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千河之省”的四川,纵横交错的大小江河有2816条,源远流长。巴蜀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困,更因治水而名扬天下,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永放光彩,蜀人治水薪火相传,坚守川江千河万水清。
四川可谓有福之地,两大母亲河——长江、黄河穿境而过,四川江水清不清,关乎母亲河是否清洁干净。全川2816条河流,其中流域面积500公里以上的有345条,流域面积1000公里以上的有22条,境内除川西北的白河和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年径流量为3083亿立方米,占长江河川流径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省千河流径量的90%以上。千百年来,四川守护着长江水系,成为世人向往的“天府之国”。然而,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无度开采,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日渐枯竭,导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输出地,四川也因此而多灾多难。
拯救母亲河迫在眉睫,既是国家使命,也是责任担当,对于四川而言,就是必须担负起修复沿江生态系统的重任,首当其冲的当是长江上游的诸多城市,最为抢眼的是眉山市和宜宾市。
眉山市倾力打造“品质之城”,“品质之城”是什么?“水清、天蓝、地绿”。作为仅有15年“城龄”的年轻城市,眉山市始终坚持做实产,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做特文的定位,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眉山模式”全国推广。开启了一个宏大计划,厚植“绿海”、引入“造湖”、遍布“公园”,谓之“三大工程”,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今的眉山市绿意扩散、水域延伸、公园星罗,截止2016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水域面积550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比重达8%,新建公园92个,环境的改善,带来经济的发展,跻身四川市州GDP千亿俱乐部,世界500强落户数量全省第二,但快速发展并没有牺牲城市品相,相反,“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愈发可亲可感。
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市,“治水”与“创森”结合,围绕“建设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定位,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通过森林城市“五大工程”的实施,形成“点、线、面、环、网”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绿化格局,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城市山水生态修复,一方面大力改善三江六岸环境,编制《城市水体生态修复规划》,依托金沙江、岷江和长江水系,实施五粮液生态湿地保护、金沙江湿地公园、长江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34公里长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着力城市山体生态修复,编制《城市山体修复规划》,依托翠屏山、七星山和白塔山,开展环城绿化系统建设,打造山体公园7个,建成公园绿地150公顷,开展荒山裸坡整治44公顷,新建景观风貌项目20多个,至2017年底,森林面积突破100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47%。
眉山和宜宾,仅仅是四川为拯救母亲河——长江之“水”掀起的两朵“浪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围绕保护长江上游水系,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造林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累计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00多万亩,55%以上的天然湿地受到有效保护,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了3亿多吨,较1998年前减少近六成,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达1.8亿元,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292个,1万多种高等植物、1200多种陆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数据显示: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816条,总长度为9.64万公里,可绕地球2.5圈。可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全省一些河流枯涸,湖泊萎缩,生态功能显著下降,此外,全省还有一些村集体管护的水利工程,如尾水渠道、山平塘、石河堰等,长期以来这些河道、渠道和水利工程多数成为是“无娘”疼爱的“流浪儿”,处于管理的真空地带。
治水,任重道远,怎么“治”?谁来治?治啥样?
三道难题,摆在了四川人面前。
怎么治?
顶层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激扬江河,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成立四川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青衣江、长江(金沙江段)、沱江、岷江、安宁河、大渡河等10大主要河流实行双河长制,两位河长均由副省级领导担任,其职责是协调河湖保护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一河一策”原则,出台《四川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年河长制工作重点和任务清单》《四川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和《10大主要河流省级河长工作推进机制》等制度和方案。从全局到重点,从政策到措施,从人力到物力,从当下到未来,勾勒出落实河长制年度任务和运行机制等“路线图”,一场守护碧水清流的行动就此徐徐展开。使命在肩,快速推进,省河长制领导小组成立不到2个月,累计下达省级政策性文件5个,6大和4项具体治水管水任务全部下达到基层,并通过不断“打补丁”完善河长制相关政策框架,全省21个市(州)、绝大部分县(市、区)已建领导小组并明确目标任务。半年后,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体系建立,为川江全面治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谁来治?
8万多河长扬帆起。截止2017年底,全省8.19万名各级河长全部履职上岗,并且每一条河流都有了明确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他们的职责是: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督。6大任务强压在8万多名河长肩上,并从两个方面确保落实:一是严格目标考核,全省各级河长办的负责人分别与党政“一把手”签订落实河长制工作目标考核协议书,使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等“五到位”全部落实,如期实现了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既定目标,并明确治理保护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四张清单”。二是任期追责制,为各级河长“加压”,规定:河长制任期内生态状况明显恶化的追责;对严重水污染问题隐瞒不报或查处不力的追责。
治啥样?
全力整治,还江河清净安宁,这是治理的工作的核心所在。并且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灭河湖劣V类和V类水质,县城及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按照“全面提速、提前建立”的要求,细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河湖、河长、制度、工作推进和技术支撑“五大体系”全面建立,同时硬性规定:各地入河排污口逐一逐个明确治理,不得漏掉一个。目标即压力,压力即动力,行动快速有力。由此,整治河湖的“三大战役”全面打响:一是打好“江湖治理精细化管理战役”,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从岷江到沱江,从嘉陵江到金沙江,从大泞河到大渡河,一个个规划,一座座污水处理厂,一处处断面监测逐条确定生态基流,河流水质持续向好。二是打好“动态监测和治理战役”,依拓现有的87个国家河流考核断面、23个省级考核断面,实现对环境水质动态监测和治理,数据显示:2017年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向好已成趋势。三是打好“监测网络化战役”,构建全省地表水、地下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及水源地监测网络化,建立治理效果评价和河湖污染预警制度,以10大主要河流为例,将按月发布河长制水质通报,在这份成绩单上,河长治理成效一目了然,有效防止了烂尾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全省江湖治理的质量大大提升。在打好“三大战役”的同时,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护水土流失等“四大行动”,仅污染防治行动,首批就开启138个重点项目进行整治,投资626亿元,河道清污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何谓“活水”?
就是激活水基因,把死水、脏水、污水通过有效处理,变成“活水”,成为可用之水,造福于人民。
好一个激活“水基因”,这是成都市的举创,以活水公园为例,达到世界最高水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水环境教育公园,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取之府河之水,依次流入多种净化系统,或涓涓细流,或激情跌宕,多彩多姿,并发生“质”的变化,形象地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揭示成都“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特色,由于在生态、美学、文化和教育功能上的完美结合,获得联合国水环境治理最高奖。
激活“水基因”,成都有许多创举,无论是获得联合国人居大奖的府南河整治工程,还是在“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中的“成都模式”,更为震惊世界是“天府绿道”工程的实施,“天府绿道”总长度16930公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城市有“万里绿道”景观,她是成都的一张新名片,或许可以与都江堰篦比,“天府绿道”启航于2017年岁末,成都提出,用3年时间消除全市413条“黑臭”中小河渠,实现“五无”(河渠水环境无违法排污、无垃圾堆放、无淤泥堆积、无集中漂浮物、无违法建筑),全面启动环城构建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安靖湖、北湖、青龙湖等六个生态湖及八片集中水生作物特区(简称六湖八湿地),力争用几年时间打造规模宏大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为中心城区和广大市民提供“绿肺”。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构建“天府绿道”,沿途的水网、湿地、丘陵、林地和河流,设计不同体验感受的绿道,一步一景,千姿百态,绿漫万里,望山、见水、观田、游林、赏花、钓鱼、欣赏多样化的生态景观,置身于“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中,赏心悦目,感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杜甫诗韵,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