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琦宏子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受传统模式的影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还存有明显的痕迹。新课改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也必须彻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为中心”;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北师大小学数学四版教材以“情境+问题串”设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才能提高学生探求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在课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乐于提问,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为出发点。
“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孩子。在课堂中,笔者努力做到“有扶有放”的教学方式,因为只有给足学时间和空间,他们才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下,唤醒自身的思维活力去思考和领悟。
例如,执教二下《1分有多长》,在孩子们认识了1分后,到底多长是1分呢?笔者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估1分的时间。不同的孩子通过自己感受和他人汇报后,直接发现自己估的过程与标准1分钟的差距,能迅速调整速度,再估一遍就准多了。这样放手把活动和探讨的空间抛给孩子,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核心地位。因为没有自主,合作就失去了根基,探究也没有了活力,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关键要在“自主”上下功夫。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构建强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
例如,执教二下《课桌有多长》,在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后,为让学生继续学习用直尺来测量铅笔的长度,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索方式:先让孩子们估一估这支铅笔的长度,再通过两个问题(①我们是怎么测量的?②我们的测量结果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测量。通过合作,学生积极交流与思考,明白了测量的要素。这样的小组合作,既让学生掌握知识,也培养了其合作探究意识,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也是社会群体,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家庭背景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学习中能体现得更明显。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需求出发。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尝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基础与学习能力不同进行分组,针对各个小组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既提供了发现自身和他人闪光之处,也提供赞美别人、增进友谊的机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充分尊重学生自主评价。
例如,执教五上《找最大公因数》,在“求12和18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笔者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小组先讨论后汇报,出现了列举法、画图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短除法。到底谁的方法好呢?老师没有做判断,而是让学生小组间互评,说说谁的方法好,为什么?通过他们自己比较分析,生生评价,让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践行“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彰显“学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提升我们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发展的平台。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构建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多元多样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真正爱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爱上数学。
[1]孙兴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5(4).
[2]全周芳.课改下如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上旬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