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性探究

2018-08-29 19:20黎学灵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动手操作数学课堂

黎学灵

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其数学课堂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有利于解决数学学习中抽象性的知识与小学生具体的形象性思维之间的矛盾,还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得40分钟的数学课堂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然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具备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的特点。因此在数学课堂开展动手能力操作时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做到“乱”而有序、“乱”而不慌以及“乱”而有获。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4-0247-02

1.如何做到“乱”而有序

在数学课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更有效的掌握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经常会设计一系列的动手操作的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在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流程和顺序的合理性,避免由于学生的“乱”而导致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收到影响[1]。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认识角”这一课堂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了解到“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到角相关的知识,可以充分的利用教具中的活动角,来设计出一个“变变变”的活动,引导学生来探索角中的知识,当学生发现老师手中的角会变化时,就会产生浓厚的玩的兴趣,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沉迷于玩角的游戏中,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流程来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课堂开始前,可以把活动角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可以自由的进行玩耍,这样不仅为课堂的正是开始做出了铺垫,还满足了学生玩的兴趣和天性。

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借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金箍棒变大变小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方法符合了学生的天性和兴趣,也有利于调动学生配合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下:

师:“来跟着老师念动咒语,大!大!大!”(同时分三次拉开角的两边)

生:“大!大!大!”(配合老师的动作和咒语,将角拉大)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变的呢?”

这时学生就可以简单说出拉开角的两边,角就变大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张口”一词,告诉学生将角的两边拉开、张开实际上就是使角的张口变大了,随后引出数学知识“张口变大,角就变大”。

同理,引导学生开始将活动角变小,引出“张口变小、角就变小”的概念。

如此一来学生们在变角的游戏中学习到了角的大小与角张口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

学习还没有结束,随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个特制的活动角(角的两边特别长)。

师:“跟着老师做,看谁能变得比我更大,大!大!大!”

这时学生尽可能大的拉动角的两边,使的张口扩大,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老师更大的角;同理引导学生做出一个比自己更小的角。

这时,学生已经模糊的感受到角的大小之与角的张口有关,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了,这时老师再引入专业的概念“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长短无关”,学生恍然大悟,这样获得的知识也更加深刻、扎实。

上述的活动设计,将学习中的问题分层次的呈现,并引入了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元素,更加的接近儿童化,也有利于课堂40分钟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2.如何做到“乱”而不慌

在数学课堂中,十分容易出现学生在一个问题上产生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这时教师不能慌乱,要做到沉着冷静,乱而不慌。当发现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而产生不同的意见时,不能急于下结论,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进而在对学生的问题和分歧作出解答[2]:

例如,在“几时几分”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拨出6时45分的钟面,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就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①5时45分的钟面;②6时45分的钟面;③9时30分的钟面。这时,教師就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的理由如下:①拨出5时45分的学生认为:时针指着5就代表是5时,分针指着9就代表45分;②拨出6时45分的学生认为:时针超过了6但是还没有到7,仍旧是6时,分针指到9表示45分,因此是是6时45分,快到7时,但是还没到7时;③9时30分的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把时针分针弄混了。

这时老师可以先不作出解答,让学生展开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讨论不仅可以释放低学段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达成共识,对时间的分辨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如何做到“乱”而有获

相对于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是枯燥乏味的科目,极易导致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不喜欢、反感学习数学,特别是计算课更是如此,一节课几乎都是在数字的加减乘除之间度过,与低学段学生的天性有一定的冲突,因此在计算课中就更加的需要教师设计一定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来学得相应的知识,例如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定的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教师可以与学生举办一个拍手的游戏,并随着游戏的开展,提出几个问题,如:①老师拍2下,你们拍的次数是我的2倍,那么你们要拍几下呢?;②老师拍2下,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2倍,那么你们要拍几下呢?

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这时他们刚刚接触和学习完乘法的知识,紧接着接触倍数的知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如果不创建一些符合学生天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会很累,同时效率也会十分低下。采用上述的方法展开教学,虽然课堂看起来相对较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中去,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极大的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对于一节课的好坏与否,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中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尤其是对于数学课这类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来说,为了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更有效的学习到知识,不可避免的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课堂内容。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使得课堂相对较为混乱,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严厉纠正“乱”,而是要学会如何在“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 樊玉娟.数学活动有效性的特点分析[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19):59-60.

[2] 卢军.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7,(22):241.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动手操作数学课堂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