的引进、探路、拜神、入门、回门等各个程序均要演奏该锣鼓点。这一部分的演奏速度可以适当调整,当鸡公狮在过山坡的时候俗称“爬山调”,演奏速度稍慢;在平地上行走的时候俗称“平地调”,速度稍快,演奏的速度主要根据行走步伐的快慢来决定。
3.摇头
“第二、四、六、八、十点”的第2部分,由铙指挥,铙的演奏者和鸡公狮表演配合默契,铙的“两拍后附点节奏”、各种“连续切分节奏”和鸡公狮“摇头”和“披狮尾”的动作密切配合,鸡公狮可以一边行走一边摇头,也可以站在原地摇头,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杂耍姿势。
“第三、五、七、九点”的第3部分,也和鸡公狮表演“摇头”以及灵活跳跃的动作相关,这部分锣鼓点内容丰富、变化多样,演奏者和鸡公狮表演相互配合,可以即兴发挥,将鸡公狮惊醒、可爱的形象予以充分表现。
4.拜神
“第十点”的前段部分(见谱例10),相对应着鸡公狮“拜神”的动作,在鸡公狮“拜年”“打进门狮”等场合均要表演。前段部分重复演奏了4次,俗称“拜四门”(或称“打四门”)。前段的第1、2部分锣鼓乐由铙指挥,对应着引狮者牵着鸡公狮走到相应的四个方位,第3部分锣鼓乐相应着“拜”的动作,由大锣指挥,每一个方位都要拜三次,每一拜都有固定的锣鼓点伴奏。
1.数列结构
欧氏“十点梅花”由两个主题发展而成。“第一点”为主题1(见谱例1),十点梅花中的“第三、五、七、九点”均由主题1材料发展而成。“第二点”为主题2,十点梅花中的“第四、六、八、十点”都是主题2的变化重复,由于主题2的结构具有“可动性”,将在“动态演奏”部分展开探讨。
主题1由动机a以及动机b的两次重复所构成。声音清脆激越、变化丰富,主要由7字核心数列节奏型构成,在之后动机发展中,该数列节奏型通过拆分的手法分解为1、3、5字数列节奏型,通过重复、顶真等手法衍展为9、11字数列节奏型,充分体现了粤北民间打击乐曲“十点梅花”严谨的数列结构。
(1)起讫动机
主题1动机a及其各种变奏均出现在乐段、乐句或者乐节的开始和结束部位,固称为“起讫动机”。该动机演奏时,先由一件乐器指挥进入,然后由四件乐器的齐奏收束 。动机a是7字数列节奏型(以八分音符为单位),该数列节奏型通过拆分的手法分解为5、3、1字数列节奏型。以下动机a的变奏体现在“独奏部分”,主要靠改变“独奏”乐器的音色、节奏型以及演奏时值,获得乐思的发展。
谱例11
动机a运用重复、顶真等发展手法,改变“齐奏部分”的演奏,将7字数列节奏型衍展为新的7、9、11字数列节奏型,进一步巩固了音乐想象,促进了音乐发展。以下谱例中,第3、4部分由两组起讫动机组合而成,具有展开性;第5部分为主题2(见谱例2)固定的终止式,这几部分乐器的“齐奏部分”通常在3、5、7、9字数列拍位上,四件乐器齐奏,铿锵有力。
谱例12
(2)行进动机
主题1动机b及其各种变奏形式,和鸡公狮在行进中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固称为“行进动机”。主题1动机b为7字数列节奏型,时值为4拍,前3拍以铙主导的4件乐器的合奏,和第4拍以大锣主导的3件乐器的齐奏形成呼应。“十点梅花”中动机b的变奏形式丰富,和各种鸡公狮的舞蹈动作相对应。“行进动机”以7字数列节奏型为核心,谱例13中,第1—11小节均为7字数列节奏型,第12、13小节衍变为5字数列节奏型,第14、16小节拆分为3字数列节奏型。行进动机主要变奏形式如下:
谱例13
据传承人欧观养、欧兆养介绍,“十点梅花”中的“第1、2、3点”为“慢板”, “第4、5、6点”为“中板”,“第7、8、9、10点”为“快板”。笔者在记谱时发现,“十点梅花”中的“十个点”的速度均在“快板”的范畴,老艺人们所讲的“慢板”“中板”“快板”并非指的是速度,而是形容主题1动机的各种变奏所形成的演奏气氛层次,越是到后面,主题动机变化越大,气氛更加热烈。“行进动机”变奏形式丰富,在“十点梅花”中分布如下:
表3 “行进动机”变奏分布一览表
(3)两种动机的组合
“起讫动机”和“行进动机”织体类型对比鲜明,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中,行进动机是主体, 而起讫动机具有结构的功能。起讫动机具有起始功能和收束功能,主题1每一点的演奏都是以起讫动机开始,其后紧跟着行进动机,之后起讫动机的再现正是乐句(或者乐节)划分的依据。
2.曲式结构
欧氏“十点梅花”是以二部性结构主部(主题)为基础,运用变奏手法发展而成的曲式结构,结构图式如下:
表4 欧氏“十点梅花”曲式结构
“第一、二点”是变奏曲的主题,为并列二部结构(A、B)。在A部分中,主要动机b的前3拍主奏乐器是铙,演奏连续××节奏型,渐强推进,和第4拍锣鼓齐奏形成呼应,音乐形象刚毅、积极向上,充满动力。在B部分中,主奏乐器铙演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等节奏型,大锣、小锣以间差八分音符时值,交替演奏四分音符节奏型,予以伴奏,音乐流动性强,较为舒缓,和A的音乐气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呈示之后的4次变奏,各不相同,运用多种变奏手法予以发展,尤其是主题中“第一点”的素材,在“第三、五、七、九点”中,以丰富的手法予以变奏,动机均有所发展,且呈递增式展开, 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此外,欧氏“十点梅花”的“第二、四、六、八点”以及“第十点”的“后段”部分,演奏上变化不大,穿插其间的各个部分均有所变奏,使乐曲具有一定程度的回旋性特征,充分体现了粤北客家先民在乐曲结构组合上的创造才能。
村民在演奏十点梅花时,配合默契,哪怕其中一人演奏错误一个音符,都能被其他村民所察觉。同时,十点梅花的演奏具有即兴性。传承人欧观养师傅说,十点梅花的演奏有的地方是不能变的,有的地方是可以变的,是“可动的”,尽管其中的某些音符是固定的,但也有部分音符可以灵活变化。
根据笔者对十点梅花录像的译谱,固然能够演奏十点梅花,但是这种演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十点梅花演奏的“活的灵魂”在于动态演奏,不能根据鼓谱一成不变地演奏,不能把它“打死”,而要将其“打活”。十点梅花的动态演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即兴节奏型
十点梅花的演奏中,某些乐器在相应片段中的演奏,节奏型在一定的范畴内可以简化或者繁杂化,可以根据演奏者的演奏习惯,以及对音乐情绪的理解,予以即兴发挥。
(1)鼓的即兴演奏
鼓在十点梅花中起到主要的指挥作用。其中鼓独奏部分的演奏是固定的,其他部位鼓起到主导节拍、速度,烘托气氛的作用,在演奏时,鼓点在保持节拍速度不变的前提下, 节奏型变换自由,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演奏习惯以及乐曲的情绪来敲打鼓点,予以即兴发挥。
(2)非主奏乐器的即兴伴奏
“第一、三、五、七、九点”由起讫动机和行走动机发展而成。起讫动机的演奏是固定不变的。行走动机的非主奏乐器在演奏时,它们起到烘托气氛的伴奏作用,演奏时节奏型较为自由,可以即兴处理。
例如,行走动机中的7字数列节奏型,时值为4拍,前3拍的主奏乐器是铙,非主奏乐器大锣、小锣的演奏主要运用切分节奏或者均分节奏予以伴奏,它们的演奏是较为自由的,可以在不改变节奏类型的基础上增减休止符,使节奏型产生改变,第4拍的主奏乐器是大锣,和小锣、鼓齐奏,小锣有时也可以休止。
(3)主奏乐器的即兴演奏
“第三、五、七、九点”的第3部分,由行走动机发展而成,和鸡公狮行走时所做的“摇头”等舞蹈动作相对应。这部分主奏乐器铙的演奏在相应的节拍内,节奏型可以即兴变化,较为自由。
“第二、四、六、八、十点”中,其中主奏乐器铙的节奏在一定的范畴内可以即兴处理。首先,“第二、四、六、八点”的第1部分以及“第十点”的第1、4部分,铙可以演奏的节奏型为××、×、×—,在这3种节奏型的范畴内,可以自由演奏。其次,“第二、四、六、八点”的第2部分以及“第十点”的第2、5部分,铙可以演奏的节奏型为两拍后附点及各种连续切分节奏”,在这2种节奏型的范畴内,铙的演奏者可以自由处理。
2.可动演奏
十点梅花的“第二、四、六、八、十点”中的第1、2部分,大锣、小锣演奏连续四分音符节奏,演奏时间的长短,由铙来主导。第1部分主要由铙来指挥演奏,铙演奏的节奏型范畴为××、×、×—这3种节奏型,铙在演奏时,以上节奏型的演奏顺序、次数,都是“可动”的,取决于铙演奏者的演奏习惯。第2部分的演奏同样是“可动”的,这部分中,铙可以演奏的节奏型为两拍后附点,两拍切分以及各种连续切分节奏,铙所演奏节奏的次序、次数都是灵活自由的,直到鼓开始演奏“碎鼓”,标志着第2部分的结束。
“第三、五、七、九点”的第3部分,每一小节演奏的节奏基本相同,主要由强拍铙和弱拍的大锣呼应所构成,小锣和鼓起到跟板的作用。据统计,在“第3点”中演奏了5小节,在“第5点”中演奏了11小节,在“第7点”中演奏了8小节,在“第9点”中重复演奏了21小节。可见,这部分演奏的长度是较为自由的,可长可短。
3.组合自由
据传承人欧观养师傅介绍,“第九点”的第4部分(见谱例9 ),在十点梅花演奏中可以不演奏,这部分的内容重复了4次,是“舞驯狮”或者“打上台狮”的锣鼓点,相应的是“沙和”和鸡公狮逗趣的情景。“第十点”的前段(见谱例10),这部分的内容也重复了4次,是“拜神”的锣鼓点,在十点梅花演奏中也可以不演奏。可以根据闹场的需要,予以增添或者减少,充分体现了十点梅花组合的灵活性。
图2 打上台狮*广东韶关市曲江区范裕鹏队长带领的民间舞狮队表演“上台狮”时拍摄。
粤北十点梅花“各师各打”,不同的鸡公狮队,不同氏族所演奏的十点梅花有所不同。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十点梅花在传播过程中又有所衍变,恰恰是这种区别,使粤北十点梅花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十点梅花”在粤北地区盛行流传,尤其是曲江区辖的马坝、小坑、大塘、沙溪等9个镇的各个自然村,每个村均有村民演奏。如今,演奏十点梅花的村民越来越少了,多为六七十岁以上的民间老艺人,除了个别自然村保存比较好之外,只能是几个村的老艺人凑在一起才能得以演奏,十点梅花已濒临失传。
欧氏“十点梅花”是粤北濒危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典例。本调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对进一步开展粤北地区鸡公狮锣鼓,为捋清如“范氏”“张氏”“邓氏”等不同族氏的十点梅花的演变及特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附言:本文的写作得到了韶关市民宗局副局长向志强、江卫华先生,曲江区文化馆馆长赖全胜先生以及沙溪镇委员杨华明先生的大力协助。在调研过程中,曲江区的范裕鹏先生、侯龙妙先生、何秀莲女士等人多次带领笔者拍摄民间鸡公狮队的精彩表演,传承人欧观养、欧兆养师傅多次对笔者的疑问进行讲解,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