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分析

2018-08-31 06:56彭献华马春英李冰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影像学

彭献华,马春英,李冰冰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体,占小儿肺炎的10%~30%,在流行季节,重症支原体肺炎并不少见[1-2]。以往临床多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受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性增加等的影响,部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纤维支气管技术的不断进步及设备的更新,其逐渐成为临床鉴别诊断、治疗各种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多项国内外研究报道,早期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可有效解除气道阻塞,促使病情恢复[3-5]。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治疗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治疗儿童MPP的效果及对患儿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MPP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MPP儿童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MPP诊断标准;年龄0~1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低于1 w,未曾正规使用抗生素者;所有患儿均符合支气管镜术应用指征[6]:呼吸道阻塞(吸气性喘鸣或呼吸异常声音、持续或反复呼气性喘息)、放射学异常(肺不张、反复或持续肺实质病变、不典型或不明原因的肺浸润、局限性肺气肿)、慢性咳嗽(可疑呼吸道异物、咯血),告知患儿家长支气管镜术的目的、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再行支气管镜术治疗。排除标准:无法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等);治疗依从性低;活动性大咯血、严重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对麻醉药物过敏,不能使用其他药物代替者。根据无接受支气管镜术分为支气管镜组(35例)和常规组(2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至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常规组:参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开展治疗,给予面罩吸氧、止咳平喘、退热、丙种球蛋白、抗炎、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给予甲泼尼龙1~2 mg/(kg·d)静滴,疗程3~5 d,对肺换气功能改善不明显的患儿行气管插管或切开辅助通气;(2)支气管镜组: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静脉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部局麻后,采用OLympus BF3C-40型纤维经鼻、咽喉、声门进入,采用利多卡因“边麻边进”的方式,观察气管、支气管及叶、段、亚段支气管等病变情况,37 ℃生理盐水灌洗受累最为严重的肺段、肺中叶等,对胸片显示大片阴影及肺不张的肺段进行重点灌洗,每次1~2.0 mL/kg,灌洗3~4次。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分泌物黏液阻塞局部注入布地奈德、氨溴索;随后负压吸引灌洗液,至少3~4次;出现黏膜出血情况,注入1∶10 000 肾上腺素1 mL行局部止血。留取肺泡灌洗液标本,缓慢拔出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给予低流量吸氧,严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密切观察呼吸、口唇、面色等,一旦SpO2<85%,暂停操作,退出支气管镜,快速给予低流量吸氧,待恢复正常后再重新操作。

1.3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8]提出的MP诊断标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P-DNA阳性,结合国内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7]将符合下列标准中的前3条中任意2条和(或)后2条中任意1条作为重症MPP的诊断标准:(1)明显气促或心动过速:<1岁,呼吸频率(RR)≥50次/分钟,心率(HR)≥150次/分钟;1~5岁,RR≥40次/分钟,HR≥140次/分钟;>5岁,RR≥30次/分钟,HR≥120次/分钟,伴或不伴动脉血压下降、发绀等;(2)规范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 w以上无效,或持续发热时间>10 d;(3)胸片示大片状致密影(>1个肺段或肺叶),可累及单叶或多叶病变;(4)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等肺内并发生;(5)合并严重低血氧症或其他系统严重损害。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2)记录两组患儿治疗1 w、>1~2 w,>2~4 w影像学恢复情况及恢复正常时间,恢复标准:胸片X线表现片状阴影吸收;(3)记录支气管镜组操作期间SpO2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支气管镜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

2.2 两组住院期间影像学恢复情况比较

支气管镜组1个月内影像学恢复正常率为100%(35/35)略高于常规组的92.59%(25/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气管镜组治疗1 w影像学恢复率为42.86%(15/35)与常规组的25.93%(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 w内影像学恢复正常率为77.14%(27/35)高于常规组的51.85%(14/27),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影像学恢复情况比较

2.3 纤维支气管镜术中患儿SpO2的变化及并发生分析

支气管镜组检查前、过声门、达到目标位置、检查结束过程中SpO2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支气管镜检查期间6例SpO2下降,停止灌洗或暂停灌洗后自我恢复。3例出现咽喉部不适,1例痰中带血,经针对性处理后均改善,无1例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

表4 纤维支气管镜术中患儿SpO2的变化

3 讨 论

MPP是儿童常见病,是由MP感染引起的机体过度免疫炎症反应。对于重症肺炎,多数学者仍主张静脉给予抗生素或抗生素序贯治疗,如后续检查过程中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选择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但随着抗生素滥用、病原菌耐药性增加等现象的出现,MPP治疗出现了新的问题,传统经验性治疗可能无法取得预期治疗结果。

自1897年德国Killian首次成功报道食管镜从气道内成功取出骨性异物后,支气管镜术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9]。近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应用的日益成熟,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工具,广泛用于儿童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王娟等[10]指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难治性MP,治疗有效率高达96%。既往研究报道,纤维支气管镜具有以下优势:直接观察病灶,明确病变形态、炎症程度、支气管异物及分泌物阻塞情况,通过局部灌洗治疗,有效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情况;回收灌洗液进行微生物检查,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将药物直接注入病变局部,促使炎症吸收,缩短病灶愈合时间[11]。

发热、咳嗽是MPP患儿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而症状改善可作为疾病恢复的重要指标。本组研究中,支气管镜组患儿总热程、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上,支气管镜组也较常规组有优势,结果说明与常规治疗相比,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MPP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于艳艳等[12]在大环内酯类药物、雾化、祛痰等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MP,发现患者肺部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治疗。本研究中,支气管镜组2 w内影像学恢复正常率为77.14%高于常规组的51.85%,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纤维支气管镜术在早期改善肺部影像学方面更具优势。SpO2是反映患者血氧监护的重要内容,SpO2<94%提示供血不足。本研究中,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期间,MPP患儿SpO2无明显变化,其中6例操作过程中SpO2下降,停止灌洗或暂停灌洗后自我恢复,且未出现其他相关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治疗相比,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MPP可更加明确患儿感染部位,通过肺泡灌洗,清除分泌物黏液阻塞,改善患儿缺氧情况,缩短发热、咳嗽、影像学恢复正常时间,且操作期间对SpO2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