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洁 周焕彬 袁逸佳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思潮,将积极的人格特点、社会环境和情绪体验作为基本研究对象。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探讨积极心理学研究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契合点。高校可从帮助学生改善职业自我效能感、发现个人优势与潜能,从而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积极心理学 实效性 职业自我效能 职业生涯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2.078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199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vi提出一个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放在了这一问题上。它借助了当下心理学领域较为完善高效的测算与实验方式,对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因此,该学说出现后便迅速得到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关注,与多个学科交叉发展。
1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支离破碎以及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的人们,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战争创伤,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代表的主流心理学界把心理障碍的治疗和矫正作为研究重点。这种学说便是当下传统意义的心理学,或称为消极心理学与病理心理学。然而,就像Seligman认为的:“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截至上世纪后期,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研究发现,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可以有效地对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如勇气、乐观、信仰、希望、忠诚、社交技能等。基于上述理论背景,1998年,Seligman开始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探索,从而使社会大众过上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这种学说主要分析和研究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1)从主观而言,对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行分析,如人们对以往生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对当下生活的愉悦感与充实感、对将来生活的希望和有建设性的认知。
(2)就个体而言,对积极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比如人们的勇气、创造力、业务能力、职业发展、人际交往水平、爱的能力、美的感知力、毅力、洞察力、天赋等等。
(3)在群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组织体系,即对怎样构建美满家庭、高效学校、和谐社区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进行分析,从而鼓励人们主动调动内在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美德、职业道德等积极的个性品质。
2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心理学发挥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只有提前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够按照自己的特长、专业、兴趣,挑选符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大学期问,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准确全面地了解和评估自己,明确自己的爱好、专长与兴趣,合理确定未来的职业前进方向。
2.1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现出的缺陷和不足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国内的大多数高校都过度强调教育的结果,往往容易忽视这种教育的过程,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只起到“临急抱佛脚”的效果。大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只在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密集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开展专家咨询活动,没有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开展,没有可持续的规划,学生只是囫囵吞枣地了解部分职业选择的知识,甚至只是了解一些简单肤浅的求职技巧,对学生离开校园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高校及大学生本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虽然目前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列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对应的教学督导、反馈措施,这门课程的实施效果一般都不尽人意。轻视了教师的分配与教学活动的规划,学生也未能准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学习热情也有待提高。即使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也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最终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变成了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的讲解。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不紧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之一,专业化的工作知识与实践技能是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下,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忽视了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与学生各年级各阶段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3)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不过关。当下,大部分高校都会让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负责和兼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他们不具备充足的精力和时间钻研课程或针对该课题进行科研,也无法较为专业透彻地对当前职业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更关键的是,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因此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和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特点掌握不清。
2.2借助积极心理学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
Super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对职业生涯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称其为个体在一生中所担任的同工作相关的全部岗位和工作角色,将人为核心贯穿其整个发展历史。所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仅仅提供就业指导,而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理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将积极心理学带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一定的意義。
(1)有利于全面认识教育对象。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分强调个体的不足与缺陷,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注重个人潜能的开发与全面发展,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构建和前进的动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以及促进学生职业理想的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是具有自我决定性的、能自觉优化的、具有内在优秀潜质的生命系统,从这个角度看,积极心理学可帮助教育者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育对象。
(2)有利于准确把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认知心理学认为,教育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地被动地输入过程,而是一个被教育者对于知识的主动地认知加工过程,该过程包括信息登记、编码、选择及加工。若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产生心理阻抗,教育内容则很难内化到被教育者的思想心理体系中。被教育者不是动物或机器,教育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认知结构研究显示,教育的接受主体是在其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与周围环境和客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每一个个体的认知结构都是独特的,这决定了不同个体间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2.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其起点都是具体的人的需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为目的。这种教育应体现出大学教育的经济功能,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指引阶段,而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利用专业知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重视自身成长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自觉将发展成才的需要转变为受教育的内驱力。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积极心理学的契合之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丰富,影响因素繁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实效性是指时间活动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过程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教育结果的有效性。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强调重视个体潜能的开发、个人价值的体现以及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两者存在本质的联系,可相互借鉴。
3.1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学生从主观和客观层面出发,对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因素的测评、分析和总结,结合经济社会和就业市场发展,为自己确定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合适职业,为提高职业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合理的策略与时间表。这种教育以大学生为主体,所以第一步便要调动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主动性,并从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出发,让学生“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来开展教育活动。
3.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可接受性
教育过程包括了情绪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因此要考虑被教育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激发、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成为认知过程中的阻抗。事实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可接受性上,而提高可接受性的重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特征。
3.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性
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不断创新方式,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实施方法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的缺陷和落后是造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高校需要采取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等多位一体的系统化方法完成对这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具体对策
4.1挖掘学生潜力和优势
Holland提出的职业兴趣理论明确指出,人们的爱好与性格同其职业选择息息相关。因此,高校教师可利用积极心理学关于个人优势与潜能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很多大学生由于校园生活单一,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因此低年级学生通常表现出迷茫、缺乏目标,高年级学生则由于面临就业表现出急躁与不安。从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可利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斯特朗职业兴趣量表、加德纳多元智力测试等工具,对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特长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个人的优势与潜能,以更开放的眼光进行自我评价。
4.2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20世纪80年代,Hacker和Betz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设计出职业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量表,并提出职业自我效能理论。主要体现的是人们对实现某些业务目标或对实现业务目标的意志力与信心或对自己职业行为能力的认知。
研究显示,人们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会随着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不断加强,反之,这种效能感低的大学生则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碰到诸多阻碍。由于多数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自我评价较低等而直接导致他们职业自我效能不高。因此可通过一些个体、团体辅导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探索自身的内外优势和过往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为学生树立成功的学习榜样、训练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
4.3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
目前,很多流行的职业规划书籍都介绍这样的“职业规划三部曲”:(1)了解自己的特质;(2)了解不同行业的情况和特点;(3)将二者加以结合,对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进行定位,在此目标指引下,制订一个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直线通道,最终实现人生目标。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越发健全,对于全球化巨大而复杂的系统而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行为被引入其中,而该系统具有许多难以预料、不可掌控的影响因素,若对某个大学生毕业时的情况进行预测还有一定可能,但要预测十年或更长的职业发展则非常困难。
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在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注意:(1)在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里,不一定非要有长期目标;(2)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里,环境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多,偶发事件就越多,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各种偶发事件,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或是将看似消极的事件转变成人生契机;(3)立足专业、立足校园,不断探索其他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4.4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價值观
广义上说,职业生涯不仅指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还包含了其他因素。所以,这种教育不能只涉及就业指导,更应包含对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对各种问题的认知与引导。要实现大学生的个体职业生涯的意义,必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可利用团体辅导,与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想象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开展工作?(2)从事怎样的工作会在自己退休时依然感觉很有意义?等等。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构建积极合理的价值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