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对医养问题的认知与需求分析

2018-08-29 09:21
西北人口 2018年5期
关键词:欠发达被调查者医养

刘 燕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昆明650091)

一、问题背景及缘由

2016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30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7%[2]。“六普”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是城镇老年人口的1.33倍(城市、镇、乡村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4510405人、3060339人、10087958人)[3]。预计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到2030年前后将增加到1.19亿,占农村总人口比重将突破30%[4]。截至2012年底,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近5000万人[5],形成了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的现象。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对老年人养老、医疗、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的服务需求更为迫切,加之与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依然是在农村地区。

综合来看,目前关于医养结合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其意义。医养结合服务实践模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在养老机构内增设医疗机构,如建立专门的医疗科室;在医疗机构内增设养老机构,如成立老年医养病区[6];医疗结构和养老机构合作,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协同关系,实现医养机构及其资源的整合。前两种基本形式通常适宜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和一、二级医疗机构。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减少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7],弥合养老和医疗保障间的关系[8];同时,它也适应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吁求。二是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问题。目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阻碍性因素主要涉及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制度层面包括医养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医保覆盖率低、医养行业行政部门分割、部门管理交叉重叠等;技术层面包括医养结合形式单一、医养评估体系未建立、医养投入资金不足、入住费用高、专业医护人员不足、服务水平低等。三是推进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提出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政策建议,如构建“医养结合梯度服务序列”[9]、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10]、转变医保偿付结构、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11]及“统一支付平台”[12]、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将养老护理费用适当纳入医保范围。[13]政府在提高财政支付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14]积极培育复合型专业养老护理人才等。[15]另外,涉及农村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一体化方面的研究,较多的是侧重于分析农村医疗资源的匮乏,其中又集中表现在基层(乡镇、村)卫生人力资源上,如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员配置水平和素质水平低[16]、人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弱[17]、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不高”[18]、“离职和流动倾向明显”[19]、“乡村医生后继无人”[20]等。

可见,学者们已经关注到目前医养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医养结合的现实困境,也尝试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探索其实践路径。但是,结合已有研究和作者在西南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实际调查发现,本文认为仍有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推进的地方,即欠发达农村地区老年主体的健康状况及在此基础上老年群体对医养服务认知与需求的分析。现有研究集中于从中观区域与宏观社会层面出发,立足于医养机构结合的角度探讨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的对策。然而,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部分欠发达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诸如居家服务中心、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场所,但其利用率却普遍较低,最直接的原因是不能满足老年主体的现实医养需求,进而出现服务目标与内容的脱节。因此,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解释还不足以解决医养服务的策略选择,在医养结合服务建立的初期阶段,特别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还需从老年主体层面来分析具体的服务实践路径。鉴于此,本文从微观层面,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即农村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对医养结合的认知与实际养老需求着手,有针对性地探索农村欠发达地区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阶段性路径。从老年主体出发进行探讨,不仅能够把握医养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也有利于结合现阶段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转向,制定相关的医养服务政策,以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与之相关的养老问题。

二、基本观点与资料来源

(一)基本观点

农村老年群体对医养服务的认知和需求与其健康状况具有基本的一致性。身体健康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要,是参与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同时,老年人医养服务认知和需求的产生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家庭结构及个体因素相适应。

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与落脚点是老年群体,应该把作为主体的老年人放在核心位置。“主体性实质上指的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及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21]强调老年群体的主体性,就是要把握农村老年人在养老实践中对医养服务的认识、理解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服务需求。老年人对医养服务的认识与理解又是基于老年主体的健康状况,包括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及其对自身健康状况、个人生活状态的评价。而评价健康及其他各种生活方式的基本标准是老年主体的个人养老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因此,在分析农村老年人对医养问题的认知与需求时,有必要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作为基础性的分析内容。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医养结合的过程中注重老年群体的主体性,这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相契合,使老年群体真正成为医养结合发展的目标群体与价值主体,以确立医养结合发展所具有的人文向度。

根据人的需要理论,个体为了满足其身体健康的基本需要而表达自主认知时,参照了他们的行为能力以及在他们参与的实际活动中行为实施的意图。群体基本需要的满足需具备包括诸如物质生产、制度保障等在内的普遍性社会前提条件。反过来,人类基本需要的内涵和层次会随着普遍性前提条件的优化而多元化。人们在其身体健康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为了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会出现如预防性、缓解性医疗保健及精神健康在内的一系列中间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正是老龄化发展背景下的策略选择。然而,虽然个人的基本健康需要具有普遍性,但是满足这些基本需要及中间需要的许多策略和服务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表现为欠发达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实践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应然与实然性服务之间的张力、服务需求与给付能力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医养结合,必须立足于农村老年人的主体性,把握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才能促使现有医养资源真正惠及农村老年人,实现在农村地区推广医养结合的实践目标。

(二)资料来源

数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主要采用大样本的调查方法,使用自编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建设调查问卷”,按照多段抽样以及行政村基础上的整群抽样方法在云南省的南华县和新平县、四川省的米易县和攀枝花市仁和区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村老年人。由于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调查采用调查人员面对面访问老年人的方式搜集数据资料。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子女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该调查地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调查数据为研究人口流动和家庭变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经验资料。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79份,其中南华县351份、新平县345份、米易县115份、攀枝花市仁和区168份。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均通过SPSS19.0完成,其中55.5%的被调查者没有上过学,25.6%的读过小学;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为男41.8%、女58.6%;汉族占34.4%,彝族占65.6%。同时,辅以必要的半结构性访谈,旨在获得深入性的分析资料。

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一)老年人在维持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的同时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

“人类行为在复杂程度上是不同的,最低层次的行为类型被称为生命维持,随后依次是功能性健康、认知、生理自我维持、工具性自我维持、效应和社会行为等层次”[22]。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工具来评估人的正常功能,这些测量工具旨在适合于个人能力范围内挖掘每个层次的代表性行为。Lawton和Brody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即在衡量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其具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生理自我维持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六项;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打电话、购物、准备食物、做家务、洗衣、乘坐交通工具、服用药物和自理经济八项。[23]在ADL量表基础上结合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包含13个具体题项(煮饭、洗衣和打扫卫生、上厕所、上下床、穿衣、洗澡、吃饭、梳头洗脸、独自坐车外出、打电话、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保管并存取钱物、独自行走100米)的量表,被调查者与其老伴的内容选项设置均采用三级(没困难=1,说不清=2,困难=3)计分的方式对老年人生活自理情况进行测量。从标准化的均值分布情况看,被调查者在生活上基本均能自理,其中有44.1%的被调查者表示均没困难;其老伴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33.4%的被调查者表示其老伴在所测题项中均没困难。

表1 相关分析显示,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生活所在地会影响其自理情况,其中男性老年人的自理情况相对于女性较好;年龄越大,自理能力越弱;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自理情况越好;四川省米易县和攀枝花市仁和区老年人的自理情况相对于云南省南华县和新平县的情况要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机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这符合自然生命过程。通常情况下,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其老年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水平及养老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单因素方差分析(F=1.676,sig.=0.196>0.05)显示,两省被调查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除了自然条件(气候、地理环境等)差异外,四川被调查地区负责赡养老年人的子女目前外出务工的比率低于云南地区(四川30.6%,云南35.5%)。受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影响,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对家庭老年群体的生活照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农村家庭再生产劳动出现了新的分工模式,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出现老龄化趋向,即家庭农业生产主要由老一辈家庭成员承担,以及子孙隔代照护。这也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提供了可能性条件。新的劳动和生产分工模式对农村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其养老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

表1 被调查者自理情况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在被问及是否具有经医生认定的慢性疾病时,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均表示有,包括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颈/腰椎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其中70.7%的人表示其慢性病得到过相关指导,但基本是在用药方面,缺乏对慢性病的具体防治和管理服务。在没有大病的情况下,最近半年,被调查者吃药/看病/住院的费用集中在1000元左右。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一些易发、突发性“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控、治疗、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期,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基本是靠人力来完成,过大的劳动强度以及家庭饮食和卫生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老年群体慢性病的患病率。

(二)老年人精神健康影响其总体健康自评

这里的健康自评涉及精神健康、身体健康和生活状况自评。根据事先编制的量表所形成的18个具体题项进行测量,其选项按降序设置为三级(分值是18~54分)。其中在低分段(18~30分)的被调查者占65.5%,即其健康自评的满意度较高;中分段(31~44分)的被调查者占30.0%。总体上,被调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满意度较好,但是其中也有部分老年人表现出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26.4%的被调查者表示近一个月以来经常会为小事担心、害怕,25.1%的人表示心情时好时坏,容易发脾气;41.4%的被调查者反映心中有苦恼时基本不会和家人说,其中28.6%的人是完全不会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现代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核心化等对农村家庭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家庭权力关系、代际资源分配呈下行趋势,家庭重心逐渐转移到孙辈身上。中青年夫妇对下一代的投资超过对上一代的回馈。老年家庭成员的传统家庭地位和家庭权威受到挑战,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和家庭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农村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农村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基本限制在照护孙子女、串门聊天、看电视和做家务方面,活动范围和内容相对较窄且单一。部分老年人存在“老了,没用了,拖累子女”等传统老年观念,甚至于出现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的现象;同时,访谈过程表明,具有一定能力(生活和工作)的老年个体具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其精神健康水平相对也较高。对生活状况的认知除了自身经济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子女生活水平和工作成就上。因此,家庭内部期待对老年群体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融合养老和医疗理念,倡导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和幸福养老,不仅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同时注重其精神健康。

表2 相关分析显示,相较于云南省南华县和新平县,四川省米易县和仁和区的被调查者其健康自评相对较好。但是,差异并不明显。调查发现,与南华县和新平县农村人口散居特点相比,米易县和仁和区村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老年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较好。受传统思想和家庭地位的影响,女性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一定程度上低于男性,其健康自评的满意程度也低于男性。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健康自评越好,且较倾向于精神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自评,特别是4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群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婚姻越完整、收入水平越高、(及其老伴的)自理能力越好,其健康自评的满意度越高。儿女数量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有一定影响,即儿女数量越多,被调查者的自评满意度越低。调查数据显示,36.4%的被调查者有4个及以上儿女,部分被调查者在访谈中表示“年轻时经济条件不好,加上孩子多,受了不少苦,老了之后就积了一身病”。88.4%的被调查者表示和儿女住在同一个村,其中76.5%的住在同一栋房子,居住方式相对集中。因此,其与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四、老年人对医养问题和服务的主观认知

(一)依托家庭养老的同时表现出社会性养老需求

表2 被调查者健康自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调查数据资料显示,57.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42.3%的则表示担心,担心没有经济收入、没人愿意赡养。“是否担心养老问题”是一个二分变量(0=不担心,1=担心),表3是关于该变量影响因素的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的结果(所选自变量采用有条件向后筛选法,由于篇幅问题,此处只呈现最后一步的结果)。其中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越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调查过程中部分年长老年人表示“相比以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再加上年事已高,享受不了几年了,也没必要担心什么”。年长老年人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养老心态,但并不积极。婚姻越完整、儿女数量越多,越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收入水平越高、健康自评越好,越不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家庭关系是老年人养老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重要保障因素,维护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减轻其家庭成员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在涉及具体的养老方式上,50.7%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儿女来养老,38.9%的则选择政府帮助,儿女来养老的方式。访谈发现,农村老年人在尚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在家帮衬儿女(做饭、喂养家禽、照看孙子女等);选择不去养老院的原因集中于有儿女、养老院不自由,熟人网络和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依托模式。但是,总体上,农村地区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依托传统家庭模式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性,特别是人口流动较明显的农村家庭。

表3 总体养老心态影响因素的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

传统农耕文明时期,家庭养老在亲代和子代之间表现为一种互惠性行为,即所谓“养儿防老”。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开始嵌入农村社会和农村家庭关系,代际之间家庭养老的互惠性降低,而逐渐凸显出资源与行为的交换关系,传统社会原本由子女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当前发展条件下表现为一种条件性义务,老一辈家庭成员的“无偿照顾”(砍柴、做饭、照看孙子女、农业生计等)成为其子女承担养老责任的主要“交换条件”。老年群体也因此担心在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无人赡养。因此,在尚有劳动能力时,农村老年群体选择在家帮衬儿女。尽管代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理性化趋势,但是“家本位”的整体观依然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中青年子女一方面要遵循孝道等传统家庭伦理观,另一方面又追求个人发展,人口流动背景下,家庭养老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老人现象日益明显的转型期,农村欠发达地区有必要推进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性养老为辅的新型养老模式。

(二)医疗服务需求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扩大到精神健康服务

村、乡镇一级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欠发达地区老年人的医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5.8%的被调查者表示得了病经常去村卫生所/室看病,34.5%的表示经常去乡镇卫生院,11.8%的表示经常去县医院,仅有1.7%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去市级/省级医院。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24]特别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受自然条件(交通)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村、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当地居民的求医首选,应充分发挥其在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医养结合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家庭结构和功能的转变,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正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发展社会性养老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在医疗服务内容方面,被调查者集中表示希望村卫生所/室、乡镇卫生院能为其提供包括上门医疗服务、瞧感冒发烧病、慢性病的管理/指导以及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服务。在养老生活方面,当被问及如果村寨里有白天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地方(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希望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提供什么服务时,78.6%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提供体检、医疗、卫生、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49.3%的则表示希望提供娱乐设施及场地(电视、棋牌室、乐器、广场舞场地等),32.7%的则表示希望提供午餐/晚餐,13.9%的则表示希望有专门的人陪其说话。从服务需求及内容来看,当下老年群体的医养服务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层面,其开始注重服务的长效性,同时凸显精神服务需求。但是,当涉及到每月需要交付的主观费用时,34.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根据具体实施之后的情况看,38.7%的表示者其能够承担的主观费用在100元及以下,农村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支付能力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可以看出,当前农村老年人同时存在对于生活照护服务、精神需求服务以及基本医疗、健康保健服务等医养结合的服务内容。

老年人的医养认知及其服务需求无论是在学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需求内容和层次的多元化,人们开始追求“美好和健康生活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5]。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相互交融的转型时期,农村老年人自身养老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性过程。因此,当下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要根据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并结合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及其现实困境,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有针对性且分步骤逐步构建,使广大农村老年群体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健康美好”的老年生活。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总体上,西南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活动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慢性疾病的现患率较高,基本囊括了所有的被调查者。被调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满意度较好,其中也有部分老年人表现出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影响因素外,地域、经济条件和家庭关系对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欠发达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仍然是基本的养老模式。但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转型时期,老年人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在养老服务内容上表现出精神健康的养老需求,然而目前老年人总体经济支付能力和其养老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在农村发展医养结合,要针对当前欠发达农村地区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农村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医养资源,采取多层次、分阶段的方式逐步推进。医养机构结合的发展模式受农村现有发展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很难推广,且前述有关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均是整体社会层面的选择。结合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现实医养需求,本文认为,当前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居家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农村医养结合体系更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首先,充分发挥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就地性作用。要使现有社会医养资源能够真正惠及农村老年人群体,各层级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发挥政策总体指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具体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老年人在尚有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大多会选择在家帮衬子女,选择不去养老院的原因也集中于有子女、养老院不自由,农村熟人关系网是老年群体生活的主要场域。而以就地发展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来构建农村医养结合体系,在维持老年人原有的熟人关系、老年人参与部分家庭生活、实现其存在价值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政策措施的适宜性。在现有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养老院、老年公寓对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来讲存在经济给付能力较弱的问题。实践过程中,农村日间照料中心不单单是面向失能老人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更多的是居家老年人的聚集地,老年人在此打牌、聊天、看电视等。因此,其在发挥医护作用的同时,也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可以选择与乡村卫生院、村卫生室相邻,由村医负责监管其日常运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一个渐进性的系统工程,针对缺乏专有工作人员的问题,考虑到引入的现实困境,延伸原有医护、卫生人员(如计生人员、村医)的系统功能对于缓解欠发达地区医养人员整体匮乏的问题具有实际效用。另外,对于身体状况健好的老年人,可以鼓励其适时承担照料中心的基础管理工作,在充分发挥老年人社会价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推动积极养老和互助养老。

其次,积极发展和推进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是以健康维护为中心,通过转变卫生服务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提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满足欠发达地区民众就近健康服务需求,同时也能增强民众对村镇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农村老年人的保健意识相对较低,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留守或空巢老年人,其子女的照顾性偏低,签约服务主动提供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医养获得感,也能在一定呈上降低务工子女的心理负担。签约服务对象应优先覆盖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重性残疾人和精神障碍患者及其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内容应根据签约主体和服务对象设置多元化且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如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健康服务等。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村卫生室为签约主体,对服务对象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中西医诊治,并在镇村两级设立健康咨询电话,接受居民日常健康咨询;同时,为签约服务对象建立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补充相关信息。个性化健康服务以镇卫生院签约为主体,满足签约对象多样化的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护理、中医药服务等,具体服务内容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以及服务对象的经济支付能力而定。

再次,对部分条件允许的农村地区可增设机构养老服务。这主要是考虑到整体上欠发达地区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供给和经济给付能力之间的断裂。机构养老服务所涉因素相对复杂,就欠发达农村地区而言,其中主要包括服务对象及其子女的经济能力、养老观念及地方传统家庭文化等。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观念尽管显现一定的社会性,但是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模式。因此,农村机构养老服务在当前整个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中只是辅助型角色。在农村整体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开展农村机构养老服务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整合与调适。就调查地发展经验,欠发达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集中于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性质,如康养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迁现象明显,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的老年群体缺乏日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机构养老有助于缓解部分因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子女囿于工作无暇照顾及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公立机构应适当放宽除“三无”、“五保”人员以外的群体准入限制,扩大集中规模;民营养老机构的设立标准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同时给予地方性标准,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当前现有农村医养资源。

最后,充分发挥欠发达农村地区地方文化的支持作用。农村地区推广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尊重地方原有的社会文化要素,挖掘在农村地区长期积淀而成的家庭观、人伦道德、信仰、社会规范及民族惯习等地方文化特征对养老服务的支持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或被动地汲取这些社会文化观并在潜移默化中型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建立在农村熟人交往空间基础上的农村公共舆论在村民之间会形成重要的监督力量,也是约束村民家庭行为和社会行为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财政投资不足、现有医养资源匮乏条件下,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文化体系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既有养老资源与现代养老理念、方式相互渗透和结合的可能性,对于提高欠发达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有效性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欠发达被调查者医养
医养当兴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