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教材内容挖掘利用,以及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高年级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新课标指出:在小学教学中探索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践,是当前小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如何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性。
许多高年级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心理失衡。由于受到家长过分期待、选择名校等问题的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通常面對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大量的校外辅导、课后作业等使得他们的生活变成了单调的一学习为中心的生活。这市场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诸如精神萎靡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压抑、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此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导致个人幸福感下降。同时,小学高年级阶段处于关键的心理转型期,其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作用,导致学生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依赖、意志力薄弱、自责倾向、自我形象焦虑等个性心理障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上述心理健康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1.课堂教学中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平台和场所,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高效的教学情境。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果一味采取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的教学利用教学多媒体重现诗歌中的自然环境,让学生根据场景去感受诗歌作者的感情,并自己口述出来,教师再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提升。
2.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内容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选编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的人物品质很值得广大小学生学习,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些教材中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
例如,《钱学森》《詹天佑》等文章就充分地表现出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和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和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这些心理品质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产生极大的心理吸引力,使其产生对伟大人物的崇拜,从而树立不断进取,排除万难实现目标理想的信念。又如《变色龙》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神奇变化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探索未知,勤奋学习的动力。
教材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对教材内容加以挖掘和利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通过科学评价激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评价是小学生获得心理满足、自我认知的基础,通过教师的评价,小学生可以对自身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其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激励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采取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评价学生行为和心理,发现学生心理的积极面,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例如,《詹天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由学生讲述詹天佑故事的环节,将学生的故事讲述作为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个标准。此外,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作业评价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对批评分寸、场合、程度以及时间等的把握来发挥批评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具体实践体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落实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许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小作家选刊,2017(8).
[2]张银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