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海利
摘要: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在语言单位和类型上存在很大变异性。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异性是由语域理论决定的。分析表明:语域理论的三要素语场、语旨和
语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制约着教师语码转换在高职英语课堂这一情景语境下的使用。
关键词:变异性;语域理论;语场;语旨;
随着20世纪70年代双语教育在全球的盛行,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开始涉足语言课堂。课堂语码转换指的是语言课堂上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使用,主要涉及学习者的母语和目标语。但纵观国外语言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为了加深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更好地指导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本文作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项目的后期成果,在前期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旨在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来探析这一语言现象,以期有新的发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1.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变异性
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变异性的分析,即其在插入的语言单位和语码转换类型上表现出的变异性,是运用语域理论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简要呈现对其变异性的调查,以便为下文的理论分析做铺垫。
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级的7个英语教育专业班和一些非专业班(包括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班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为调查对象,以课堂录音和转录方式,我们从63段录音(平均时长为15分钟)中获得了500条英汉语码转换语料。SPSS软件对语料进行的数据分析显示,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在结构和类型上存在很大变异性。
2.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语域分析
语场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活动和主题,包括话题和社会活动、语言的专业化程度和表现的角度。众所周知,高职英语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的平台,涉及的主要活动是教师向学生讲解英语知识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主题包括讲解单词和课文的重难点(短语的释义、用法和句子的翻译、诠释等)、师生互动以及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等。深受传统语法翻译教学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影响的大多数高职教师,在面对英语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往往选择放弃不切实际的全英教学,频繁进行英汉语码转换,以减少学生的语言障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因而,他们在讲解单词、解释疑难语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经常进行翻译,以帮助学生理解。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1)Next one, “inlay”, a very difficultword. In Chinese, we say,鑲嵌,thats right.
(2)By the way, whats the full name ofPITAC? Presid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ancing Committee? Yes, in Chinese,为总统提供信息咨询的委员会,right? Yeah.
(3)I willgive you some examples.比如说,我在等一个很重要的电话。I am expecting an important phone call.现代教育观普遍认为,语言教学绝不能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人文素质也应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点在语料中也有体现,教师通过转换语码引起学生的普遍注意,以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3.结语
本文选取高职英语课堂教师的英汉语码转换作为语料,在分析其变异性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对其在高职英语课堂这一情景语境下出现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语码转换在结构和类型上的变异性是受语域理论三要素制约的: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和主题决定了大量英汉语码转换的出现,且以句子和短语为主,单词次之,语篇最少;师生的角色关系和其社会距离决定了教师拥有更多的权势和语言选择,但也要考虑具体学情,语码转换总体上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但并非越多越好,使用的数量和类型要适当;转录语料以声音的形式呈现、教学活动注重解读疑难语句和讲究师生互动与协商的特点决定了其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结合的特点及语码转换类型的差异(分句间转换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