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途径

2018-08-24 10:52于亚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意识课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的落实,还是现代化教育的根本需要,教师需围绕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为中心展开教学,借此改善学生的汉语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一、以学习兴趣为引导,极力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首先需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以学习兴趣为引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踊跃参与到知识学习与探索中。其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经过数千年的积累沉淀有着庞大的文化财富,这是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师可深入发掘课文中的文化信息,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瑰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极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

例如,在讲授《鸿门宴》过程中,教师可先播放电影《鸿门宴》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以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思考问题: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吗?并要求他们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课文意思,找出本文中心是鸿门宴;线索是杀不杀刘邦;顺序是时间顺序;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四对主要人物,即为:雄主项羽←→刘邦;谋臣:范增←→张良;武士:项庄←→樊哙;内奸:项伯←→曹无伤,了解整个故事的发生过程。当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教师让他们自由组建小组分角色表演对话,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原出来,以此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裕时间空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需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主体性意识的客观条件,使其拥有更多的展现个人能力与优势的机会。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设计一些问题、话题或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和交流,为他们提供充裕的自主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对课文主题的了解和思想情感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囚绿记》时,教师可先设计问题:题目中“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指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知道课文是记述“囚绿”的过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绿”则是绿色的常春藤。接着,教师提问: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分别写了什么?借鉴题目用“____绿”的形式理出线索。为学生留下充裕时间和空间,指导他们寻求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情感变化,寻绿时喜悦和满足;赏绿时快活、留恋和欢喜;囚绿时可怜、恼怒;放绿时尊敬、祝福;思绿时怀念与期盼。并让学生品味作者对绿情有独钟的句子,分析作者为什么喜欢绿?结合文章背景知道本文是在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着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三、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高中语文教育能够延伸至文化教育与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需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在内在动力驱使下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始终热情不减,主体性意识更是得以有效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可根据实际课文内容适当强化内在品质教育,带领学生认真探究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尤其是人文信息,利用这些内容增强对他们的熏陶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品质与意志,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意识。

诸如,在进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谈论中国建筑有什么特征?揭示课文主题,为他们指明学习方向,初步焕发其主体性意识。接着,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在合作探究中质疑: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九个特征能不能颠倒顺序?当作者介绍完九大特征后,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笔墨写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重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仅仅是介绍建筑的特征吗?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了解,提升自身對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并激发自己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增强内在品质教育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实现培养主体性意识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学习兴趣为引导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并增强内在品质教育,借助语文知识的人文性特征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内化语文知识。

于亚丽,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意识课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