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007;.乐山市委党校,乐山 64000)
内容提要:加快推进产业协调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成都平原经济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分工格局基本形成、产业合作体系逐步建立,但产业同构现象还比较突出,各地在推进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还需要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协同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协调发展环境。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发展逐步摆脱“一亩三分地”的利益行政固化思维,更加注重以分工求协同、以协作谋共赢。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的顺利推进,我国正在着力打造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升级版。打破行政壁垒禁锢,推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实现区域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更高层次区域中形成分工与合作良性互动的产业协调发展之势,已成为各地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雅安、乐山 8市、65个县(市、区),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3.6%,在成都平原经济区范围内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积极探索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建立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获益、共谋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产业布局一盘棋的协调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提升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也对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6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077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82.91亿元、9898.75亿元和 9192.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8.1:47.6:44.3。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经济发展指标见表1。根据钱纳里标准模型对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 (见表2),目前,成都市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绵阳市、德阳市、乐山市、遂宁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表1 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经济发展情况(2016)
表2 钱纳里工业化不同阶段标志值[1]
根据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分工创造了协作,协作也创造了分工,二者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同生共长的有机关系[2]。因此区域之间产业协调的关键是“分工与合作”。
区域产业分工情况可以反映区域内产业协调状况,产业分工可以用产业分工指数①本文采用产业分工指数(Sjk)来测度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度。sjk的计算公式为其中,qij和 qik分别表示j、k地区i产业的产值,qj和qk分别表示j、k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作为产业分工指数,Sjk的取值范围为[0,2]。Sjk的取值越大,表明j、k两地产业差异化程度越高,产业同构化程度越低;反之,表明j、k两地产业差异化程度越低,产业同构化程度越高。来衡量,区域产业分工指数越高,表明区域内产业协调性越好;反之,区域产业分工指数越低,表明区域产业协调性越差[3]。根据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地统计年鉴,选取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工业领域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41个具体产业,测算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的产业分工指数,结果如表3所示。
从产业分工指数来看,乐山-眉山两地最低,为0.56,表明乐山与眉山之间产业分工度最低、产业同构化现象明显。成都-绵阳、德阳-眉山的产业分工指数分别为0.60和0.67,仅高于乐山-眉山,表明成都与绵阳、德阳与眉山的产业分工度较低、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产业分工指数最高的是资阳-雅安,达到1.68,表明资阳与雅安两地产业差异化程度高,产业同构现象不明显。绵阳与资阳、乐山与资阳的产业分工指数也较高,分别为1.48和1.42,表明绵阳与资阳、乐山与资阳的产业同构化程度较低。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产业分工指数平均值为1.06,表明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性较低,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从各地区各产业产值占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有多个产业在多个市的产值占比都排名前五,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占比在6个市(成都、绵阳、乐山、资阳、遂宁、眉山)排名前五,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5个市 (德阳、乐山、资阳、雅安、眉山)排名前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4个市(绵阳、德阳、乐山、眉山)排名前五,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3个市(成都、绵阳、遂宁)排名前五,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3个市(成都、绵阳、资阳)排名前五,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值占比在3个市(成都、德阳、眉山)排名前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3个市(绵阳、乐山、雅安)排名前五。由此可见,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普遍重视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发展,产业同构现象明显。
表3 2015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产业分工指数(sjk)
1.引领产业协同发展的合作协议陆续签订。2010年1月,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雅安8市共同签署了《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统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标志着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开始起步。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允许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在全面创新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共同推动成德绵地区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2016年9月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成都经济区调整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对成都平原经济区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提出要将其建设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区。在这些规划的引领下,成都平原城市群各市之间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合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比如,2010年成都市经信委就与眉山市经信委签订了工业经济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成都、德阳两市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2015年包括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些市的10市州签署《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10市州区域旅游合作协议》,2016年成都市与资阳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017年成都与眉山签署《成都-眉山协同发展工业经济框架协议》,2017年成都、德阳签订了《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中国大车都成德配套产业园合作协议》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之间产业合作、协调发展。
2.承载产业协调发展的合作园区共商共建。共同推进合作园区建设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开展产业合作的重要形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合作方的矿产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条件,加强区域间产业联动,延长产业链,形成区域合理分工布局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合作建成的产业园区共有3个,分别是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雅工业园区和成德工业园区,三个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8年10月启动建设,是四川省首个跨区域合作工业园区,地处眉山市彭山区,由成都市新津县和眉山市彭山区按6∶4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成眉工投公司,双方派员形成党工委、管委会、成眉工投公司“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双方按5∶5的比例分享税收,园区以新型建筑材料、辐照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成雅工业园区于2012年5月启动建设,位于雅安市名山区。园区由成都市、雅安市按7∶3比例出资组建成雅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和招商,两市委托蒲江、名山两县(区)联合组建园区管委会代行政府职能,成都、雅安按3∶7的比例分享税收。园区主要承接成都市产业转移和辐射,为成都市相关产业及重大项目配套,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轻加工业、现代服务业。成德工业园区成立于2013年9月,是成德一体化产业合作重要平台和载体,位于德阳中江县。园区按共同投资、共享收益的原则进行运作。中江县、金堂县、德阳市按55∶40∶5的比例出资组建四川成德产城实业有限公司,园区形成了“党政领导联席会+园区工作推进会+园区管委会+公司”的运转模式,园区管委会与中江县经开区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金堂和中江按2∶8比例分享收益。园区重点对接成都“3+N”工业空间布局体系,抢抓成都“东进”战略机遇,积极承接成都的制鞋、电子、文化等产业链转移,大力发展制鞋、工业云、智能家居等产业。
3.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合作途径不断创新。一是创新协同初步建立。2011年成都高新区成功探索和打造了“盈创动力”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之后德阳、乐山、雅安等“盈创动力”分站相继建立,经济区内通过政府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市场化运作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产业聚集的联动局面初步形成;2014年5月和2015年9月“科创通”新创业云孵化平台先后在成都、德阳上线,经济区内创新创业服务的互联互通平台建立;2015年9月以来,成德绵地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科技创新、体制障碍破除、军民深度融合等方面发力,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二是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自2016年5月以来成都、德阳、绵阳等市相继成立了市委书记或市长挂帅的军民融合推进领导机构,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2017年1月12日,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绵阳正式揭牌运营,这是绵阳与四川省科技厅“厅地合作”,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战略举措。三是产业联盟不断涌现。自2011年以来,成都平原经济区先后成立了绵阳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川省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川省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业联盟。这些产业联盟由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自愿组成,为联盟中的成员提供交流、沟通、合作的“桥梁”,是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抱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
4.支撑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随着成渝、成雅、成乐、成绵、成绵复线、成温邛、成自泸、成德南、成巴、成灌、成安渝等11条从成都出发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以及连接遂宁、资阳、眉山三市的遂资眉高速公路、连接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区、崇州市、温江区、彭州市、广汉市、简阳市等12个区(市)县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的开通,成都平原经济区高速公路已初步串联成网,为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2014年成绵乐城际高铁建成通车,使成德绵眉乐资遂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2015年底,成渝客运专线正式通车,成都与资阳实现一小时往返。高铁的开通激起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涟漪,一个无形的成都平原经济区“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随着成都第二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国内外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除此之外,成都平原经济区内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了统一的天然气输送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延伸成都国际专用数据通道,整合各市高性能计算需求,成都云计算中心服务正逐步向区域内其他城市延伸。
2010年《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雅安、乐山等8市虽然在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政策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协同等产业协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与成效仍不突出,难以承担产业融合演变和科技创新协同新形势下区域深度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重任。
企业、省级产业主管部门与地市政府等各主要参与方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看法多元,认识不统一,个别甚至存在偏颇,使整个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难以形成系统共识和发展的最大合力。例如,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许多企业,尤其是诸多中小民营企业,要么不关注政府“产业协调”相关举措,要么不清楚“产业协调”最新内容,要么将其认为是与己关系不大的政府行为或简单认知为政策优惠。殊不知,企业自身是区域产业协调的参与主体与利益共同体,可通过政府产业协调的制度安排和组织设计获取信息、技术、资金、科技等发展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比如,省发改、经信等主管部门制定成都平原经济区及全省相关产业规划与扶持政策时,产业协调谋划更偏好于参考各市产业历史现状,而部分市在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时更兼顾各自战略与产业新变化,造成省级部门与各市在城市定位、产业竞争合作等局部存在分歧。例如,《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地市(资阳、遂宁、乐山等)最新的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部分观点不尽一致。
一是有力的领导及管理机制未建立。仅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了区域协同的省级领导联系指导经济区制度,而产业协调专项既没有明确的领导及管理机构,也没有专门详尽的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有力的上级行政管理机构对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进行统筹管理,缺乏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导致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在涉及利益分享、成本共担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在遇到一些重大瓶颈问题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很多合作协议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很难落地实施。二是产业协调交流机制少,功能单一。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仅有一年一次的“成都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已开展7年)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的单市轮值承办的协调会议,以及一些诸如旅游业(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大峨眉文化旅游联盟)、农业(成都、资阳农产品营销暨企业对接会)、制造业(成德绵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论坛、成德绵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的产业与行业联盟,学者、企业、产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等相关重要参与方难以得到充分交流与合作。三是利益分享与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成眉、成德、成雅等合作园区建设,使成都平原经济区初步探索出一些跨区域产业协调项目的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运营经验,但整个经济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既没有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也没有产业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发展基金等,各市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往往单打独斗,效率和效益远未达到最大化。四是考核体系未建立,反馈评估机制不健全。《成都平原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仅强调了实施协同发展的监督检查和情况评估,《成都平原经济区2017年工作要点》则只有任务分配而无具体考核,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尚没有明确具体的统一考核标准和弹性灵活的信息反馈与客观务实的评估修正机制。同时,也缺乏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差异性政绩考核制度,导致各市仍然有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冲动,这也是各地功能定位雷同、产业同构明显的重要原因。
区域经济基础与产业协调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虽然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是,成都平原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地区生产总值仅为长三角、珠三角的13.59%和25.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57.41%和74.04%。区内各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旧突出,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成都市是最低的雅安市的2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成都市是最低的遂宁市的2.51倍。成都平原经济区统一、开放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产业同构和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转型压力大。可见,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及经济基础不强,客观上促成了当下不高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省级部门和各市在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出口战略之间,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未实现政策规划的统筹兼顾和有效协同;产业分工未有效实现纵向联结、横向互补与价值链延伸;产能时空分布不合理,产能需求不协同,产业结构不协调,抱团联动能力弱;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不强,产业转型升级驱动弱。
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依托和依赖于基础设施网络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公共资源均衡化、生态共保环境共治等条件的协同演进。然而目前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环境并不优越。首先,基础设施方面,以成都为中心的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形成,但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机场航运网络为核心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建立,高速连通、服务便捷的信息网络也未建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和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也没有完全建成,难以支撑起经济区产业要素横向空间转移与纵向升级转型。其次,城镇化发展方面,2016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7%,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是西部地区城镇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镇协调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三,公共资源均衡化方面,虽然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但在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扶贫等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之间和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将影响经济区人力资源良性增长和劳动力的地域、产业及行业的合理配置。第四,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方面,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虽然在饮用水源互保、秸秆禁烧区域联防联控等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初步确立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但在跨区域联动构筑龙门山与邛崃山等“一带三廊道”生态安全屏障,跨区域水、大气和土壤等污染联合治理,土地与水等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以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否则必将危及经济区及各市产业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
在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明确各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加强各级各地产业规划的对接与协同,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优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软硬环境,形成产业分工协作发展体系。
由于资源条件和发展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比如,2016年地区GDP总量最高的成都市是最低的雅安市的22倍,人均GDP成都市是雅安市的2.2倍。由于发展差距较大,加之各地资源优势不同,各地应根据自身需要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角度制定明确的功能分工和目标定位。比如,雅安市是经济区内发展水平最低的市,生态优势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应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加以考虑,而不是追赶经济发展速度,这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也有利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又如,成德绵地区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军民融合发展具有很强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应将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布局在成德绵地区,加强其他具有军工产业基础的地区与成德绵地区协作配套,并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成效作为评价成德绵地区产业发展优劣的重要指标。在对各地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其功能定位的产业目录,包括禁止类产业目录和鼓励类产业目录。
一是加强各市产业规划与省级产业规划的对接。根据全省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市场需要制定全省各领域、各行业的省级规划,各市相关产业的规划服从和服务省级产业规划,是发挥各市资源优势、形成全省一盘棋发展格局、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四川省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全省产业规划,指导全省产业布局和发展。各市应在省级产业规划的战略框架下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主动与省级产业规划进行对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产业规划,这不仅有利于本地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的协作配套。二是加强各市产业规划的对接。目前成都市的某些产业已有向周边转移的趋势,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他市的产业规划应主动与成都市的产业规划相对接,各市的产业规划依据成都市产业转移的趋势来制定,这不仅有利于成都市的产业升级,也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他市的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发展机会。三是加强各市内部专项规划的对接。物流、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这些专项规划不协调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工作不同步,甚至相互制肘,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工作效率。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物流、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分属物流办、交委、旅游局等部门负责,各部门在制定专项规划时不能只从本部门出发,还需要兼顾其他部门的发展实际,制定既有利于本部门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这有利于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
协调发展机制是成都平原经济区有效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强有力的日常统筹协调机构。成立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小组,由省级主要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各市主要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市的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领导任成员,负责制定经济区的产业规划,督促经济区内签署的工业、旅游等产业合作协议落地实施。二是加快建立一体化的市场机制。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最终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突破行政区限制和体制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顺畅流动。比如,在资金市场方面,加快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实现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同城化结算,促进资金在经济区内顺畅流动;在技术市场方面,加快推进经济区协同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在经济区内广泛开展技术交易和协同创新提供条件;在人才市场方面,进一步协调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各市的户籍管理体制、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外来人员子女教育服务制度等,促进8市劳动力在经济区内顺畅流动。三是统一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在四川省实现养老保险全省统筹的基础上,协调各市医疗保险在参保缴费、待遇计算、报销比例等方面政策,加快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的医疗保险统筹。四是健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近年来成都平原经济区签订了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的一系列框架协议,还要进一步真正落实,形成常态工作制度。在环境污染联合执法方面,除了加强边界环境问题联合调查执法以外,还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对各区域内部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执法,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一是引导各地错位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地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引导各市根据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实现错位发展、共同进步。二是进一步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园区运行机制、规定各地责任与义务、推进各方深度介入,有效解决合作园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合作园区加快发展。三是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某些产业链上的关联产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门分割管理的壁垒依然存在,制约了产业链的整体快速发展。比如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其产业链涉及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信息、物流设备制造、物流设施建设、物流科技开发等多个环节,应加强这些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部门的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搭建为企业提供共性技术、人才培训、投融资、知识产权、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服务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跨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联盟,促进经济区产业合作、协调发展。
利益共享是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完善产业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加快建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之间抱团“走出去”的成本分摊和利益共享机制,在“走出去”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创造更多海外投资机会。在“引进来”方面建立财税分享制度,根据各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在经济区内统筹布局各市引入的产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各市引入到经济区内其他地区落地发展的产业合作项目,提升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优势。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各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不仅要完善经济利益的分享机制,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享机制和成本分摊机制,引导各市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共建,进一步推进经济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4]。流经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等河流上游往往是该流域区的生态屏障,承担着全流域生态安全的重任,由于经济发展受到抑制,其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需要下游地区给予补偿。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使上游地区为生态安全的付出得到下游地区的补偿。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这些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快生态修复,引导这些地区把发展的重心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上来,有效维护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