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强省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与探索

2018-08-31 06:24刘彦武李明泉
新西部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四川建设

刘彦武 李明泉

从全国文化发展格局来看,四川属于西部领先、全国第二梯队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看,产业规模在西部具有明显优势。但据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四川虽在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上名列前茅,但在反映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的驱动力指数上却是中等偏后。在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的背景下,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只有乘势而上,才能抢占先机。

四川是国内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省份。自2002年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西部文化强省建设以来,四川一以贯之地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推动四川文化繁荣兴盛,不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西部文化强省建设”“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几个阶段,文化强省建设服务治蜀兴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定不移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2002年5月,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未来五年西部文化强省建设。200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再次明确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目标:文化产业壮大,文化精品丰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12月,四川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积极促进旅游经济强省和文化产业强省建设,切实把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007年5月,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目标: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2011年11月,四川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提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表述。与其他省份的目标表述相比较,这一提法具有独特性,界定比较准确,与四川文化的现实省情和发展前景是适宜的,也能体现文化建设服务四川工作大局和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

2012年5月,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重申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2017年5月,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省上明确要求到2020年,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如期实现文化小康目标,基本建成文化强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四川再次吹响“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集结号,推动文化小康在全省如期实现,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掌握与认识,体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强省建设服务治蜀兴川工作大局和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四川文化的现实省情和发展前景是适宜的。

文化强省建设的四川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密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康定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突出巴蜀文化特色,拓展文化建设路径,全省呈现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从全国文化发展格局来看,四川属于西部领先、全国第二梯队的态势。从文化产业发展看,产业规模在西部具有明显优势,2016年全省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323.78亿元,占GDP总量4.02%,但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12個百分点。从文化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排第七,文化消费指数位列全国第九,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据中国西部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7),四川虽在综合指数、生产力指数、影响力指数名列前茅,但在反映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和力度的驱动力指数上却是中等偏后。

当前文化强省建设与四川在国家文化版图中的地位还不相适应,与省委提出的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全省人民日益高涨的美好生活需要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人民信仰之美彰显不够,抒写时代佳作不多,“文化剪刀差”现象还比较突出,文化惠民品种不多,文化节庆活动不够,文化服务供给不畅,社会化参与程度不高。

文化强省建设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重要范畴,但必须跳出文化看文化,文化强省建设必须由体内循环转向体外循环,解决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必须跳出文化抓文化,文化强省建设必须与省委提出“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的中心工作相衔接,为全川特色小镇建设、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文化支持;必须跳出文化强文化,通过“科技+”“互联网+”等途径,实现四川创新性发展,硬化四川文化的软实力。因此,要在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过程中,促进四川文化强省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推动四川文化繁荣兴盛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一带一路”建设正引领四川加快融入世界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四川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天府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国家布局交汇叠加,脱贫攻坚、藏区彝区加快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国家政策交汇叠加,文化强省建设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先机。

文化强省建设再出发,一是要在文化生产上强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全社会源源不断的文化艺术创造活力,推动一批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文学艺术精品脫颖而出,既有高原又攀高峰,进一步夯实文学川军、影视川军、音乐川军、戏剧川军、美术川军、出版川军、评论川军、理论川军在全国的地位,促进文艺大省、出版大省、社科大省向文艺强省、出版强省、社科强省跨越。

二是要在文化服务上强起来。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成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区域内文化均衡协调发展,让所有群体共享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成果,一个人群都不落下。进一步强化按照群众需求导向和服务效能导向的文化服务评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融入到本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之中。

三是要在文化产业上强起来。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为实体经济注入灵魂上。把文化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文化消费对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着力扩大健康养老、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消费供给,提供中高端文化产品与服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切实做好优化空间目标布局,开展多点多极文化发展行动,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发展区。支持“高清四川 智慧广电”建设,谋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小微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四是要在文化保护上强起来。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让乐山大佛、三星堆等闻名世界的文物瑰宝活起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巴蜀文化根脉不绝如缕,传诸后世。聚合提升彰显中国气派、富集巴蜀特色的四川文化精神特征,凝练彰显四大城市群文化主题。创造性转换巴蜀文化IP价值,发扬四川革命文化优势,高擎当代四川先进文化的旗帜,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打造四川文化新增长极。

五是要在文化交流上强起来。坚持文化走出去,拓展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区域文化合作,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互联互通,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中,积极主动参与产业链的全球分工协作,讲好中国故事、说好“四川话”,不断扩大四川文化影响力。实施巴蜀文化符号海外推广计划,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知觉等方面筛选具地方特色的标识性文化符号。在欧洲、美国等重要城市设立四川文化展示窗口,引导四川文化企业在境外收购文化企业、演出剧场和文化项目实体,实现落地经营。

最后,要在文化保障上强起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强省建设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推动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转变,加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强化法治保障;研究制定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文化发展一系列政策制度,比如像上海那样制定“四川文创50条”;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巴蜀文化名家工程,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作者简介

刘彦武 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

李明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四川建设
寒露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