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街道活力研究进展浅析

2018-09-01 07:14:00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定性定量活力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一、引言

街道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交通的主要载体,也是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居民认识城市和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1]。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精明增长等大背景下,全球许多城市的街道得以复兴,街道公共空间的功能被人们认知[2]。

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街道活力的研究文献,结合我国当前对城市街道问题的研究现状,对街道活力的环境要素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和评析。

二、概念界定

(一)街道

对于街道概念理解的常见误区是将街道与道路混淆。在不同的研究中,街道的范围由于其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界定。大多数以街道的中心线为基础向两侧各辐射50m以上的距离。

(二)活力

“活力”一词的释义为:第一指旺盛的生命力;第二借指事物生存发展的能力。其引申含义较为抽象,在表述上针对具体事物而有不同的表征差异性。“城市街道活力”存在着“城市活力”和“街道活力”两个概念。

蒋涤非对城市活力进行细分,认为城市活力应由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三者构成[3]。而“街道活力”是城市活力中社会活力的一个外在表现,其主要表现是人们在街道上的各类基于步行的活动,基于此陈喆认为“街道活力”的表述应是:以步行为基础的人们所进行的丰富的街道活动意味着街道的活力[4]。

三、街道活力的研究方法评析

20世纪60年代,可持续性街区和多功能街道为特征的城市主义街道设计在欧美国家率先发展起来,随着城市复兴计划的开展,对于街道的理论研究开始变得广泛[5];20世纪60年代后对于街道的研究大多从社会与文化等视角切入,卡茨指出紧凑、步行尺度、功能混合、适宜的建筑密度是影响活力的重要因素[6]。蒙哥马利则认为,良好的活力空间应具有细致的肌理、人性化的尺度、混合的功能和街道连通性[7]。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分析了功能混合、慢行系统、开发的空间对于街道活力的影响[8]。以上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生动形象的表述了城市环境与活力的关系。

表1 街道活力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随着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逐渐加深,对街道活力的研究已经涉及城市规划、地理、建筑及景观学等一系列学科,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在前期的调研阶段,大多研究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也成为后期开展大规模定量研究不可或缺的阶段。以下简要介绍当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与观察法为人熟知,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1.现场调研法。实地调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开始研究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现场调研,研究者可以对街道中的环境,人文属性有最全面的了解,以开展后续研究。

祝琬[13]在硕士论文中通过对汉正街地区多次、定期的现场观察、记录和与居民进行访谈,通过口述历史记录汉正街的史料。

在对勃利县城市街道的现状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后,宋扬扬,刘维彬,李建彬[14]分析康华街沿街地段存在问题,提出了针对该地段的城市活力街道设计原则和对策,以营造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街道。

2.PLPS调研法。PLPS(公共生活-公共空间)调研方法由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杨·盖尔(JanGehl)教授创建,是一项专门针对步行、自行车交通和设施空间环境的调研方法[同10]。

柳洋[15]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就使用PLPS调研法对苏州园区、古城街道进行现场踏勘,充分了解苏州街道的特征以及现状。

(二)定性与定量混合研究路径的应用

街道活力定量研究目前在我国相对较少,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数据获取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对街道活力的研究在近十年才得到快速发展,发展初期研究者更多停留在对街道活力的定性研究上。近年来,大数据的涌现为定量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趋势。以下对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梳理:

1.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研究人员可能将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进行。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获取现场人员感受的最直观方法。

廖辉,冯文翰,赵景伟[16]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青岛当地居民的居住情况,对于区域的整体感知,对于未来发展的想法和意愿。

姜蕾[17]借鉴环境行为学的调研方法,获取足够的研究样本的相关数据,再通过软件绘制街道的相关图形样本,最终通过辅助软件统计样本的指标数据,经过定量分析给出了城市街道活力定量评估的指标。

2.专家打分的方式。在街道空间的量化分析上,Ewing[18]等人采用摄影记录的方式,结合专家评分的方法对美国多个城市共200多个街道场景进行分析,开启了量化分析街道空间的先例;

Purciel[19]等人在Ewing和Handy所定制的量化指标基础上,采用GIS手段代替专家评分的分析方法,使街道空间研究从纸笔图表转变为数字处理。

3.SD法。SD法又名语义分析法,是一种心理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测定,基于对已有尺度的分析,定量地描述研究对象的概念和构造。该方法适用性较强,可以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

苟爱萍等[20]运用SD法,选取,从人的感知情况出发对南京市区的9条街道中的空间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街道富有活力需保证其功能多样性、环境舒适度和交通可达性都达到一定的标准。

韦玉臻[21]通过结合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SD分析法,对以成都市长发街的社区街道活力的各项指标等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意见。

4.流量/日志文件分析法。在对成都市街道活力的分析中,龙瀛[22]等人构建了一套描述街道活力的评价指标,借助手机信令、电子化的路网数据、地图兴趣点(POI)和遥感影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街道活力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

郝新华[23]等人在龙灜和周垠的研究基础上,加入空间句法对北京市五环以内的街道进行活力体系构建与指标量化。其经过研究发现当业态均匀分布时,街道活力最高,且北京的街道活力与其功能密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宋太新[24]尝试利用大数据源来研究城市消费活力,选择了大众点评网服务行业POI作为文章的数据基础,探讨了城市道路网与城市消费活力之间的关系。

5.摄影记录法。在伦敦案例中,Quercia等人[同12]选择伦敦市中心的Flicker照片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通过对照Walkonomics所给出的街道步行性评价来验证能否通过分析Flicker中照片的拍摄时间、拍摄者性别与年龄、照片简介得知某条街道的步行性。

徐磊青[25]使用快照法,以上海市南京西路为研究案例,对商业性街道的空间与底层建筑界面特征与步行停留活动的影响,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分析。

(三)研究方法比较评析

在研究前期,依靠定性方法对街道的背景,发展过程等有全面的概览和了解,为开展后续研究做支撑。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街道活力的评析,需要定量研究有力的数据支撑。两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表2),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采用,取长补短,以获得尽量贴近事实的数据与分析。

表2 各研究方法对比

在街道活力研究中,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式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充分考虑现实情况,研究事物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作用机制,从而揭示事物的质的规律性,而此规律性并不能通过数学模型等方式得出。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依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对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不足。因此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一些问题上更为有效。

四、结论

今天的城市设计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止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更多的是将城市设计的目光聚焦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品质上。城市街道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保证适宜的尺度和各类交通的通达性是城市街道在城市交通中最基本的功能,而作为连接城市各个功能空间的骨架时,设计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构造人性化的街道,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街道活力的因素,打造适宜的城市环境。目前我国数据的开放程度正在进一步深化,各种用以分析的软件和模型也日趋成熟,为今后学者开展定量研究打好了基础。可以预见软件分析普及化的趋势,未来在城市研究方法上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定性定量活力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活力
当代陕西(2020年9期)2020-08-04 06:25:33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44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2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