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献
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的省察——《第三只眼睛看教育》第二卷作者沈安平博士,在《沟通理解》中讲述了:他曾因一盒儿子喜欢,可自己不喜欢听的磁带,以及因儿子没按他的意愿写暑期英文作文大发雷霆,不讲理性;后来了解到那盒磁带的丰富内涵与音乐前瞻性,以及儿子早已具备的写作天赋与潜能,感悟到教师与学生一样需要教育,甚至在某些方面应拜学生为师。
确实,真正的教育,所有的参与者,都应同时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育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在某些方面,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教师的老师;教师应拜他们为师,与其共同进步。这,对于一些习惯于维护师道尊严的教育者来讲,或许是一个笑话。但慎重地想一想,又确实是这样。所以在教育日趋开放与民主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正逐步得到落实, “生本”教育与 “学本”教育逐渐成为主旋律。
当然,打开中国教育史,一些教育先哲早已提出过类似观点。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况 《劝学》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 《师说》曰: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确,无论是谁,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做弟子的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在各方面都比学生高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尤其是韩老夫子的观点,更富于生命活力,历经千年实践检验,至今仍令人佩服之至。那么,究竟应如何择师呢?他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同时,他又科学、客观、民主地指出了择师的标准: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确实,无论显贵与低下,年长与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在信息日益激增的当下,各种各样的信息无处不在,学生与教师几乎每天在同步接收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了老师接收、梳理、储存、内化、迁移、运用、创建的信息量,所以该方面的 “道”就在他们那里,教师拜其为师不足为奇。这就要求当下的师者,在积极主动学习进步的同时,还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既当好教育教学者,又当好被教育者。在生本与学本课堂上,师生双方都充分地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生命。
退一步讲,拜学生为师,教师与学生齐学习、共进步、同成长,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信、加强自学能力、丰富才能、促进进步。所以我们说,既然学生在某方面已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拜其为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