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胸苷激酶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08-28 09:39向保云聂艳霞张志彪徐江海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三酰脂蛋白

李 娟,向保云,聂艳霞,张志彪,徐江海

(1.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河南 安阳 455000;3.安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是一种在结构上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似的独立脂蛋白,由肝脏合成,释放入血液后其血清水平相对稳定,现已证实,血清LP(a)高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血清LP(a)水平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3]。细胞质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TK1)是一种在分裂的细胞内表达的参与催化胸苷磷酸化补救途径的激酶,是细胞增殖的标志物。临床研究证实,原发性肝癌、肺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K1水平升高,但是,血清TK1水平与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较少[4-7]。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LP(a)和TK1水平与血液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分析其在血液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09例(血液肿瘤组),男58例,女41例,年龄 34~83(51.64±2.03)岁;均经骨髓细胞学、组织化学及免疫学检查等确诊[8-13];疾病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31例(ANL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7例(ALL组),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19例(ML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7例(MM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15例(MDS组)。所有患者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及实体瘤等。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3~81(50.12±3.06)岁。2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化学治疗方案10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均给予标准化学治疗方案进行治疗[8-13]。ANLL患者给予三尖杉碱、阿糖胞苷(HA方案)治疗[8];ALL患者给予长春地辛、柔红霉素、培门冬酶和泼尼松(VDLP方案)治疗[9];ML患者给予氮芥、长春新碱、丙卡巴肼和泼尼松(MOPP方案)治疗[10];MM患者给予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11];MDS患者给予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治疗[12]。

1.3疗效评价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进行疗效评价[8]。完全缓解:(1)临床上无出血、贫血、感染及白血病浸润的表现;(2)血小板计数>100×109L-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分类无幼稚细胞;(3)骨髓象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5%,红细胞或巨核细胞系统正常。部分缓解:以上3项中有1项或2项未达标,骨髓中原始细胞<20%。未缓解:以上3项均未达标,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无改变或>20%。

1.4血清LP(a)和TK1水平检测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当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立即送检。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ANLL患者及ALL患者按标准方案治疗缓解后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ML、MM及MDS患者于化学治疗4个疗程后次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立即送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水平,试剂盒均购自深圳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血清LP(a)正常参考值为0~300 mg·L-1,血清TK1正常参考值为0~2 pmol·L-1。

2 结果

2.1血液肿瘤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LP(a)和TK1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血液肿瘤组患者血清LP(a)和T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液肿瘤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LP(a)和TK1水平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LP(a) and TK1 between the ha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2.2不同类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LP(a)及TK1水平比较结果见表2。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血清LP(a)和T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血清LP(a)、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19、4.783,P>0.05)。

2.3化学治疗前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P(a)及TK1水平比较结果见表3。ANLL组、ALL组、ML组、MM组及MDS组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LP(a)和TK1水平显著低于化学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类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LP(a)及TK1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LP(a) and TK1 in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and the controls

表3 化学治疗前后不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P(a)及TK1水平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he levels of serum LP(a) and TK1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3 讨论

LP(a)由载脂蛋白A 经二硫键连接载脂蛋白B而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对纤溶酶原活化具有抑制功能,使机体局部形成纤维蛋白网和血栓,这种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肿瘤细胞黏附于血管相应部位,一方面可以激活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2,13]。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代谢紊乱,表现为1项或多项血脂指标异常,其中高三酰甘油最常见[14]。三酰甘油是对细胞生长最有利的能源物质,三酰甘油升高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15]。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使得三酰甘油分解减少,因此,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会表现出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LP(a)由肝脏合成,由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及载脂蛋白组成,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其血清水平相对稳定,是反映血脂代谢情况的指标。LP(a)水平升高反映血脂底物三酰甘油等增加,并且LP(a)具有抑制纤溶酶原活化的功能,可使血管局部形成纤维蛋白网或血栓,便于肿瘤细胞黏附于血管局部,因此,LP(a)水平升高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增殖及转移有关[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P(a)水平高于健康人,而且,不同类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LP(a)水平降低,表明血清LP(a)水平可以反映血液肿瘤的增殖状态,为临床医师诊断血液肿瘤提供参考,化学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LP(a)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1-磷酸胸苷酸是DNA合成的必需前体物质,TK1是催化胸苷转化为1-磷酸胸苷酸的激酶。在不发生分裂的细胞内1-磷酸胸苷酸是不存在的,在细胞分裂的S期至G2期DNA大量合成时1-磷酸胸苷酸水平升高、TK1水平增加,即TK1水平可以反映细胞的分裂增殖状态,细胞的分裂增殖越旺盛,TK1水平越高[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健康人,提示检测血清TK1水平有助于诊断血液肿瘤。另外,不同类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后血清TK1水平降低,表明经过化学治疗后不同类型的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得到了控制,化学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TK1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P(a)和TK1水平升高,血清LP(a)和TK1水平有助于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患者化学治疗效果的评估。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三酰脂蛋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欧盟评估一种三酰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两步法催化鱼油制备MLM型结构三酰甘油酯
追踪指纹的“证词”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