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重庆 40000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到06年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到2015年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33303.62亿美元。根据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的协同性关系,我国的外汇占款也有较高的水平。而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它能够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关键期,比如我国人民币加入SDR极大地推动了它的国际化的发占进程,我国的外汇占款展现出了变化的新常态。从2014年开始我国外汇占款连续十几个月下降,给我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因此研究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传导渠道的影响以及对此传导渠道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去了解我国货币供给的传导过程,更好地了解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增速上看,我国外汇占款的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00-2014年,我国外汇占款的同比增长率都是正数(最大为2004年53.95%,最小为2012年1.84%),因此我国在2014年以前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第二个阶段是从2014-2017年,我国的外汇占款的同比增长率从2015年开始为负数-8.18%,巨额的外汇占款也出现了连续十几个月下降的局面。
从总量上来看,外汇占款也是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14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占款一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到2014年达最高270681.33亿元。然而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外汇占款从2014年开始连续下降,到2017年下降到216209.50亿元。但是从2016年的11月份开始,外汇占款的下降幅度变小,2017年4月份的环比下降幅度进一步地收窄。
外汇占款的不稳定性变化以及不合理的份额都对可能仍然对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后文,本文将会探索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理论。
外汇占款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影响了货币供应量。并且随着一国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会不断增强。本文重点研究“国际收支顺差——国外净资产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一传导机制理论。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通常有两种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第一种是通过中央银行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等宏观的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各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进而调控总体信贷规模。
第二种是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所引起的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我国采用的是结汇售汇制度,而外汇结算银行所得到的多余的外汇必须卖给中央银行,这样就形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根据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来取得外汇储备,这样发的人民币也就是外汇占款,会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全体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总和。根据基础公式: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倍数于基础货币,这个倍数就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这三个经济指标之和的倒数。
由于货币乘数的大小难以计算,所以难以通过调控货币乘数来调整货币供给。除此之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变动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问题,大量的调整它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现金漏损率与人们的消费喜好相关,而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计划一般是比较稳定的;所以这三种经济指标一般是稳定的温和的变动状态。
故在保持货币乘数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基础货币的变动直接决定了货币供应量。并且因为货币乘数的倍数效应,当外汇占款的变化导致基础货币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变动时,货币供应量将会呈几何倍数的趋势波动。
根据“外汇占款变化——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这一传导机制理论,通过运用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我国外汇占款影响货币供给与否进行数据的检验、模型的检测与分析。所应用软件为Eviews7.0。
本文选择的外汇占款指标是央行统计口径的外汇占款(用FPE表示)。此外,选取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来表示国内信贷规模(用TN表示)。用广义货币M2来表示货币供给。鉴于我国外汇占款从2000年以来开始明显上涨,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实证研究部分数据为2000年-2017年的第一季度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单位为亿元。
由于选取的指标变量都是正数,为了方便研究,对所有的变量取对数。在本小节内,用ln M2作为被解释变量;用ln PFE作为第一个解释变量;用ln TN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设定对数计量模型如下:
Ln M2=α+ln FPE+ln TN+ε
先对各数据变量采用ADF计量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在差分次数为2的基础上,各变量数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它们的ADF检测值均小于临界值,所以都通过了ADF平稳性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结果,这三个变量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所以现在可以在下面的检验中直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并结合判断标准可以得知,“LNM2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FPE”(LNM2不是LNFPE的格兰杰原因)的接受概率是0.3041,说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原假设成立,即LNM2不是LNFPE的格兰杰原因。而“LNFPE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M2”的接受概率是0.0060,则表明LNFPE是LNM2的格兰杰原因。以此类推,在上表中5%的显著性水平上还有其他因果关系的是:LNFPE是LNTN的格兰杰原因;LNTN是LNM2的格兰杰原因。
根据关系式“外汇占款+信贷规模=M2+其他资产”(而且其他资产项目占的比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结合“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这一传导机制。检验外汇占款和信贷规模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根据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计量经济模型为:
LNM2=0.3347+0.1097*LNFPE+0.9052*LNTN
(5.34) (11.96) (78.26)
=0.999 D.W=1.84 S.E=0.014 F=29950.3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从长期来看,外汇占款的变化与外汇储备是具有相同的趋势的,外汇储备又作为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它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发生变化,造成货币的供需不均衡,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的危机,并且这个影响是长期的稳定的。此外外汇占款以及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也呈现着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外汇占款的变化以及信贷规模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共同构成了99%的解释。所以说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的关系。
最后整理得出了因变量的实际值、拟合值以及方程的残差趋势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因变量的实际值、拟合值以及方程的残差
数据来源: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
从上图可以看出,模型因变量的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可以认为本文的模型是可以是合理的,所以检验的过程与结果是有效力的。
首先是外汇占款的变化会通过一个作用机制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此外由于这个机制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与麻烦,扰乱了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外汇储备与外汇占款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同向的变动关系,外汇占款的增加也可以看成是外汇储备的增加,都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进而通过乘数效应,影响着货币供应量,最后对我国的经济以及货供给的自主性产生影响。而且这种不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趋势会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地加强。
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应对外汇占款变化的新常态,增加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强国债市场的发展,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第二、要推动外汇占款在合理区间波动,要扩大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并且采用更加有效合理的方法来使用我国巨额的外汇占款进而来调节外汇占款的规模,使得外汇储备规模适度;第三、应当完善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组合,加强央行货币供给的控制权,中央银行需要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新创设的工具与传统工具之间的关系,使这两大类工具之间形成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