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8-08-30 11:56:06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内瘤危型亚型

杨 玲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深圳 518108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是发生于癌前期的病变,统计数据显示,约有15% 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会发展为子宫颈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性生活的开放,该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且趋于年轻化,应引起高度重视。已有的研究报道指出,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且不同亚型HPV 感染所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1]。国外文献资料显示,HPV16、18 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亚型[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对本院2017 年1~ 12 月诊治的12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2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HPV-DNA 分型检测,并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证实,患者年龄31 ~ 76 岁,平均(45.2±10.1)岁;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 20 例,CIN Ⅰ 38 例,CIN Ⅱ 21 例,CIN Ⅲ 41 例。

1.2 方法

应用HPV 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源于凯普生物化学科技公司)及HybrMax 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检测15 种高危型HPV 亚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及 6 种低危型 HPV 亚型(HPV6、11、42、43、44 及CP8304)。步骤为:分离提取样本HPV-DNA,反向

表1 21种HPV亚型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分布情况(n=120)[n(%)]

PCR 扩增,导流杂交,显色[3]。经标准程序化处理后,根据有无斑点判断检测结果,高危型HPV 亚型表示为阳性,有两型或两型以上者视为多重感染[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亚型检测结果

120 例患者中,检出HPV 感染106 例,检出率为88.3%,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16(38.3%)、52(22.5%)、58(17.5%)、18(9.2%)、33(8.3%); 其中包括单一HPV 感染者73 例,占比68.9%,多重HPV 感染者33 例,占比31.1%,最多为5 种亚型共同感染。见表1。

2.2 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

联表(R×C)资料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四组患者HPV16、52、59 的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乳腺癌[5]。相关统计数据可知,近几年宫颈癌的病患人群出现年轻化势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早进行诊断并积极治疗[6]。

HPV 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子,在宫颈癌患者标本中检出HPV 感染的概率非常高[7]。HPV 亚型有上百种,根据感染危险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低危型与高危型两种[8-9]。有报道指出,99% 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可检测到一种或多种高危型HPV 的感染[10]。HPV 感染具有短暂性、可自然清除、不诱发病变等特点,所以HPV-DNA 分型检测才被诸多研究学者认为是筛查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易发宫颈癌潜在人群的筛查中应用最广泛,检测过程中应用标准化试剂盒,能够有效防止人为主观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对高级别的病变进行分类,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诊断鉴别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1-12]。临床研究数据也表明,HPV 感染患者发生宫颈癌的概率比未感染者要高出上百倍[13]。因此,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有效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环节。

尽管,女性感染HPV 的概率较高,但真正导致CIN Ⅱ 、CIN Ⅲ及宫颈癌的概率并不高,分析原因,与女性的感染为一过性有关。当前临床认为,只有持续的HPV 感染,才可能会发展为CIN Ⅱ、CIN Ⅲ1及宫颈癌。目前的研究也发现,不同亚型的HPV感染患者,其机体的清除能力也有所不同。HPV16型感染的时间最长,可达18 个月之久,HPV6、84 型感染的持续时间则最短,约为10 个月。部分特殊亚型,如HPV16 型感染,因为其清除率较低,因此更易出现持续性感染,进而导致引发CIN Ⅱ 、CINⅢ及宫颈癌的概率较高。因此,针对HPV 感染患者的研究,不单单要关注患者是否已经出现宫颈病变,还应考虑其具体亚型的致病力。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亚型HPV 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20 例患者检出HPV 感染106 例,检出率为88.3%,由此可知,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存在较高的HPV 感染率;患者的HPV 亚型分布中,以 16、52、58、18、33 最为常见,与国内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似[14];单一HPV 感染占比68.9%,多重HPV 感染占比31.1%,最多为5 种亚型共同感染,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 感染的形式存在多样性,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单一HPV感染更易导致该病的发生与发展[1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炎与 CIN 患者 HPV16、52、59 的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显著,因此认为,HPV16、52、59 分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常见的HPV亚型是 16、52、58、18、33,其中 HPV16、52 分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内瘤危型亚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HeLa细胞中Zwint-1选择剪接亚型v7的表达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