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颖 杨成亮
摘 要:礼仪教育是目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需通过相应对策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对策
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积淀,它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表现的尊人律己的完整行为,被人们所认同和遵守。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而言,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自古以来,中国就推崇礼仪,并把“礼”作为修身、治国、齐家的文化基础。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现如今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知礼、不守礼的不文明行为,致使社会上传有当今大学生“有文凭而无文明,有教育而教养”的说法,不得不引起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1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礼是治国安邦之本,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应当对他们加强礼仪理论及规范的教育和实训,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实践和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1]。
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社交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来源于15%的专业技能和85%的人际关系与处事技巧[2]。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启社会交往的钥匙。在高校开展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能使他们把握交往尺度,提高社交能力和社交自信心,构筑和谐融洽的人际圈。
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顺应社会化的时代要求。社交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一方面是对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只有能够自觉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才更易于融入社会。礼仪教育,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塑造优雅的形象,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帮助大学生由“学校人”顺利过渡为“社会人”,提升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他们的社会化发展。
2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西方多元文化的渗入,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大量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涌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高校对礼仪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使大学生礼仪教育仍处在德育的边缘地带。目前,传统高校的普遍状况都是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文素养[4],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重“成长教育”轻“成才教育”的观念有关。礼仪会随年龄、社会阅历的增长而获得的错误观念,导致了我国的高校礼仪教育仍处在德育的边缘地带,将礼仪视作可有可无的花架子,没有设置专门课程的必要,也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都脱离了最根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
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未能真正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现有的高校礼仪课,一般都设置为校公选课或选修课程,相对于专业必修课而言,这一类的课程普遍存在要求不高或管理不严等弊端,对礼仪课重视不足,无法提高大学生对礼仪修养的意识。礼仪教育的方法亟待改进,内容有待创新,良好的校园礼仪氛围也尚未形成。
专业礼仪教育的配套师资未能跟进,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水平。由于当前我们还未能把礼仪教育纳入专业教育的范畴,专业的礼仪教师极度缺乏,许多现有的礼仪老师都是自学或半路出家,礼仪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给礼仪教师提供的实践平台也较为有限,无法对礼仪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
3加強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大力倡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良好的习礼氛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渊源历史,人文精神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将礼仪教育列为道德修养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倡导学生多读文化经典,从《三字经》《论语》等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著作中体会“礼”、习得“礼”,从而规范自身的“仪”,使大学生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礼仪的熏陶,由内而外地展现礼仪的风采。另外,通过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来加强对礼仪教育及其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举办礼仪知识竞赛、礼仪先生等活动,将礼仪教育纳入文明校园建设的范畴,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改革高校现有的礼仪课程和教学方法,优化礼仪教学内容。要让大学生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首先应当懂礼知礼,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将礼仪纳入必修课的范畴。课堂教学为系统地学习礼仪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且能在授课过程中将礼仪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当开展侧重点不同的礼仪教育,充分体现礼仪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采用角色扮演、游戏、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最后,应当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检验和衡量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礼仪师资质量,发挥礼仪教师的表率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礼”的传授者,也是“礼”的践行者。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礼仪和接受礼仪,将礼仪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在传授礼仪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只有自身的言行不断趋于符合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礼仪品质,才有可能将自己的礼仪素养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学生的意识当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陈丽.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0-11.
[2]马学敏.大学生礼仪教育路径探讨[J].唐山学院学报,2013,26(1):103-105.
[3]胡绵娓.大学生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 2017, 6(23).
[4]冉燕.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