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数据

2018-08-29 09:21吴华安
西北人口 2018年5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流动

熊 萍,吴华安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 4013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高达2.45亿人[1]。流动人口为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工作环境较差、工作稳定性较低,其生存发展状况令人担忧。由于他们从事的职业劳动强度较高,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更容易面临疾病风险,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更加突出,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也最为急迫。但是大多数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工作变化比较频繁,加上我国医疗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具体落实存在一定困难,导致他们难以被居住地的医疗保险体系所接纳。有些地区还出现重复参保、重复补贴等问题。尽管国务院于2016年出台《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旨在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以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推动,未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当前城乡医疗保险统一进程仍然缓慢。因此,亟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现状,研究影响参保的诸多因素等,针对结论提出统筹解决流动人口公平享有基本医保待遇的对策。本研究对当前“新时代”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对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城镇和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现有关于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研究比较多,学者们的研究涉及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现状、模式、问题、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对策建议等方面。其中“影响因素”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工作行业、就业身份、就业单位性质、户口性质、进城时间、进城区域等方面。

关于个人特征方面的因素,刘志军等(2014)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层级的递增而上升,与受教育程度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在婚者医保参保率更高[2]。黄乾(2008)的分析指出男性农民工的参保率显著高于女性[3],但王震(2007)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农民工的参保率无显著差异[4],罗俊峰(2015)认为女性参保率比男性高[5]。郭瑜(2011)的分析表明年龄没有显著影响[6]。胡央娣(2009)认为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几乎没有影响[7]。

关于就业方面的因素,苏晓芳等(2017)的研究表明收入越高,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越高,但流动人口是否正规就业以及企业所有制对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没有显著影响[8]。祁翔(2011)对杭州的研究表明,随着月收入增加,农民工更偏向于选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9]。陈富美等(2017)的研究表明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10]。韩枫(2016)指出单位的正规性和工作的稳定性对城镇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具有显著的正效应[11]。阳玉香等(2017)的研究表明就业身份是雇员的流动人口在参保率上有明显的优势;外资企业的参保率最高,其次是国有企业,再次是私营企业,个体经济最差;高端服务业参保率最高,接着是制造采供业;职业稳定性越差,参保率越低[12]。

关于社会方面的因素,张静雅等(2016)指出流动时间越长、打算在城市长居的人群,医疗保险重复参保率高[13]。王亨等(2016)的研究表明在流入地居住时间越长,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自然越高,医疗保险参保率越高[14]。苏晓芳(2017)认为流动人口所在的城市区域对其参加医疗保险有着明显差别,东部城市参与医疗保险可能性更大;户籍的影响不显著[8]。

已有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关于模型的变量选取、分析方法也比较一致。但一方面,由于数据来源渠道不一,有的是机构调查数据,有的是个人调查收集,导致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分歧。另一方面,有些研究采用的数据比较陈旧,指标也比较少,而近年来流动人口又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如农民工回流)。鉴于此,本文选用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新时期影响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因素有更准确的认识,以期能获得更新、更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三、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

(一)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样本总量为16.9万人。由于本文研究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情况,因此剔除60岁以上人口,保留15~60岁的流动人口163736人。

(二)描述性统计

因变量定义为“是否参与医疗保险”,便于后续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自变量分为三类: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特征包括职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身份、上月纯收入;社会特征包括户口性质、外出累计时长、是否在本地购房、长住意愿、流动范围和进城区域。赋值及描述性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88.2%。具体来说,63.7%参加新农合,4.4%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5.3%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6.8%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0.6%参加公费医疗。其中有85.6%只参加一种医疗保险,2.5%参加两种医疗保险。2016年的参保率比2011年高出17个百分点,这反映我国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存在重复参保的问题。自变量的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51.9%,女性占48.1%。受教育程度为未上过学的占1.5%,小学占12.1%,初中占47.5%,高中占22.6%,大学专科占9.9%,大学本科及以上占6.3%。农业户口占83%,非农业户口占17%。未婚占16.8%,已婚占80.4%,离婚占1.7%,其他占1.1%。流动原因61.1%是务工/工作,24.1%是经商,8.9%是家属随迁,2.4%是婚姻嫁娶。流动范围48.6%是跨省流动,33.9%是省内跨市,17.5%是市内跨县。34.9%是独自流动,65.1%是和亲朋一起流动。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4%,第二产业占26.7%,第三产业占70.9%。就业单位性质42.1%是个体工商户,28.3%是私营企业。就业身份57.5%是雇员,32%是自营劳动者,8.7%是雇主,1.8%是其他。上月平均纯收入为4044.96元。27.1%在本地购买住房,72.9%未在本地买房。60.6%打算在本地长期居住,6.1%打算返乡,3.5%打算继续流动,29.8%没想好。关于分布区域,41.2%是东部地区,17.4%是中部地区,34.1%是西部地区,7.3%是东北地区。

表1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三)交叉表分析

通过交叉表分析不同群体的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并进行χ2检验,初步判断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社会特征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目的是将显著的变量纳入后续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不显著的变量剔除。

1.个人特征

调查发现,男性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率略高于女性,男性为88.7%,女性为87.5%。不同年龄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所不同,总体呈现“倒U型”特征(如图1所示)。15~20岁人群的参保率为82.2%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21~30岁的参保率逐渐增加至86.6%。30~50岁的参保率维持在89%之间小幅度波动,50~59岁的参保率波动较大、有所降低,特别是57岁的参保率降低至86.7%。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参保率依次为86.5%、89.4%、89.5%、86.9%、84.5%;且低学历的主要参与新农合,高学历主要参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未婚者参保率为83.4%,已婚者为89.3%,离异/丧偶者为84.3%,同居者为83.4%。

2.职业特征

职业为经商、装修、运输的流动人口参保率为90.3%,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为89.8%。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线职工为89.2%。低于平均参保率的是从事家政、保洁、快递、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及其他。无固定职业的流动人口参保率最低为84.3%,比平均参保率低3.9个百分点。从事第一产业的流动人口参保率为83.8%,第二产业的为89.5%,第三产业的为88.7%。这反映第一、三产业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参保率约90.3%,社团/民办组织和无单位的参保率为89.9%,个体工商户为89.3%,外企较低为88.2%。按就业身份划分,自营劳动者参与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为90.7%,雇主为88.7%,雇员为87.8%。每月纯收入越低,参保率也越低。纯收入在1000~2000元的为87.8%,3000~5000元的为89.1%。

3.社会特征

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为89.6%,非农业的参保率为81.4%。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保类别有明显区别,农业户口有73.5%参与的是新农合,12.2%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5%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2.7%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而非农业户口38.8%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8.2%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6.4%参加新农合,8.5%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随着流动人口进城时间越长,参保率先升后降。进城1年以下的参保率为87.1%,1~5年的参保率为88.5%,5~10年的参保率为88.7%,10~30年的为88.0%,30年及以上的为86.5%。按流动范围分,流动范围越大,医保参保率越低。市内跨县流动人口的参保率最高为93.2%,省内跨市的参保率为90%,跨省的参保率为85.7%,跨境的参保率最低为62.5%。按长住意愿分,有长住意愿的参保率为87.9%,打算返乡的参保率为89.7%,继续流动的为89.6%,没想好的参保率为88.3%。进一步分析发现,有长住意愿的流动人口参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更高,没有长住意愿的流动人口参与新农合的比例更高。按所在区域分,参与医疗保险比例最高的是中部地区为92.6%,其次是西部地区90.8%,第三是东部地区86%,最低的是东北地区77.5%。

四、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基于以上交叉表分析结果和文献综述的观点,提出关于影响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以下研究假设:(1)个人特征。性别为男性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于女性;年龄与参保率正相关。文化程度与参保率正相关。单身者参保率低于已婚者。(2)职业特征。职业稳定性与参保率正相关;第二产业的参保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参保率最低。单位的正规性和工作的稳定性对参保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雇员的参保率最高,其次是自营劳动者,最低是雇主。参保率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而增加。(3)社会特征。农业户口的参保率高于非农业户口。进城时间的长短与参保率成反比。流动范围越大,医疗保险参保率越低。有长住意愿的流动人口参保率低于没有长住意愿的流动人口。中西部地区的参保率较高,东部和东北的参保率较低。

(二)Logistic回归分析

交叉表的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因素指明了一定的方向,将交互分析中卡方检验显著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SPSS20.0软件,选择强制回归法,逐一纳入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社会特征进行模型分析。得出三个模型的结果如表2所示。

模型1的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流动人口是否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显著。从Exp(B)期望值来看,女性的参保率是男性的0.908倍,即女性参保率低于男性,这可能由于男性的健康意识和有病就医的意识更强。年龄的Exp(B)期望值为1.004大于1,表示年龄越大,参保率越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身体不适的情况比中青年多,对看病报销的关注程度高于中青年,因此参保率比中青年更高。受教育程度的Exp(B)期望值显示小学、初中、高中的参保率均高于文盲。这主要是因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工作机会多、能力强,在社交和就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其参保率更高。婚姻状况的结果表明,已婚者的参保率是单身者的1.49倍,这是由于已婚者比未婚者通常更具有家庭责任感,承担的生活压力更重,因此对医疗保险更加重视。

模型2加入了职业特征方面的因素后,个体特征中的性别不显著,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仍然显著。职业的Exp(B)期望值为0.996,表示变量取值越小,参保率越高。国家机构职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稳定性较高、福利待遇较好,单位购买社保的比例较高,因此参保率较高。而从事家政、餐饮、生产、运输、建筑的流动人口工作稳定性差、收入水平偏低,因此参保率较低。无固定职业者参保率最低。按行业来分,从事第二产业的流动人口参保率是第一产业的1.75倍,从事第三产业的参保率是第一产业的1.706倍。就业单位性质为私企、个体户、其他以及无单位的由于工作稳定性较差、薪资待遇较低,参加医保的可能性较低。就业身份为雇主、自营劳动者的流动人口相对雇员而言收入较高,也更重视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参保意识更强,因此参保率较高。上月纯收入的Exp(B)期望值为1.020,表示收入越高,参保率越高。

模型3加入社会特征方面的因素后,性别不显著,但其他因素皆显著。且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参保率是文盲的1.803倍,比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的参保率都高。户口性质的Exp(B)期望值为0.527,表示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参保率高于非农业户口,与前文交叉表的分析结果一致,农业户口更多地集中于新农合,非农业户口更多选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外出累计时间长短在5~10年的参保率是“一年以下”流动人口的1.058倍,显示进城时间越长,参保率越高。流动范围为市内跨县的参保率是参照组(跨省)的2.095倍,省内跨市是参照组的1.315倍,跨境是参照组的0.319倍,表明流动范围越小,参保率越高。反之,流动范围越大,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转移和衔接更加困难,异地报销程序更加复杂,因此参保率越低。未在本地购买住房的参保率是已买房者的1.187倍,没有长住意愿的参保率是打算长住者的1.17倍,可能是因为没有买房、没有长住意愿的人打算以后回老家或继续流动,在城镇扎根的意识不强,因此在老家参与新农合的比例较高。从所在区域来看,中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参保率是东部的1.651倍,西部是东部的1.569倍,东北是东部的0.552倍。这与前文交叉表的分析结果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外来务工者参保率提高会加重东部的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而中部和西部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地区,通过提高流动人口参保的福利待遇政策,可以吸引劳动力回流。

表2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注:***、**、*分布表示1%、5%、10%水平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对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人口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率正相关,已婚者参保率高于单身者。(2)职业特征:职业、行业、单位性质、就业身份、上月纯收入对参保率具有显著影响。职业稳定性越强、行业待遇越高、单位规章制度越完善,则参保率越高。(3)社会特征:户口性质、外出累计时长、流动范围、是否在本地购房、长住意愿、所在区域对参保率具有显著影响。农业户口、未购房、不打算长住、进城区域为中西部的流动人口参保率更高。流动范围越小,参保率越高。

结合以上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流动人口,由于就业机会较少,参保率偏低。流动人口工作行业普遍脏累苦、稳定性差、待遇偏低,导致参保率较低。有些流动人口跨省流动、有长住意愿,但苦于落户困难、子女教育、城市生活成本高、社会认同等问题,只能节约开销,降低家庭成员参保率。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提升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二是合理引导国家产业布局中西部和东北,增强经济实力,缩小区域差异,吸引劳动力回流。三是完善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制度。四是健全监督机制,落实企业按照《合同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五是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流动
流动的光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关注儿童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