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对重庆“棒棒军”概述基础之上,选取了一个具体的个案,结合访谈资料,从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界定和主要介入方法两部分进行了阐述,以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介入重庆市“棒棒军”个案中的独特优势,为解决该群体共同性问题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棒棒军”;个案社会工作
一、“棒棒军”概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棒棒”是重庆山城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劳动者,虽然也有部分女性,但占比不大。关于“棒棒”的社会学研究很少,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多是从他们职业、生存状况等进行的研究[1]。有学者认为其生存状况有如下特征: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劳动方式,时间不受限制,劳动场所不固定,缺乏安全保障,收入差异较大,劳动关系多为临时性的雇佣关系[2]。有学者从成员角色、规范、遵守、社会地位、群体规模等角度来探讨棒棒军群体职业变化[3]。也有学者从“棒棒军”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是重庆独有的文化符号的角度去探讨存在的意义及激活并延续其价值的必要性[4]。本文将以重庆市棒棒军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需求,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进行思考分析。
二、“棒棒军”个案
尹某,男,1950年出生于四川广安,是家里最小的儿子,有4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兄弟姐妹和父亲相继都离世,就剩下病弱的母亲和他自己,母亲在1980年也去世了。尹某于1984年来到重庆,年仅35岁。他在重庆干过很多体力活,最后选择成为棒棒是在1992年(43岁)之时,从那时起到现在以棒棒为职业已达22年。他一生未婚,无子女,在重庆无亲戚;小学文化水平,识字,爱看报纸和新闻,但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性格较为外向;未购买医保;工作365天全年无休,且每天收入不等;和工友一同租房,每月花费100元左右,所有花费中基本生活费用占比最高;身体多病,但因为医疗费用花费过高,小病不治疗;不喜欢打麻将,喝酒,没有其他的业余活动。
三、“棒棒军”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界定
本文对棒棒军尹某的调查,是基于个案深入访谈资料,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服务对象的社会适应情况、适应障碍及应对、自我整体认识等有明确的了解后,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和进行介入。
(1)服务对象收入和支出相当,难有结余。一般而言,男女棒棒收入比例呈现不均衡状态,通常男棒棒收入高于女棒棒,年龄较小(30左右)的棒棒收入高于年龄较大的棒棒。其收入水平介于1500-3500元,笔者的访谈对象的收入主要集中于2000-2500元。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用于房租费、日常开销(吃饭、烟等)的消费后,棒棒的收入与其支出几乎是相当的,很难有所结余。
(2)医疗保障意识弱,参保比例低。笔者在对尹某访谈时了解到,他们对医疗保障制度相关政策和知识缺乏系统认识,认为医保的花费是一个长期的消费过程(需要每年参保),但自己并不是每年都生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没有必要办理医疗保险。同时,他们认为小病不用治,大病需要花费“大价钱”,还不一定治好,对医疗的认识不足导致参保率低。
(3)亲戚朋友少,社会支持网络不足。该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只有一人,既没有长辈,也没有同辈的兄弟姐妹,加之未结婚和未生育子女,其社会支持网络仅限于同住的工友和周围的邻居,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不足。此外,对低保和其他救助政策认识的不足使其并未充分运用政府资源,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使得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也比较缺乏。
(二)主要介入方法
1.老年个案工作
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5]。本文针对该服务对象的个案工作,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需建立良好关系;再次,社会工作者充分了解重庆地区低保政策和特殊困难人群帮扶政策后,帮助案主申请相关的救助金。最后,以重庆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基础,充分调动并发挥其他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对该群体展开专门的个案跟踪,建立个案电子档案,组织定期的面谈,动态性的观察和发现他们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
2.老年小组工作
在老年棒棒群体集中的社区(白鹤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小组活动,比如朋辈群体支持小组、生命缅怀小组、兴趣爱好小组、医疗知识普及小组、低保申请帮扶小组等等,通过具体的某一项活动,既可以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还可以扩大他们的人际交往。就尹某而言,建议他参加朋辈群体支持小组和医疗保障宣传小组,在强化他社会支持网络的同时,提升他的医疗保障意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帮助他解决困难,发挥其潜能。
3.老年社区工作
针对老年棒棒军群体的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是在他们比较集中的租住房社区开展相关活动。针对尹某,因为其养老方面并不具备家庭照顾的条件,子女及老伴的缺失,兄弟姐妹的缺失,父母的离世,使其家庭照顾缺乏基础。在考慮具体的照顾模式的时候,主要选择社区照顾,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此外,调动社区内的资源,定期为他们提供身体检查、志愿服务等,或者把他们集中到一起,定期开展社区活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都显得很有必要。最后,还可以开展兴趣活动班(如京剧班、广场舞班等)使他们“老有所乐“,度过一个愉快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洪,刘达培,杜中波.关于山城“棒棒军”生存境况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96-97.
[2]夏进.进程农民生存状况实证研究——关于“山城棒棒军”劳动生活的调查与分析[J],城市研究,1998(4).
[3]汪瓒,王玲,曾亮.重庆“棒棒军”职业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25-126.
[4]杨晓鸿.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现象及其符号价值开发——以山城“棒棒军”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62.
[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96.
作者简介:何菲(199—),女,汉族,四川西充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