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74)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不断加大投入,“十三五”规划中“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将推动建设海绵城市写入其中,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对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正在一步步展开,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促进水生态的发展与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
世界各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均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但是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动因以及建设理念却都是相通的。理论方面应用最广的为“低影响开发理论”、“最佳管理措施”、“水敏感性城市”以及“可持续排水系统”等。上述理论均以降低雨水径流量,控制雨水点、面污染,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较少城市雨水灾害等目标为导向的。多年以来,西方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均已显现出成效。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直接动因为:解决城市雨洪灾害问题;根本因素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而有力推动因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十三五”规划要求。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建设雨水净化和雨水利用的海绵城市。2015至2016年,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公布了两批共计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务院先后出台政策,推动城市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建设,使降雨能够就地消纳[1]。
笔者通过在Elsevier(SDOL)数据库对国外海绵城市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选择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选项,搜索内容分别为“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 SUDS”、“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BMP”,检索类别为期刊“Journals”,检索时期选择2007-2016近10年的收录文章“Article”文献。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和“最佳管理实践”(BMP)的文献数量占比超过97%。而“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和“可持续排水”(SUDS)占比不到3%。由此说明国外海绵城市领域的最主要研究是“低影响开发”(LID),其次就是“最佳管理实践”(BMP),而且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源自美国,并且研究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和“可持续排水”(SUDS)。这也可以说明“低影响开发”和“最佳管理实践”被全球广大学者所研究和关注。
从时间进程来看,四种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数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这可以说明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而“低影响开发理论”是现阶段国外海绵城市研究的最主要的内容。
本文通过运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使用高级检索模式分别以“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不含“海绵城市”,“水敏性城市”不含“海绵城市”,“城市可持续排水”不含“海绵城市”精确查找,检索结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CNKI(知网)文献检索结果统计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下结论。
1.“低影响开发技术”在2009年就已经被我国学者重视和关注,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最早“进口”的国外理论,占比高达31.2%。“水敏性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排水理论”也陆续被关注,但是研究的数量非常少。海绵城市理论的文献从2014以后有核心期刊发表,但是2015年以后海绵城市的研究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热点研究领域。
2.2015年后,我国的低影响开发的研究呈现递减趋势,这很大程度和我国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广大学者广泛运用有关。由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是融合借鉴了“低影响开发”、“水敏性城市”、“城市可持续排水”和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从上述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海绵城市的研究的学者认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如吴丹洁,詹圣泽等将我国海绵城市特指为LID[2],而刘昌明,张永勇等认为“低影响开发”模式是适合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技术方法[3]。住建部2014年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就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界定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近年来我国海绵城市推广实践中也多借鉴“低影响开发(LID)”的设计及理念,如西咸新区采用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4],湖北潜江东干渠生态治理项目[5],以及天府新区等[6]。
国内外海绵城市的研究逐渐成为低影响开发研究的代名词,低影响开发理论被世界广大学者与政府组织所认同。其开发理念中强调对周围生态环境尽可能小的扰动,进行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的工程性与分工程性措施。针对现阶段老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尚处于初始规范期,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并不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还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未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趋势逐渐向系统化转变,而低影响开发将会作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将会与我国海绵城市现实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