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2018-08-29 11:04:0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年发展,逐渐进入深层次变革,建设行业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逐步转为精细化、信息化、自动化趋势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增多,对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与时推进革新现场管理工作方法和内容,更新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理念。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核心任务,施工单位对项目现场的工期、安全、成本、工艺等围绕质量为中心综合管理,只有优良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正常使用功能,满足人们不断追求的更高的生活品质。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任务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施工每个阶段工作重点实施管理,对施工现场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进行有效管理,最后实现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满足工程建设制定的目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根据管理的对象、管理流程、管理方式进行现场监督,除了对施工的质量实施监管外,确保现场作业的操作人员安全也是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施工单位随着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持续改进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建设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原则

1、建立以用户为主的管理观念

建筑工程项目与普通的商品不同,它的使用寿命通常长达几十年,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对用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坚持用户为主的管理观念,从用户使用角度和生命财产安全出发实施现场管理,这也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管理基本出发点。

2、成立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队伍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主要靠团队实施,团队管理必须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强有力的核心组建的管理团队,实施积极的绩效管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资源都集成固化到工程产品上,管理团队在完成工程项目后经验不断丰富、施工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工程项目完结后施工单位得到经济利益外的人才良好收益。

3、预防为主与过程品控结合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尤其是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作出产品质量、安全程度风险评估,制订应对措施,施工过程中全程实施现场监督,对施工的工序和完成产品实施检查,发现问题可以立即整改,避免影响到最终质量。

4、以评测数据检验管理水平

评测数据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和依据,是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参考因素,工程项目能否通过验收必须以评测数据为准绳。

5、坚守严谨工作态度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处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问题时要以认真严谨、科学求真的态度进行处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参照规范和法规进行管理,做到以实求真,公正严格,坚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质量方面的优化措施

1、优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良好的工程管理制度能高效实现工程目标,并能提升管理者的经验和水平,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能保证施工技术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因此,施工企业以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法规为依据,制定自身的质量管理制度,由于施工技术发展速度快,质量管理法规更新快,施工企业也应与时并进优化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艺和产能,设置专职质量检查部门,对管理人员的落实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与质量管理制度不符之处应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采用纠正、告诫、惩处等不同的处理措施。

2、认真做好施工初期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要保证达到施工初制定的质量目标,在施工初期就要进行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为后续工程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施工初期项目管理层对工程项目的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如地理位置、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现状和走向、水文条件、施工车辆出入和运输等要熟悉并了解,结合工程勘察资料,校对设计图纸中要施工的基础、主体结构型式和设计建造要求,充分做好施工初期的调研并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开展图纸会审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做出预防措施,以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展。

3、注意对质量关键控制点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一般质量技术控制施工难度小,容易得到控制,对于关键部位和技术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否得当与项目管理水平、施工队伍素质有很大关系。例如建筑工程中很多采用框剪结构,结构中的梁、柱的体积通常比较大,浇筑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控制不当容易引起结构裂缝、孔洞、垂直度误差大等多种质量通病。另外施工管理层对建筑工程的薄弱环节也应重视并加强管理,如容易发生梁柱不正、钢筋偏移大,砌筑留槎不当、结构渗漏等薄弱环节频发问题,必须采取得力应对措施才能控制好薄弱的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

4、提升管理团队质量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团队整体协作完成工程任务,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理念对施工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有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与施工质量效果密切相关,当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不严时容易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培养,强化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和岗位职责意识,细化质量检查环节,做到每个施工环节质量都有专人跟踪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进行专业处理,形成良好的质检-沟通-反馈-纠偏机制。

五、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1、营造安全施工管理文化氛围

(1)施工单位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遵守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规,必须坚持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政策导向,建立完善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项目部安全岗位责任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管理成员签订岗位安全协议书,将安全职责一一落实到位。

(2)施工单位不断加强对项目部管理实施安全教育理论和制度体系的培训,定期更新安全知识体系。对施工单位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实施培训教育,开展安全活动和小组安全竞赛,营造重视安全文化的氛围。

(3)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目标奖励惩罚机制,包含安全任务达标奖励制度,违法违章罚款制度,安全事故经济处罚机制,安全作业和安全职责等制度。

2、加强责任制度落实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主要从两个层次实施,在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层次,施工单位制定对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安全法规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于施工现场操作人员须经过项目部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还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前安全技术负责人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签字后再实施工作业。通过多层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明确了责任主体,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或事故相互推诿的情形,较好地实现安全生产最初确定的安全目标,有效降低发生事故的机率。

3、完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方案,布置好安全防护设施,搭建好临时设施要达到安全规范要求,对邻近路边,建筑物的要搭建专业符合规范防护棚和安全通道,并设置好安全警戒和指示牌。施工现场操作工人正确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配戴安全带。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时维护和检修,如塔吊机械设备属工地重大危险源,必须由专业人员定期维护并作好记录备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4、强化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理念

随着施工技术在高新科技带动下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也可以应用高科技进行预防监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环节比较多而且复杂,容易引起事故的诱发因素多,因此,利用高新技术提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把容易诱发事故的因素和可能降至最低。如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监测大型建筑高精度变形(图1),运用GPS技术对深基坑变形实施监测,提前发现基坑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实现安全工作预防的目标。

图1 GPS监测变形装置

5、实施高效的安全检查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要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除了要专职安全员加强巡查外,项目部还要每个星期联合监理单位安全监理员、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周检,联合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在每周例会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个人,可以高效地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得出解决。此外,还有施工企业组织企业管理层的每个季度检查、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站对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节假日、专项安全检查都能发现施工现场存在不同程度安全管理问题,通过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安全检查,对建筑工程整体进行检查,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五、结语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管理团队协作度高的施工任务,施工单位不但要优化质量管理制度,注重管理团队的建设,还应建立高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坚持以安全为首要目标的施工基本原则,全面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坚持实行以提前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全面细致做到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提升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建筑工程事业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8:18:33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8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12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08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城市地质(2012年2期)2012-03-20 1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