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发展及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2018-08-31 06:24樊为之
新西部 2018年7期
关键词:陕西文化产业文化

2017年,陕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群众从文化发展中获得的幸福感持续增加。但是,与陕西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相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的工作还面临一定挑战,需要在文化产品创作、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陕西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力度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围绕培育文化市场和文化龙头企业,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工作,进一步壮大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为推动陕西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陕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整体状况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陕西宣传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大召开前,陕西在全省举办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喜迎党的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展览。2017年10月省委宣传部主办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陕西省喜迎党的十九大·学习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周年文艺汇演。十九大闭幕后,陕西传媒认真报道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党的十九大代表深入基层带头宣讲工作。《陕西日报》通过开辟“陕西文化名人谈感悟十九大精神”等理论专版,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系列特别报道等,做好主题宣传。省委宣传部主办了文艺演出《我们的新时代》,反映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陕西人民步入新时代的豪迈之情。

2017年,陕西宣传部门还集中开展了对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宣讲工作,《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全省各地传达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情况。陕西通过奖励优秀来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7年陕西省委宣传部专门对“2016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项目进行表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友好联盟”、“优秀传统精神当代化的典范——彰显‘西迁精神在办学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等20个项目获得创新一等奖。

(二)加强文化工作制度建设,出台重要政策,推动文化工作开展

为深入全面推进全省文化发展,2017年以来陕西出台了《陕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表彰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和获奖参演集体及个人的通报》等政策文件和规划等。另外,陕西各市也相继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36份。这些法规政策对于推动文化改革,保护文物,加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鼓励文艺工作者再创佳绩,指导文化工作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宣传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的决定》《全省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强调通过推进“启志、立志、扶志、励志”,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举办艺术节文化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成果

陕西省通过举办重大艺术节,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宣传了陕西形象,促进了全省文化事业发展。2016年,陕西省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为此陕西兴办了一批标准化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类演出场馆和公共场馆,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契机,陕西持续发力,通过举办艺术节文化节,推动文化工作。2017年9月召开了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7年9月至10月举办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6月举办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有来自106个国家与地区的近3000位艺术家参加,举办了文艺演出、惠民巡演、国际儿童戏剧周、现代艺术周、国际美术邀请展、国际创意动漫周、“丝路文化·长安论坛”等活动,表演了现代舞、打击乐、魔术杂技等节目。

由榆林市政府承办的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三年举办一届),展演了戏剧、歌剧、舞剧、话剧和音乐、舞蹈等54台舞台剧目,举办了“群星奖”评奖活动、秦腔艺术展、“陕西省第二届小品文华奖暨第十届小品大赛”等。2017年陕西举办的艺术节还有第二届陕西省现代文化艺术节、国际温泉旅游文化节(6月在太白山旅游景区举办)等。会展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陕西非常重视展会工作。6月,陕西省举办了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8月,举办了2017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11月,举办了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展会让世界认识陕西,让陕西了解世界产生了重要作用。

(四)文化产业快速推进,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陕西在2016年文化產业增加值达到80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4%,居全国第9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2016年陕西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2.2万家。包括上市文化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14家;8家为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17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工艺美术品生产类、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类、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类、新闻出版发行服务类、文化艺术服务类规模以上企业增长最快,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69.4%、41.3%、36.7%、30.9%、27.5%、17.4%、17.1%。按照产业类型分,陕西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服务业类有538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达到105.3亿元;文化制造业类有131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达到149.7亿元;文化批零业类有179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达到108.8亿元。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加比2016年同期增长177家。

2017年陕西旅游与文化工作相结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成果突出。2017全年,陕西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5.2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813.57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6.41%和26.23%。2017年秦咸阳城遗址、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韩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陕西秦腔艺术保护利用设施、华山风景名胜区等70个陕西文化旅游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的《“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近年来,陕西省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一直很大,全省在过去五年间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115.29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9.3%,投资建设了两汉三国、韩城司马迁等文化景区、文安驿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加速推进了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和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等文化基地和设施项目,促进了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等项目建设工作。

陕西重点文化领域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一)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成就

2017年,陕西广播电影电视业工作蹄疾步稳,成就突出。陕西省2017年备案公示的电视剧和电影分别达到39部1376集与164部,获准发行电视剧13部638集。拍摄完成的电影64部,产量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陕西优秀电视剧、电影数量多,影响大,《长征大会师》《大秦帝国之崛起》《将婚姻进行到底》《和妈妈一起谈恋爱》《我是幸运儿》《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卫视热播,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2017年11月,《白鹿原》荣获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最佳电视剧奖”,电影《塬上》和《血狼犬》分别获第十三届中美国际电影节“金天使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社会贡献电影大奖。《大漠雄心》荣获第五十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白金雷米大奖。电影《赶牲灵》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二届国际微电影展优秀作品奖。《塬上》《血狼犬》等还获得了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五届温哥华金熊猫国际电影节、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等的其他各类奖项。《王大花的革命生涯》2016年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作品奖。陕西优秀影视作品不断涌现的局面离不开国家支持。2017年3月,《红旗漫卷西风》获得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电视剧《白鹿原》被选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2020年百部重点作品和重点剧本扶持引导项目。

(二)出版行业发展成就

作为陕西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新闻出版业在提升陕西文化发展水平方面作用显著。2017年,图书出版领域取得新的成就,全年出版报纸43种(不含学报),出版各类期刊268种。①2017年上半年,陕西新闻出版发行中的图书出版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8.8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15.7%。

2017年陕西出版成果频频获得重要奖项。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中,陕版图书《中国蜀道》《陕西金文集成》入选 “图书奖”,《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入选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日本味儿》入选“装帧设计奖提名奖”。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评奖中,陕版图书《关学文库·关学文献整理系列》获得 “图书奖”,《太阳宫》《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10卷)2部均获 “图书提名奖”,《陕西民间特色工艺》和《延安陕北——陕北风原创及生态歌曲》分获“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奖”与“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提名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全年出版图书超过6100部,再版率达到60%以上。

陕西出版图书中国家级重点出版物种类持续增加。2017年,陕版图书中的国家级重点出版物种类不少于29种,比2016年高出16%,《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研究》《丝绸之路辞典》等15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中共中央在陕北十三年图集》《中国动力》等3部入选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胶片上的红色延安——延安时期电影资料》等5部选题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增补”等。

陕西重视图书发行工作和全民阅读工作,2017年4月专门在西安举办了第四届陕西(西部)丝路图书交易博览会,参加本届图书交易博览会的有来自于全国各地数十家出版社。为促进全民阅读,陕西还举办了“三秦阅读月”全民阅读活动,陕西各地通过举办青少年诗词大会、诗词朗诵大赛、作家进校园、全民阅读集中示范等各种活动,共同推动全民阅读。

(三)戏剧演艺业等领域发展成就

陕西重视戏剧演艺业发展,重视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国内外戏剧演艺作品,2017年专门编排上演了一批新节目。陕西人艺在西安首演大戏《平凡的世界》,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创排首演了大型动漫儿童剧《天鹅公主》,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首演了大型秦腔历史剧《司马迁》,等等。2017年11月,秦腔《易俗社》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受到一致好评。陕西重视对著名戏剧家的研究和纪念工作,2017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举行了“深情回眸——纪念马健翎诞辰一百一十周年戏曲演唱会”,纪念我国著名剧作家、戏剧家马健翎先生。

陕西的优秀戏剧演艺节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肯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参加了“2017香港中国戏曲节”暨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纪念演出活动,演出了《苏武牧羊》等陕西本地戏曲剧目,受到香港观众热烈欢迎。2017年春节期间,陕西省7个演出团队,赴欧美等地的25个城市进行了40余场演出,取得了成功。陕西秦腔艺术团远赴欧洲,参加哥本哈根国际歌剧节,演出《周仁回府》《五典坡》等秦腔经典曲目,赢得了良好声誉。2017年,陕西原创的国内第一部丝绸之路题材杂技剧《丝路彩虹》赴欧洲巡演,成了陕西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名片。2017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陕西动漫企业推出的“漫賞秦腔”——将《三滴血》《周仁回府》等36部秦腔名剧折子戏以动漫形式制作完成(共810分钟),向全国观众推荐秦腔这种优秀传统戏剧。优秀的戏剧演艺成果为陕西带来了荣誉。2017年9月,西安创作的话剧《麻醉师》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6年来,陕西演艺领域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在2016年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陕西歌剧《大汉苏武》和话剧《麻醉师》两剧目最终赢得文华大奖,《丝路欢歌》《哎呀呀》两剧目荣获音乐类和戏剧类群星奖,演员惠敏莉、李军梅荣获文华表演奖,获奖数量占所有奖项的五分之一,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位居全国第一。通过艺术节,陕西将来自于国内外艺术家们的大量精彩文艺节目呈现给观众。2017年9月,陕西召开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波兰、德国、美国、乌克兰、立陶宛等外国艺术家们举办中世纪古乐音乐会、三重奏室内音乐演奏会等音乐会,以色列、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等国艺术家演出了歌舞剧、现代舞等,捷克、爱沙尼亚、荷兰、保加利亚等国艺术家演出了儿童剧等,不一而足。来自国内的艺术家们演出了《大禹》《沙湾往事》《蝴蝶妈妈》《家》《天地人·乡愁》等舞剧,《海丝情缘》《湘绣情》《万里茶道》《八景图》等地方戏剧,《此心光明》《黎族家园》《丝路草原》等话剧、歌舞诗剧和音乐会等,《我要换爸爸》《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小红帽》等儿童剧。

为促进艺术发展,陕西编制实施了2017-2021年度的文化品牌工程规划和振兴秦腔艺术规划。2017年,陕西省获得了24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7年清明期间,为配合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陕西举办了民族音乐会和地方戏曲专场演出。

(四)文博事业发展成就

文博事业是陕西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发展好文博事业对促进陕西文化发展有特殊的意义。2017年,陕西文物保护工作成就突出,4月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0月,汉中“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2016年郑国渠申遗成功之后,陕西第二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月,神木石峁遗址中的皇城台遗迹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2016年石峁遗址考古项目还荣获全国田野考古一等奖。2017年4月,陕西明长城建安堡保护加固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7月,西北工业大学和陜西历史博物馆共同申报的“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被批准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6年12月,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牵头的文物保护项目分别获得“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二等奖。

陕西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为保护好陕西史前文化遗址——石峁遗址和长城遗址等文物,2017年陕西省通过了《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陕西境内长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批准了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42处长城保护名单(新公布40处,扩展项目2处)及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这批长城保护单位包括战国秦长城遗址、隋长城遗址和明长城遗址。省文物局专门发了《关于开展全省抗战文物调查工作的通知》,以加强抗战时期的文物调查工作。近年来开展的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查明陕西可移动文物收藏量3009455套7748750件,居全国第2位,总量占全国12.09%。

陕西重视博物馆建设工作,2017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大唐西市博物馆被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至此陕西拥有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截至2016年底,陕西省共有各类注册博物馆270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190家,参观人数达3650万人次,超过2500万人次免费参观。

陕西文物对外展出是陕西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2017年陕西省在哈萨克斯坦、美国的西雅图和费城分别举办了名为“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和“兵马俑:秦始皇帝的永恒守卫” 的文物展等,展出了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时间跨度从西周至汉代,以秦代兵马俑为主。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产生了独特作用。

陕西文物展览还在全国各地举办,如参加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201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错彩镂金: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览,展出了陕西古代金银器,揭示它们锤鍱、錾刻、点翠等工艺源流。

(五)美术创作等发展成就

陕西是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诞生地,陕西画作为民众欣赏来自不同地域绘画作品提供了条件。2017年10月,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西安美术学院、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联合,以“心中有人民”为主题举办刘文西百米长卷展。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由《黄土娃娃》《陕北老农》等13个部分组成,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9月,陕西举办了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邀请展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展出了来自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千余位艺术家的一千多件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书法、摄影、版画等方面。8月,省文联和省书协主办了陕西省第五届书法篆刻临作展。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突出。2017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和西安市蓝田县的大杏种植系统分别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陕西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加至3处,原有的榆林市佳县千年古枣园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陕西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项、省级项目441项、市级项目1415项、县级项目4150项。另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确定陕西3个非遗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陕西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8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281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977人。陕西还命名了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51个(两批)。

陕西各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一)西安

西安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7年,专门出台了《西安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了《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全年组织开展戏剧惠民演出1550多场、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1000多场。这一年西安新增“西安城市记忆”等5座博物馆,使得博物馆总数达到了126座;全市拥有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392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西安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西安国际音乐节、2017西安电竞产业峰会、第二届全国道教文化艺术周等,全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99个,其中举办国际性会展活动46个;全年参展参会人数238万人次。2017年,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文化站分别有2个、14个、188个。市级广播电视台2家,县级广播电视台6家。②2017年,西安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西安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门出台了《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确保到2021年实现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年均增长1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2017年,西安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4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5.2%。2018年,西安致力于推进“文化+”“旅游+”,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

(二)榆林

榆林采取各种措施,稳步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项工作。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建立了 “榆林市文化企业数据库平台”。在此基础上榆林大力推进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工作,2017年,榆林市全年旅游接待量达到32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8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4%。

榆林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推进。2017年6月,榆林文化艺术中心(榆林大剧院)开工建设;9月,榆林市工人文化宫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展了12项文化惠民活动,如新春文艺慰问、送欢乐下基层、送戏下乡等等。“榆林古城六楼民俗文化展演”还在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17年,榆林市政府和陕西省相关部门合作联合举办了陕西省第三届陕北民歌大赛。2017年榆林高水平承办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余子俊》等3部剧目获文华优秀剧目奖。电影《大漠雄心》荣获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白金雷米大奖。2017年,全市的藝术表演团体、文化艺术馆和艺术学校分别有14个、13个和1个,影剧院34个(剧院7个、电影院2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全市拥有文化站182个,在册的博物馆、纪念馆数量达到23处,占到全省博物馆数量的近10%。2016年,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台20家,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16%和97.39%。③

(三)延安

延安市特别强调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工作,专门制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延安文化走出去实施意见》《延安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7年,延安共接待游客50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8亿元,分别较2016年增长25.68%和31%。延安充分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召开了纪念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八十周年座谈会,成立了“延安书局”和延安中国红色书店。近年来上演了《延安保育院》《延安延安》《延安保卫战》等剧目,在宝塔山制作了灯光表演《延安颂》。

延安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工作,重视文化活动和文艺精品创作。启动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中心、22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和2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中心、22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扩(增)建工程;“两馆”免费开放率达到了100%。2017年,举办50多场次大型演出,全市创作戏剧作品5部,曲艺、小品20个,歌曲30首。

(四)铜川

铜川专门制定了《铜川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铜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铜川市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铜川市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等。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2.41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67.8%,利润总额达到了3275.6万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02.1%。其中文化制造业、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1.11亿元、0.65亿元和0.65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0.9%、20.6%和83.8%。④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9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5%,全省排名第二。

铜川重视道德建设、文化事业和群众文艺活动。2017年专门颁布了《铜川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开展第二届“铜川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和首届“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出台《铜川市关于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的意见》等文件。2017年全年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750场,放映公益电影6125场,举办了铜川市第24届广场文化活动,观众10万人次。2017年9月,铜川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电影《塬上》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大型原创音乐剧《孙思邈》和秦腔革命现代戏《锦阳星火》荣获第八届陕西省文化艺术节“文华剧目奖”。

(五)宝鸡

宝鸡重视并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至2017年前半年,宝鸡文化企业和个体文化经营户总数达到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了97户。至2017年宝鸡建成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19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16个。建成的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有2个和15个。2016年,宝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⑤

宝鸡文化资源丰富,宝鸡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至2017年,有包括21处国家重点、97处省级和27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各类文物保护点3436处。⑥宝鸡重视对文物和遗址的研究、保管和展出工作,2017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成功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8月,宝鸡举办了丁酉年“丝路寻根炎帝祭祀”大典;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3个。2017年,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

(六)咸阳

咸阳注重推进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工作。专门制定出台《咸阳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方案》等。⑦2017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户,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1%,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50.87亿元、同比增长23.9%。2017年,陕西省最大的区域性公益文化设施项目——咸阳市民文化中心建成并开放,该文化中心包括文化场馆、文化广场和文化公园等部分。其中的文化场馆区包括科学技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群众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2017年,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200多场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咸阳重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2017年,咸阳旬邑马栏革命旧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月,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近年来,咸阳公布了五批非遗项目名录。至2017年,咸阳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55项和132项,分别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名、15名和119名。

(七)渭南

渭南重視文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门制定了《渭南市深化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施方案》。2017年,“渭南·书享荟”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多项成果荣获二等奖。红色革命题材纪录片《渭华起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秦腔现代戏《李仪祉》获得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2017年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的统计结果,渭南市的综合信用指数名列全国259个地级市的第38名,居西北五省区第1名。

渭南大力推动公共文化工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渭南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2479场。⑧为促进文化产业,渭南设立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出台《全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编制《渭南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5%。《陕西古籍总目渭南分册》编纂出版,电影《老腔》、微电影《华阴人》成功首映。

渭南重视文博事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2017年7月建成并开放李敷仁的纪念馆。8月,开放了唐惠陵博物馆。2017年渭南市公布了包括“宝华山尧帝传说”等10大类34个项目的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八)汉中

汉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市直文化单位深化改革方案》《汉中市文艺评奖办法》《关于深化全市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工作方案(2017-2020年)》等文件,启动为期四年的“弘六德·展六美·建三市”公民道德建设工程。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1%。汉中全年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7户,累计达72户。

汉中文化工作成果显著。2017年,“汉中三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汉中荣获“全国幸福家庭示范市”称号。2017年,汉中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 共圆小康中国梦”主题电影放映月活动。组织文化下乡、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2.53万场次。市群艺馆建成投用,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3个,216个“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定军山情歌》荣获第34届美国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奖。广播剧《汉中秘密特使》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风从巴山来》荣获省第八届艺术节“文华剧目奖”。《汉中电影志》编印出版。举办了“2017·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西乡举办了“相约樱桃花海喜看非遗展演”。建成并开放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纪念馆。

(九)安康

安康采取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发展。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安康市文化产业追赶超越季度考核点评细化方案》《市考县区文化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成立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译出版《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等。

2017年,安康文化工作成就斐然。成功了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首届高校法治文化节和第二届安康美食文化节。新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05个,培育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0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汉水安康》入选全国优秀纪录片,《汉江船夫曲》荣获省群星奖。在瑞士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总部举办了“秦巴明珠·美丽安康”摄影风光展。汉阴县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文化馆标准。安康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汉水安康》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向全国播映。

(十)商洛

商洛文化工作成就突出。2017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花鼓戏曲电影《带灯》成功首映,《紫荆树下》《孝义川》荣获省“文华优秀剧目奖”。通过举办2017丹凤桃花谷民俗文化旅游节,2017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漫川国际文化旅游艺术节,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经济发展。重点打造仓颉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建设了山阳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纪念馆,维修程豫故居、山西会馆、四郎庙等。举办脱贫攻坚在行动文艺汇演,演出了舞蹈《花绽放》和说唱、渔鼓、小戏等节目,用文艺来鼓励宣传脱贫攻坚工作。

陕西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与陕西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地位相比,陕西建设文化强省的工作还面临一定挑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陕西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需要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大力加强,社会文明水平需要持续提升。陕西还需要通过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陕西还需要关注文化建设投入总量问题,大力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首先,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问题。截至2016年底,陕西80%以上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来自于关中地区,西安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65.8%。陕西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严重滞后,陕西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其次,陕西文化企业创新能力不足。2016年,陕西规模以上的文化制造企业中从事研发(R&D;)的企业仅占17.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个百分点。再次,文化产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16年末,陕西规模文化企业单位数810家,其中亏损企业多达203家,亏损面为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陕西文化企业中文化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文化产业发达省区的状况看,文化制造业特别是现代文化制造业,一般情况下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例相当大。陕西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文化制造业。

陜西文化资源利用与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问题与挑战。陕西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不充分,文化资源转换成产业资源的工作还需要大力开展。文化资源开发层次需要进一步提升。从景区服务来看,陕西与河南、四川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等方面有一定差距。陕西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融合发展水平不高,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不足,融合发展支撑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陕西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缺乏总体规划布局及顶层设计、统一运作。旅游文化内涵提炼不足,文化旅游价值提升不高。文化旅游融合模式存在多复制、少创新,特色化、差异化体现不强。带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培育不足,金融政策支撑不够,专业人才相对缺乏等问题。 陕西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则存在项目推进中理念不一、规划水平不高、资源无序开发等突出问题。⑨

对陕西文化工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大力推进思想理论建设。促进陕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推动繁荣发展陕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强做大陕西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深入推进陕西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陕西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促进文化产品创作。推动陕西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好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通过完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创新陕西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快构建陕西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陕西民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3、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陕西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推动文化创新,坚持文化自信。陕西开发文化资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凸显中华文明精神标识,要加强陕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挖掘、创新发展和普及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振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工艺,充分弘扬陕西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认识陕西,喜欢陕西。

4、大力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通过采取巩固提升优势文化产业,补齐文化制造业短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注重相关产业协调配套,持续优化文化产业功能布局;打造专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探索引进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新途径新模式,增强智力支撑;壮大市场主体,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增加财政投入,发挥杠杆作用,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企业再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等举措,大力推动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关注文化领域重要项目的发展作用。采用项目带动战略,需要从省级层面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项目集群和产业高地,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5、加大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力度。通过建设一批国家公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综合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城镇、传统村落等,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创作一批促进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好作品,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文化”,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带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通过完善陕西文化与旅游的配套政策,强化金融服务,保障人才供给,确保市场秩序,加强宣传力度等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力度。

2018年,陕西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项目结合、产业融合,致力于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基地和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工作。努力围绕培育文化市场和文化龙头企业,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工作,进一步壮大网络娱乐、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陕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注释

① 2017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 西安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 2018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 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年上半年铜川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运行分析》

⑤ 2017年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⑥ 2017年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⑦ 2016年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⑧ 2017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⑨《陕西省关于实施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作者简介

樊为之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陕西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