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8-08-31 06:24宋必远
新西部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西藏文化

文化产业是西藏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维护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迫切需要。因此,推动西藏自治区新时期文化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全面掌握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剖析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弊端,准确把握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自1947年①提出以来,引起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不断丰富,至今仍无一个比较全面、系统性的概念阐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为文化产业进行如下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根据中国实际国情,将文化产业概念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②

根据这一定义,常凌翀教授将西藏文化产业在广义上界定为“依托藏族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而创造的含有民族文化因子的文化产品的综合,主要包括以传统手工艺制造的传统文化产业和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文化产业。虽然西藏文化产业不仅仅包含藏族文化产业,但是藏族同胞是西藏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占西藏总人口的90%以上,因此藏族文化产业为主要研究方向。”

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例如自然生态文化、历史人文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来源于西藏的自然地理条件,来源于藏民族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近些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旅游、互联网、动漫等新兴特色文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一)西藏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美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统计,西藏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1.31%,野生植物9000多种,高等植物6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9种,野生药用植物超过1000种,西藏全区草场面积82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那曲大部、阿里地区东部。西藏境内山峰耸立,河流众多,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处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周围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8座,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4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湖泊有18个,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著名河流均由中国西藏流向印度、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青藏高原上动物物种也丰富多样,西藏已发现野生哺乳动物142种,鸟类480多种,爬行类动物56种,两栖类动物45种,鱼类68种,野生脊椎动物790多种,无脊椎动物(昆虫)2300多种。③

(二) 西藏拥有悠久璀璨的历史人文资源

西藏历史人文源远流长、富足厚重,自象雄、吐蕃、苏毗三大部落联盟的形成,酝酿了西藏文化的起源,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文化体系。在西藏有25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30多个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布达拉宫更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藏文古典文献有著名的《格萨尔王》《大藏经》《贤者喜宴》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保护下,连同西藏语言文字、宗教哲学、藏译藏药、天文历算、民族舞蹈、戏剧曲艺、建筑美学等均保护和传承下来,也为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多种优惠政策和发展方式并存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新兴文化产业在西藏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大力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系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大新型文化产业的投入,积极扶持动漫、互联网、影视传播等項目。西藏设立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藏羌彝文化走廊和西藏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类项目,以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品牌,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唐卡博览会等活动的推出,利用互联网、影视传媒既传播和发扬西藏传统文化,又促进了西藏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西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西藏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区比,仍存在着明显差距。积极发展西藏文化产业,还必须善于学习借鉴我国其他省市区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一)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为响应党在十九大提出的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号召,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手段、方式,提升和完善文化服务,依托高科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一是制定《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末,基本实现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村五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力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出台《加大文化与金融合作意见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三是设立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引导扶持基金,完善西藏特色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运营体系。四是构建文化合作交流平台,重点打造好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唐卡博览会等重点文化产业展会,打造西藏文化交流的窗口。由此可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了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地位明显提升,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进一步改善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投入产出不断加大

西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较往年相比有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西藏建立了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确定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类项目。进入西藏自治区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库的项目达到122个,总投入资金达到400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到412个,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2029万多元。2015年,西藏文化产业达到30多亿元,占全区GDP的2.8%,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数值将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增加,从业队伍不断扩大

西藏文化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西藏地区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单位和企业已达到4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多人,其中文化艺术、文物和出版行业事业机构从2010年的377个增长到2016年的956个,从事相关领域的事业机构人员从2010年的1763人增加到2016年的7107人。

(四)西藏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近些年,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高昂,除了传统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外,新文化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在传统文化产业方面,2016年西藏全区图书出版1490万册,杂志出版37种,报纸共计发行25种,发行刊物内容涵盖广泛,语言也包含汉文、藏文、英文等。除此之外,唐卡、藏药、藏香、藏毯、歌舞、藏戏等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西藏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有替代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主要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的势头。2016年8月,西藏影视动漫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其主打的动漫项目《格萨尔王》已入选国家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旅游业也为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局面,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2560多万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长10.6%。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底网民数达到123万人,网民普及率约40%,2017年全区网络交易商品总额达到1.74亿元,展现了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无论是传统文化产业还是新兴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西藏文化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与我国其他省市区相比,文化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落后,产业布局较为单一,高精尖人才缺乏,文化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制约因素都会阻碍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西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不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开发,扫除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运用高新科技提炼文化精髓,就无法真正意义上发展和繁荣西藏文化产业。

(一)创新意识不强

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西藏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和保护,缺乏自主开发意识,新型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运转管理能力不足,造成了西藏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文化市场资源配置不均衡。近些年,西藏进行了新型文化产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缺乏相应经验,新型文化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力。

(二)文化產业布局不合理,投资匮乏

西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也十分薄弱,文化产业发展仍过于注重已形成的人文历史、生态资源等文化产业项目,新型产业项目受重视程度不够,产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不足,目前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呈现“小、散、弱”特征,整体竞争力较弱。资金投入方式单一,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基本依靠政府运用财政投入,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方式,从而造成西藏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三)文化市场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需要依靠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方面需要依赖健全的体制机制。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制度体系,造成了文化产业管理混乱,出现多头管理或者管理缺失现象。另外,文化市场管理的混乱和缺失也会造成文化市场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文化资源不能实现优化组合,造成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依靠丰富的文化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良好的管理制度,更需要依靠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类的优秀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由于西藏自身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专业人才引进也十分困难,从而造成西藏文化发展更为滞后的局面。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互联网+”等新型文化产业发展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不能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简单地将文化产业重点放在传统文化产业上,更应该在充分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走产业与科技相融合的道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入分析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并通过互联网,一方面将西藏文化产业的优势放大,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互通、互联的特性,为西藏文化产业带来更为广大的市场。其次,坚持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意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对自身文化产业特点进行剖析,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文化发展新思路、新做法,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文化市场体制机制

产业的布局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要实现西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必须在坚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依靠重点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产业的作用,破除文化产业发展壁垒;进行宏观发展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集约化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根据西藏文化市场的发展阶段,及时颁布和调整文化发展政策,制定文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三)加大教育资本,培养和引进人才

人才是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高精尖人才。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专业人才,增加人才培养投资,提升对口人才整体素质,定期对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积极前往内地学习、交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防止优质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加大专业对口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待遇,做到“引得进、留得住”。

(四) 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西藏要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学习和借鉴内地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同时也应坚持结合自身实际,走具有西藏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境,独特的地理优势决定了西藏不仅可以与内地进行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藏地区应抓住机遇,同南亚各国共同寻求产业发展合作道路,走多元发展道路。

注释

①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为严格区分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首次使用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

②此定义将文化产业的范围界定为:

一、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二、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三、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四、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五、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六、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③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09年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常凌翀.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2016.

[2]吴言松.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J].战略与决策,2003(1)

[3]江玉珍.浅谈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发展路径[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

[4]赵国栋.宏观视角的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5]李颖.西藏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及其發展对策[J].商业故事,2015(4).

[6]唐雨虹,朱华鹏,黄菊英.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16).

作者简介

宋必远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西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天上的西藏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