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园
如今很多人都喜欢用保鲜膜来包裹食物,再放入冰箱存储。可你知道,有不少食物并不适合用保鲜膜包裹,保鲜膜的购买与使用可有不少讲究。
保鲜盒的材质主要有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两大类,产品价格差距不大,但聚丙烯(PP)能更好地阻止油脂的渗透。购买保鲜膜时,一定要注意看其标注,要选择标有“食品用”字样产品。建议购买聚乙烯(PE)材质制成的自粘保鲜膜,尤其是在为肉食、水果等保鲜时。如果希望保鲜期较长,建议选聚偏二氯乙烯(PVDC),这种材质的保鲜膜保湿性能比较好,在三种材质中保鲜期最长。
聚氯乙烯(PVC)材质的保鲜膜由于透明度好、粘度好、弹性好,价格较为便宜,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一定要注意不能用来做油脂食品的保鲜。因为食物中的油脂,容易将保鲜膜中的增塑剂“乙基氨”溶解。此物质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很大破坏作用,会扰乱人体的激素代谢;含铅盐的聚氯乙烯用作食品包装时,铅分子会扩散到油脂中;另外,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不得用微波炉加热,不得高温使用。因为达到50℃左右就会慢慢地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聚氯乙烯制品最好不作为食品的包装物。
目前,市场上的保鲜膜大体分为两类:普通保鲜膜,适用于冰箱保鲜;微波炉保鲜膜,既可用于冰箱保鲜,又可用于微波炉,使用上要特别注意。
没有注明适用微波炉的保鲜膜,就不宜在微波炉煮食及加热用。保鲜膜中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盐和增塑剂(DEHA)等化学物质,微波炉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其实,食物包装任何保鲜膜时,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炉烹调。
即使有些保鲜膜声称可用于微波炉,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以防止食物温度上升而导致保鲜膜融化,粘在食物上。保鲜膜与食物表面最少应有25毫米空隙。
建议选择耐热玻璃、瓷盘等来代替保鲜膜覆盖食物,这样可避免保鲜膜融化和保鲜膜中的增塑剂被食物吸收。
夏天,买回来的菜一天就坏了,怎么办?很多人会用保鲜膜把菜包好,放进冰箱。但是,有些食物是不能这样做的。
西红柿和香蕉 西红柿和香蕉在放置时本身会散发出催熟的乙烯气体,如果用保鲜膜进行保鲜,当这部分气体累积散发不出去时,会加速水果和蔬菜的腐败,缩短了保存时间。
西瓜 使用保鲜膜保存的西瓜比不用保鲜膜的反而坏得更快。因为,西瓜在盖保鲜膜之前,其表面存在细菌和微生物,如果保鲜膜的透气透水功能不好,温度下降慢,就会导致这些微生物或细菌繁殖得更快,特别是产生厌氧反应后食物就很容易变质。
萝卜、黄瓜、豆角 100克裹上保鲜膜的萝卜存放一天后,其维生素C含量减少了3.4毫克,豆角减少3.8毫克,黄瓜存放一天一夜后,其维生素C的损失量相当于5个苹果。
熟食 熟食、热食、含油脂的食物,特别是肉类,最好不要用保鲜膜包装贮藏。这些食物接触保鲜膜之后,会导致保鲜膜材料中的化学成分挥发,溶解入食物中,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一回家就把肉、乳酪等食物从保鲜膜类的塑料包装中取出,洗净表层或浅削去表层后放在其余“食品级塑料袋”或容器中。假如能够的话,买肉时,尽量用自备纸来包肉。
不让食物碰任何塑料膜(保鲜膜)。多多改用有盖的瓷碗盘或不锈钢容器。
食物装在无盖的陶瓷碗内,假如上面附盖塑料膜(保鲜膜),不要装满免得碰到食物。
加热食物时应当用保鲜膜覆盖好器皿后,再用牙签等针状物在保鲜膜上扎几个小孔,以利于水分的蒸发,防止因气体膨胀而使保鲜膜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