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互动的高校音乐教学研究

2018-08-30 10:49赵婷
艺术评鉴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互动式音乐教学

赵婷

摘要: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认识等已经日趋成熟,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同时互动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声音是否规范进行直接指导、互动和交流,教师也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估,不断改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 互动式 高校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9-0090-02

互动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在互动过程中完成的。而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尤其是在音乐这种抽象艺术的教学中,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宜现代教育的发展,这也成为影响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加之大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成熟,更是要变革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帮助教学活动获得更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优势入手分析,对之实践策略进行讨论。

一、师生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的意义

互动式音乐教学法十分符合大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音乐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教学实施路径较多,例如演示法、游戏法等,都是将其他肢体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要求师生一起完成动作。这种互动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更是师生心理上的互动。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质量,在良性循环中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开展基于师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音乐教育中,需要学生将已有的音乐知识与新的音乐知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新的音乐知识结构。在互动式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将各种音乐信息传递给学生,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離不开教学实践,而所有教学模式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

第三,实践互动式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音乐改革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法中以教师为主的模式,正在被逐步改变。例如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感知音乐,这是教育改革进步的体现,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师生原则与方法

在前文论述中主要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三个角度论述了师生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的意义,本节主要对互动式教学法原则和常见方法进行讨论。

(一)音乐互动式教学法原则

首先是双向互动原则。互动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学生主动与教师的互动,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实践互动式教学法,必须要遵循双向互动原则,即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声乐练习,而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将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另外双向互动原则也体现在生生之间,学生二人或者集体演唱中,也可以通过对比互动学习同学优秀的地方,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互动式与传统式音乐教学法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之一便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变化。传统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讲解、演示、指导,学生跟随、训练,在互动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处于主导位置,学生处于主体。教师主生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但是需要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情况进行互动教学,在往复循环中专业技能得到不断的强化。

第三是多元评价原则。在互动式教学完成后,要抛弃传统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让教学评价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进步,这也是提高互动式教学质量,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声乐修养。通过结果的鉴定与反馈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声乐阅读,如何进行声乐知识积累,如何进行声乐的学习。多元评价还要求将学生自评加入其中,通过互相评价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以后学习中不断的改进。

(二)音乐互动式教学方法

第一种是音乐汇演法,也是高校音乐互动式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顾名思义即是在音乐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做好准备,课上投入其中。例如在音乐教学可以将每个小组进行划分,要求小组成员表演自己拿手的音乐节目,节目既可以是学生自创的,也可以是在课下学习的。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即能够实现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教师引导下针对性的改善与调整。同时通过音乐汇演法,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创作背景和故事,加深对音乐旋律的理解和体会,进而达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目的。

第二种是游戏互动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引入游戏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例如音乐教学中为了练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歌曲,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接火车”这个游戏。教师负责音乐的演唱起头,小组同学则是一节一节的车厢。每一节车厢演唱一句,然后将一首歌串联起来,既练习了歌曲,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与集体意识。互动式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必须突出自己主导性位置,尤其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串唱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的给予纠正和指导。

第三种是音舞结合互动法。音乐和舞蹈是不分家的,许多音乐都需要配以肢体才能更好发挥情感,而舞蹈表演也总是离不开音乐。舞蹈具有可视性,它通过音乐的情绪、速度、旋律等,能更直观地被人感受。音乐则具有抽象性,二者结合之下能够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在音舞结合中,教师可以先将音乐配舞放给学生看,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培养乐感。

三、基于师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实践策略

在前文研究中,主要对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和常见方法进行了论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建立一些针对性的策略,来保障互动式音乐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实施策略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在学生亲身实践中完成知识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形成对整个音乐的初步了解,建立起自我认知。例如在音乐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故事、音乐视频等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或者产生的背景,结合自我认知理解故事后深入体验音乐旋律和内容,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素养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借助和发掘教材中的音乐元素和情感教育内容,加深学生体验。

其次,互动式音乐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如果缺少了这两个核心,那么互动式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音乐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照本宣科的内容兴趣不高,学习能动性较差,提升互动式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入手。例如在欣赏课《二泉映月》中,僅仅通过音乐播放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将创作背景、旋律发展等讲解一遍之后,学生对该乐曲也仅仅是初步的了解,兴趣尚未被全面激发,如果能够将一把二胡放在学生面前,教师亲自演示几段,感受二胡的凄凉与沧桑,那么这节音乐欣赏课就会事半功倍。

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式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与主导位置,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已经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而在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互动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在互动式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和认知能力,多从学生心理接受的角度进行,尊重学生个性之间差异。

第四,互动式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发展,如果一节音乐课从头至尾都是教师手舞足蹈,而学生则是安静的听,即便是再好的内容,也很难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就在于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因此基于师生互动的互动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例如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集体合唱、二人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而且有利于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四、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音乐教学也必须紧随这一脚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勇于实践提升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本研究中从互动式音乐教育的意义入手,讨论了师生互动背景下互动式教学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互动式音乐教学的研究,实现学生音乐专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施慧.浅谈师生互动是音乐教学的灵魂[J].才智,2017,(31):129.

[2]孙镜轩.关于大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分析[J].戏剧之家,2017,(11):248.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互动式音乐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