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应对策略研究

2018-08-28 08:20徐梦梦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网络暴力

徐梦梦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并且,据统计,中国网民已经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暴力”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网络暴力”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一种暴力行为,它不仅严重危害着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利益,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通过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动机、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为以后更好地规避网络暴力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网络暴力;心理补偿;匿名从众;道德审判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3-0092-02

1 网络暴力

暴力指的是在人与人的接触过程当中,通过借助于身体、武器、技术或其他施暴工具,对他人进行的人工攻击行为或强迫对方服从、威胁、恐吓,从而对他人造成的人身、精神、财产的行为。如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电视剧中丈夫对妻子的家暴行为。

网络暴力这一概念指的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通过话语的力量对他人进行攻击、谩骂、侮辱和诽谤,从而对当事人的隐私、权益和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损害的行为。网络暴力的主体由于是匿名的,且网络用户的低门槛和传播速度飞快及传播范围的广泛,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中国,由于网民数量的众多,网络暴力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如发生在2006年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及发生在2009年的“艾滋女事件”,都是网民通过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在没有查明事情的真相时,不断曝光当事人的住址、电话、及各种隐私信息,给当事人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使当事人不堪社会众人舆论的压力从而选择自杀。

2 网络暴力的根源: 普通人的赋权

福柯在论述话语权力的特征时指出,权力有一种链状结构,可以看成是循环过程,从不固定在这里或那里,是通过网状的组织运作和实施的①。福柯通过“一组陈述”这个概念对话语权的运作策略做出描述。话语构造一个主题,界定和生产知识的各种对象;控制一个话题被有意义地谈论和追问的方法。话语权依赖于人们对话语的使用,在使用中才会产生效果。在一组陈述中,参与某个主题陈述的人,既受这组陈述—主题的控制,也参与这种控制的建构。福柯的话语理论所要研究的正是“权力与其对象、目标、应用领域的直接关系,在它安置自己并生产实际效应的地方”①。福柯把话语从说话者主体之中剥离出去,使其成为了一种制约,役使、支配或者界定社会实践主体的强大力量。

因此,从福柯的话语权力我们就可以分析得出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其一,网络由于其低门槛的准入制度,使得社会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其用户,即人人都是公民记者,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声;其二,网络暴力的发生通常包含着支配方与被支配一方,而支配一方可以随意发表对被攻击一方的言论,无论出于什么样社会地位的人,只要加入网络暴力的大军中,便突如其来的获得一种话语权力,而且这种话语权力可以评价、操纵,甚至主宰被攻击对象的生活。

3 网络暴力的动机:道德审判和宣泄式的恶意攻击

从发起者和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网络暴力的动机有两种:

一是道德审判。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中国人自古就拥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并且爱打抱不平。在很多社会舆论热点事件出现之后。网民们都会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去审判那些道德败坏的人们,并且给予谴责和惩罚。譬如发生在2006年的“虐猫事件”,网民自发组织调查此事,并根据虐猫视频域名追查到嫌疑人ID,3月3日,同时当地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对“虐猫事件”当事人的处理意见。这是一场以道德审判为动机的人肉搜索,虽然虐猫的中年妇女的行为确实有损道德,但是在网民对当事人展开的人肉搜索过程当中,当事人的各种隐私都被泄露在网络上,随着事态的升级,各种不明真相的群众都加入到这场人肉搜索当中,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健康和利益的损害。由此,道德的维护也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

二是宣泄式的恶意攻击。这一类型的网络暴力行为往往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意见领袖和自发组织。通常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发布和爆料一些热帖,煽动社会情绪,从而引发网民的转载和热评,从而对当事人进行攻击,人肉搜索,谩骂、侮辱,达到诋毁当事人的目的。这类网络暴力行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舒淇事件”,舒淇因在“甄子丹和赵文卓的骂战”中力挺甄子丹,而被网友攻击,对其隐私进行曝光,对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人身攻击。

4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4.1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和商业利益的竞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进入到了一个风险社会时代。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区和社会的转型区,经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就导致不同阶层及群体之间的矛盾,“仇富”和“仇官”的心态在各个群体中都普遍存在。另外由于社会的发展长期以GDP为导向,导致了经济的发展與社会文化的发展严重脱节,这就在无形之中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但是在社会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很多人的生存压力无处释放。人们就把注意力和焦点关注在网络上,特别是当出现一些社会舆论热点事件,网民就把内心积压的压力释放到网络上,宣泄内心的情绪。

此外,随着商业利益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一些商家为了打败竞争对手,雇佣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制造舆论,煽动网民情绪,对竞争对手进行网络暴力行为,以此赢得经济利益。

4.2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特殊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步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一个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的传播,并且传播规模巨大,且参与人数众多,缺少把关人。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群体在匿名性保护下,不受任何道德约束的发布任何信息,评论、攻击别人,并且淹没在群体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互联网特殊的虚拟环境滋生了网络暴力的产生。

5 網络暴力参与主体的心理因素

5.1 网络虚拟世界的补偿心理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补偿心理源于个人受挫后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指的是个体在某个方面因为有缺陷而不能达到目标时,从而转向其他能够获得成功的途径来弥补自己的挫折感和自卑感。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认为人有获得社会尊重的心理需求,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很多人无法满足自我需求的实现,当在现实世界中受到挫折时,他们便转向网络虚拟环境中转换心绪、放松压力以此来摆脱烦恼。而当网上出现一些社会舆论热点事件时,他们在网络匿名的保护下肆意宣泄,谩骂甚至攻击,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评指正别人,以此来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

5.2 匿名下的保护与从众心理

网络是个虚拟匿名的群体世界,并且网络暴力的参与人数众多,人们淹没在讨伐大军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并且不用为自己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此时,在群体匿名的保护下,他们往往肆意发布言论、谩骂、攻击、诋毁别人以此来宣泄情绪,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群体的排他性导致人们纷纷站队,表明自己的立场,生怕被群体淘汰。奥尔加尔在《大众的反叛》中论述到,“大众把一切与众不同的、优秀的、个人的、合格的以及精华的事物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任何一个与其他人不相像的人,没有像他人一样考虑问题的人,都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②。在这种强烈的从众心理的引导下,当一件舆论热点事件发生时,人们便加入到舆论的一边倒的倾向中,纷纷站队,从而形成一种观点的群体极化,网络暴力便在人们大规模发声中产生了。

5.3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看客心理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这是长久以来的民族习性,鲁迅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小说《药》中,当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而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只是把杀头看作一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戏。而现在,这种看客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中依然存在。当网络暴力发生时,甚至幸灾乐祸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并且充当网络暴力的助推手。他们在网络暴力事件发生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是把这些事情用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及茶余饭后的谈资,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6 网络暴力的应对措施

网络暴力的产生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的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建立预防机制,从而提前规避网络暴力的产生。

首先,从宏观社会层面上,政府要健全互联网立法体制机制,加强把关,净化网络空间,对于在网络上造谣、污蔑、谩骂和诋毁攻击别人,给别人造成严重身心受损的行为进行惩罚,对处于网络上的违法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把关。

其次,媒体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未经查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散播谣言,更不能干涉别人的隐私,要及时公布事实的真相,不能混淆视听。

最后,网民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在面对事件发生时,应该能够进行理智的思考,避免盲目从众,更不能借此在网络上随意宣泄仇恨,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

网络暴力的研究还有待进行更深的思考,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网络暴力的发酵机制,探讨网络暴力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从而把网络暴力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注释

①福柯著,严峰译:《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奥尔特加,《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181-187.

[2]李岩.网络话语的暴力效果——以福柯话语理论解读网络暴力的生成[J].当代传播,2014(5):26-28.

[3]生奇志,郭文辉.从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看网络暴力的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80-83.

[4]侯玉波,李昕琳.中国网民网络暴力的动机与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4(1):101-107.

猜你喜欢
网络暴力
浅析新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网络暴力”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分析
大众传播视域下的网络暴力研究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问题的思考
中国的网络政治学简论
透析“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