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萱
随着中法关系的不断升温,中法两国在教育、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强化。中法合作办学更是为在华的法国企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目前,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在内,全国已有17所高校创办了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为了更好地适应法国教育模式和接受法国教师授课,在这些学院,法语虽不作为专业课程,但却是必修的外语课程。其目的以交流实践为主,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要通过官方法语考试(通常为DELF考试)。因此,对于这类院校的法语课程,传统的翻译教学法显然不是最优的教学方法。为了贴近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CRL)对学生法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和评估标准,交际教学法(l’approche communicative)成为这些非专业法语课程的主流教学方法。面向行动教学法(la perspective actionnelle)正是交际教学法的“升级版”,相比于交际教学法具有更符合教学新需求的明显优势,可以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应用。
为促进欧洲人口流动和欧洲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欧洲议会于1972年成立了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并于1975年和1976年先后出版了Threshold Level English(《英语入门》)和Un niveau-seuil(《法语入门》)两部外语教学规范用书。其中,Un niveau-seuil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于每一个语言行为都注明了生活中可能应用到该语言行为的交际情境,并概述了要完成这一交流所需要掌握的语言点。该书同时还提出了哪些学习者会有实践这样或那样情景对话的“需求”(besoin)。由此,外语交际能力教学总体分为四部分:(1)语言层面的学习,即词汇、语法、句法等;(2)社会语言层面的学习,即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3)逻辑层面的学习,即通过只言片语推测周围人谈论的主题,并融入其中;(4)语言技巧层面的学习,即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弥补交流对话中信息缺失或信息偏差的方法。[1](265)
2001年,欧洲理事会制定并出版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旨在为欧洲现行语言提供统一的教学与评估标准。该框架将语言水平划分为六等(A1-C2),并强调交际能力在语言习得中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着重提出“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指出外语教学不单纯是语言的教学,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能力的教学。“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首先定性为社会人,他们需要在某一具体的社会行为范围内,根据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完成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各项任务”。[2](9)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说话”,而是为了将语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以及自身已有的各种技能,来完成不同社会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一任务可能是个人的(travail individuel)、双人的(travail en binme),也可能是小组的(travail en équipe/groupe)甚至集体的(travail collectif)。[2](9)在这一层面上,面向行动教学法并不是独立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而是交际教学法的延伸和发展。[1](270)
“交流和学习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完成交流和学习的任务必然需要语言活动,并要发挥交流与学习主题的交际能力,但又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2](15)交际教学法与面向行动教学法都极其注重学习者对语言的表达和应用能力。然而,在教学模式上,这两种教学法仍然存在一些差异。交际教学法侧重学习者的交流能力,其教学活动多为情景对话或书信往来,在形式上多以两人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表为两种教学法的基本对比:
比较方面交际教学法面向行动教学法教学目的交流行动教学手段情景对话任务教学工具(资源)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图片、音频、视频、真实语料、任务列表等活动模式双人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侧重点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行为能力等)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点”可能是一致的,但是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都不尽相同。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细致,同时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发展,学习并应用法语的需求者越来越多,交流、合作与实践不单单是学习法语的目的,而是已然成为了法语学习的一种模式。《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指出,面向行动教学法更强调学习者的“社会角色”,因此其教学侧重点由传统的“语言知识”(即语法与词汇)转移到了语言的表达和应用能力上,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通过语言、知识和行动来完成不同社会角色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3]这些任务可能是单一的、简单的,也可能是系列的、复杂的。它可能是独立的一个情景,也可能是需要完成若干个子任务来达到最终的目标。因此,学习者在学习每个语言点(point langue)时都明确知道这个语言点的用途,这样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具体。
面向行动教学法反对学生被动受教,而是鼓励学生行动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任务的执行者。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活动形式上更加灵活,可以是个人创作,也可以是集体创作,主体多为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而不是为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对于非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更加实用。
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法语教学过程中并非难以实践,相反,它在应用上更具备灵活性和真实度,适用于各个级别的法语课程。本文将结合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法语教学中的四个案例,具体说明面向行动教学法在A1、A2、B1、B2四个等级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
案例一:
等级A1学时130左右人数24已学知识点日期、时间、地点的表达方式,日常活动/娱乐/兴趣爱好等相关词汇教学任务根据规定主题设计并创作海报任务时间45分钟任务模式分组作业主要锻炼技能口语、写作实践步骤1.分配任务: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4人。各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本组的主题。可供选择的主题如下:- 郊野一日游(Journée à la campagne)- 城市游览 (Visite au centre-ville)- 音乐俱乐部 (Club de la musique)- 读书会 (Coin de la lecture)- 周末电影院 (Cinéclub)- 单身舞会 (Soirée des célibataires)5 分钟2.组内讨论海报的具体内容(活动时间、地点、形式、对象、门票价格等)以及海报格式(字体、颜色、绘画等)。10 分钟3.设计并创作海报(要求手写,课上完成)。教师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巡视各组的讨论情况,确保学生以法语交流,同时解答学生对于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并做相应指导。20 分钟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之后在全班进行作品展示。要求学生投票选出最想参加的活动(不能给自己组投票)。10 分钟教学目的通过分组讨论和共同创作的方式,将日期、时间、地点以及日常娱乐活动的表达方式应用到实践中,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案例二:
等级A2学时350左右人数24已学知识点法语报刊的结构,各版块名称;动词的名词化(la nominalisation)教学任务自拟内容创作报纸首页(la Une)任务时间45分钟任务模式分组作业主要锻炼技能写作实践步骤1.分配任务:将全班分成6组,每组4人。下达任务指令:- 每组创办自己的报刊,并设计第一期封面- 封面需包含至少4个板块的摘要- 每一板块拟定两条新闻标题和一句话简介,要求新闻标题必须使用动词的名词化形式5 分钟2.组内讨论报纸头版的具体内容(报刊名称,所包含的版块,版面设计等),之后分工撰写每个版块的两条新闻标题和简介(新闻内容自拟,可以是真实的新闻,也可以是虚拟的)。20 分钟3.设计并创作报纸头版(要求手写,课上完成)。小组成员将新闻材料汇总,之后共同完成报纸头版的创作。教师在上述两个过程中巡视各组的讨论情况,确保学生以法语交流,同时解答学生对于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并做相应指导。15 分钟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之后在全班进行作品展示(可将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5 分钟教学目的在实践创作中巩固所学的法国文化知识,同时强化报刊方面的词汇,并练习动词名词化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案例三:
等级B1学时500左右人数20已学知识点公司部门、职位、工作内容与待遇等相关词汇;法国教育制度及相关词汇;面试流程;直陈式复合过去式、未完成过去时、俞过去时;条件式现在时;主谓倒装疑问句;路线描述的表达方式;投诉的表达方式教学任务模拟公司内部运作(口语)任务时间90分钟任务模式班级作业主要锻炼技能阅读、听力、口语(对话)实践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先准备好20张写有具体任务指令的身份卡,具体安排如下:前台(2人):- 根据来访者目的,引导其去不同的办公室(需准备一张办公室楼层分布图);- 为客户电话预约面谈时间和地点。人事部(2人):- 注明应聘者申请的岗位(岗位的具体内容和薪酬由学生自拟);- 面试应聘者(两人交替进行);- 回答应聘者提出的关于工作内容和薪资报酬的相关问题。售后部(2人):- 接待来访客户(两人交替进行);- 询问投诉原因,并讨论解决方案。应聘者(6人):- 注明个人信息(每个人的年龄、学历、专业和应聘岗位有所区别);- 到前台询问面试地点;- 前往人事部进行面试,回答面试官提问;- 向面试官提问。投诉者(4人):- 注明投诉原因(每个人的投诉原因有所差别);- 到前台询问售后部位置;- 前往售后部投诉,详细说明事件的过程(具体事件过程由学生自拟);- 拒绝或接受解决方案。电话预约者(2人):- 注明预约的目的;- 打电话至前台,说明目的;- 与前台预定来访的时间和前往的部门。总裁秘书(1人):- 回答总裁提出的与日程安排相关的问题(日程安排由学生自拟)。总裁(1人):- 向秘书询问接下来一周的日程安排;- 取消或更改一次活动,并说明原因。 2.每位学生抽取一个身份,并按照身份卡上的任务指令进行准备。教师在这一环节巡视每个学生的准备情况,并解答学生问题。 15分钟3.情境模拟环节。来访者按照教师指定的顺序依次进入场景,并按照指令要求展开对话。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负责维持秩序,要将面试、投诉、预约和询问日程等场景穿插进行。 75分钟教学目的通过模拟公司运作让学生熟悉所学的文化知识,并实际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多人情景对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案例四:
等级B2学时700左右人数80(全年级)已学知识点相关词汇:全球化;人口流动(移民、留学等);身份;社会归属感与社会矛盾;福利(保险、补贴等)语法点:条件式现在时、条件式过去时;虚拟式现在时、虚拟式过去时;副动词;被动句;无人称句表达方法:赞同与反对;原因、结果、目的;命令和建议;肯定与怀疑;假设;转折文化知识:- 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la sécurité sociale)- 如何获得法国国籍- 各国人对法国的刻板印象(les stéréotypes)教学任务辩论赛任务时间90分钟×2任务模式年级作业(4个班分组对抗)主要锻炼技能口语(辩论)、听力准备阶段步骤1.以年级为单位确定辩论主题:出国生活还是留在国内?(Faut-il vivre à l’étranger ou rester dans son pays natal)课前完成2.每个班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4组(平均每组5人),两组正方(支持去国外生活),两组反方(支持留在国内)。 5分钟3.每组挑选一名组长负责做开场介绍和最后的总结。教师记录每组人员名单。 5分钟4.教师向学生介绍辩论赛的详细步骤。30分钟5.各组讨论,共同草拟开场介绍、论点和案例。学生有权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和案例。教师在这一环节巡视各组,维持秩序,确保各组用法语进行讨论,同时解答问题并作出适当指导。 50分钟6.各班教师将分组名单汇总,进行年级分组,具体分配如下:A班正方1组 - B班反方1组 A班正方2组 - B班反方2组B班正方1组 - C班反方1组 B班正方2组 - C班反方2组C班正方1组 - D班反方1组 C班正方2组 - D班反方2组D班正方1组 - A班反方1组 D班正方2组 - A班反方2组课后完成实践阶段步骤1.每组由组长进行总体介绍,包括观点立场、论据(数据)的介绍,每组时间不超过5分钟。10分钟2.自由辩论,双方针对对方所述观点及论据进行反驳和辩述,总时长为50分钟,每组可申请5分钟的暂停(暂停时间包含在总时长内)。50分钟3.组内讨论,汇总资料,准备最后的总结。10分钟4.每组由组长进行总结。每组时间为5分钟。10分钟5.辩论结束,由教师做点评,并评选出本场辩论赛的最佳辩手。10分钟教学目的阐述和论证是DELF B2口语考试的主要评估内容之一,[2](119)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认知程度和对该主题相关词汇的掌握情况,并了解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对备战DELF B2口语考试有显著的作用。
以上是中欧学院法语教学课程中四个比较典型的面向行动教学法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从形式和难度上覆盖了从A1到B2等级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内容既新颖又贴合学习者的日常生活,能够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由此可见,面向行动教学法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法语教学方法。
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欧洲的法语教学实践活动中被广泛运用,然而在中国,该教学法的实施却受到诸多限制,以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1.教学资料匮乏
如今在国内出版发行的法语教材多为传统教学法(如《法语》)或视听说教学法(如《走遍法国》)教材,其中的真实语料(documents authentiques)比较稀缺,无法满足面向行动教学法的实践需求。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新版的《Alter Ego +》系列教材(1-4册),这套教材在内容上更适合欧洲学生,而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中国学生,教材中的很多实践活动并不适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所取舍,并通过网络和其他教材,整合教学资源,自主开发和创作适合中国学生的“任务”。这为教学活动增添了很大难度。
2.教学设备欠缺
以《Alter Ego +》教材为例,该教材配备的线上app教学软件并未对中国市场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此外,网络多媒体教室在国内还无法做到普及。因此,在涉及很多具体“任务”时(例如在法国网站上预定酒店和火车票),学生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完成,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加大了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监督检查的难度。
面向行动教学法有其特有的优势,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在实践中,它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时间不易控制。在分组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因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储备、准备工作等多方面原因影响,[2](152)每组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有所差异,间接影响教学效果。(2)中国学生对面向行动教学法这种偏重实践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不一样,在进行分组任务时,容易形成部分学生“大包大揽”,而其他学生“坐享其成”,这种任务分配的不均衡也会影响教学效果。(3)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母语,如果是课上实践,教师可以提醒和监督学生,但是受教学设施和时间的限制,部分任务只能在课下完成,若学生过多使用母语,则无法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外语教师在实践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