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认识论思想

2018-08-27 08:35孟鑫鑫庞燕燕
报刊荟萃(上)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孟鑫鑫 庞燕燕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说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这里,很多东西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系统的阐述,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的重大飞跃。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其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同时,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认识论思想,是其认识论思想诞生的标志。本文采用了文本研究法,去研究其认识论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历史意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及方法论,应该充分继承其批判的精神,批判那些不合理的现象和观点,对事物保持中立的态度,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绝对这一说法。

关键词: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黑格尔唯心主义;批判精神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

历史是一个关于现实的人过去的历程,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主体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如,对于这个主体,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神”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施蒂纳的回答是为“唯一者”的“我”的创造活动;施特劳斯归结为某种神秘的“实体”的作用;费尔巴哈认为这种作为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一般的人,这种人除了爱与友情,并且是排除在理想状态下的爱情和友情之外的,他并不理解“人与人之间”和其他“人的系”有什么联系。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及批判,他们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历史记录的是人的过往,所以历史存在的主体是人。马克思对这一观点提出规定,那就是:“历史的存在必须以人为前提,但却不是存在于虚幻人群和一成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存活于现实中并在不断发展不断成长中的人”。马克思在这里说到的“人”和费尔巴哈提到的“人”是有区别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人是具有实践能力的现实中的人,它是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也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概念首先应当明确的。

另外,马克思在考察了历史得出了以下提到结论,我们可以把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种。自然是和历史息息相关且相互制约的。在只要有人的前提下,他们都是共存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自然史,就是通常来说的自然科学,但今天我们在这里不谈自然科学。本篇文章主要是研究另一个重要部分——人类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人类史”,即排除自然界,单单研究人类历史这一块内容。他曾经用了这么一段话来批判了费尔巴哈:“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是在他的认知视野外的东西,在探索历史的时候并不是站在一个唯物主义者的立场上。所以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费尔曼考察人类历史时陷入唯心主义的看法。他用言辞极力表现出对这唯心主义的批判,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手稿中的“历史”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而整个唯物史观就是围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展开的。

二、形式新意识的社会背景

德国是少数发达国家中还在遵循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的鼻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他们对其分工作用做了详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各种后天因素、天赋、和某些偶然发现及需要等自发地形成了“自然分工”现象。对于分工来说,只有把精神劳动层次方面和物质劳动层次方面彻底分离开来,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在法国,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

分工包含了多重矛盾,如社会生产力、社会状况、社会意识等等问题。而且,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分工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也是形成社会分工和分裂成相对对立的单个组织的重要依据。与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在劳动或者货物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分配”制度,这也进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在这种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相互矛盾的前提下,共同利益才得以采取国家推行的方案: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相脱离,形成完全自主的独立形式,也是在这种特殊的形式下,各阶级的斗争才开始真正崭露头角。对于各阶级来说,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还存在,那么他们之间的分裂就还在不断的演变分裂。也就是说,在不是自愿分工的前提下,而是而是长久以来自然而然形成的模式的前提下,人自身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同异己对立的力量。就是这种无形之中的力量压迫着人前进,并且不是人在掌控驾驭这种力量。所以,这种存在于社会中无形之中的力量就是是某种压力,在个人看来并不是人类自身力量的联合体,而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异己的,并在他们控制之外的强制性力量。除此之外,他们还辩证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论证关系。他们指出,经济基础是“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经济基础的活动,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来阐明在不同各种理论知识下的产物和形态意识。如哲学、宗教、人文、思想等等,并把这些产物作为基础以来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他们说:“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从了解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把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形态意识作为一种真实状况的反馈。并通过分析他们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意识形态以此来确立在和物质相关联。在这种生活方式反馈的前提下来探索人们脑海中的必然升华物。所以,在宗教、人文、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失去一个很重要的外观,那就是——独立性。这也是导致那些不断发展自己物质生产生活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自己现状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改善自己的思维产物的必然性。结合实际生活来说,我们处于当今时代,不是意识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而是生活决定了我们的意识。”

三、思想论形成的社会因素

《德意志意识形态》有着许多值得人赞赏的成就,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正面的系统的阐述,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因此被学界公认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著名思想发展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上,马克思提出的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就是:他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提出的“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并且清算了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改革人类历史哲学上的伟大思想。也为我们今天能够进一步理解历史上唯物主义的创新和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的创新理论形态形成做好思想方面的铺垫及认识。在我们脍炙人口的历史中,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演绎历史由繁荣到衰败这一过程,周期性的看着革命和震荡摧毁现今存在的一切。在我们还没准备好实行全面改革或者还没具备改革的必须物质基础之前,就说明我们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还没有形成反抗旧社会推翻前朝的先进思想。而只是原地踏步或止步不前,而没有真正实行反抗古老的旧“生活生产”方式和反抗旧社会依靠的群众本身。就像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证明的那样去执行一样,虽然这种对思想提出的改革转变想法已经表述过千百次有余,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段描述非常明显的突出了社会革命中物质因素的重要性。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另一方面,是导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乃至矛盾升级激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的出现,才致使后来爆发了一次大的社会革命。所以,社会革命的前提下物质方面的保障是源于一定的生产力来保持平衡的,爆发社会革命的根源问题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再者来说,革命群众是历史前进发展道路上的决定力量,这种力量是社会革命的主体。所以说革命群众在社会革命中起着其他任何因素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场思想变革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那么这场任何形式下的思想变革都将毫无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仅是反抗了旧社会某个突出问题的方面,而且是反抗旧社会的‘生产生活方面的依据的总和活动,这才是决定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任何革命的爆发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长久以来生产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矛盾化的必然结果。在革命爆发的过程中,虽然表现了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革命爆发最深刻的根源這一说法无疑是让人深刻的。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这也为我们如今了解到的“历史决定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社会意识存在的因素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寓意深刻且极具批判性的著名佳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45年秋天到1946年5月共同撰写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主要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德国流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的社会主义”等假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往的历史理论主要谈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和缺点,那就是:只单单停留在思想动机上的活动,而没有从物质和生活各方面去完善考察的历史,不能清楚的了解到它们历史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人文活动。如今,这种现象已经被完全消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把历史的发展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并以此不断的探究历史的现实基础,一起来琢磨社会生活中的本质问题。在钻研的过程中,社会生存发展问题的决定因素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因素等多方面的问题,把唯物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历史以来生产生活产生的思想活动或动机的主要物质原因,那就是在追溯到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是推进历史发展和社会革命发展进行中的主要决定力量。这一切,都可以形成一个标志性的观点——唯物史观。

我们要想把这种思想论传承延续下来,就要靠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这种关于意识存留下来的因素主要存在于物质实践,它是推进历史上社会发展和各种各样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任何形式和产物都不能仅仅依靠精神方面的批判作用而达到让其消灭、消失的作用,也不能通过将他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让他们化作虚无缥缈的幻影来让这种意识消失。而我们只有彻底的推翻这一切问题的核心——唯心主义发展论才能将它们彻底摧毁。但唯心主义作为产生现实诸多问题的谬论,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彻底毁灭掉。历史的动力以及哲学、宗教、人文和其他任何形式的理论,他们的根本动力就是革命,而不是批判。以上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从刚才我们提到的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和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我们不能只把观念和范围作为解释实践问题的出发点,而是要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以实践作为出发点来解释观念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如果说经典作家是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从而超越了以往的哲学的话。那么,批判异化劳动和批判意识形态和商品拜物教,就构成了在不同探索下的批判作用的深度问题,所以其中的继承和突破等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五、结语

总之,在深刻认识了新的思想之后,我了解了一个与认识论相统一的本体论,我也知道任何新的认识都须以辩证为前提。在认识的辩证法中,不仅要求我们把握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还要求我们要先把握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产生的互相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昭示给了我们,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充分发挥它的辩证作用。历史上有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这些思考和探讨对于我们的认知特性和本质问题是非常有益的。但既然这是个哲学问题,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可以永无止境地对其进行追问探索的问题。虽然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本质的论断已经达到了科学理论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被一劳永逸的解决。由此,这个课题可以深化我们当代不断研究的途径。也让我们知道,只有不断运用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去分析和解决科学和哲学、理论和实际中的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始终对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才不会丧失自我反省的能力。文中提到的这些重要思想,也为我们今天能够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成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

[2]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唯物史观的构成,2007.

[3]邓莉,高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概念研究,2009.

[4]李立纲.马克思恩格斯人类学编年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5]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紀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6]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不竭的时代精神.《哲学动态》编辑部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孙伯葵,张一兵著.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王锐生,黎德化.读懂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0]王德峰.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王代月.试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理论学刊,2004.

[13]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马列著作选编内容提要和注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5]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6]王永贵.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社会科学研究,2007.

[17]吴晓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2007.

作者简介:孟鑫鑫(1993—),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