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必由之路

2018-08-24 10:52王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儿童情感教育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11月10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1.5%,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情绪问题和品性问题的异常发生率尤其明显。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亲情缺失。这提醒我们对他们的情感教育亟待加强。但是留守儿童主要出现在贫困农村地区,相对欠发达的经济、文化、教育,制约着对他们的关注、关爱、帮扶。阅读是一种长效、经济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阅读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价值

1.消解成长压力

每个儿童都会有成长压力,但留守儿童相对来说成长压力更大。学习时无人辅导,交友时无人支持,寂寞时无人排解,恐惧时无人陪伴,美好前途无人描画……非留守儿童时时处处会得到父母的切身呵护,从外在的危险到内心的困惑,也许自己还没有感知到,父母已经未雨绸缪,采取了措施,而留守儿童与之相反,不管从自己的主观愿望还是客观现实上,外在的危险、内心的困惑基本上都要自己默默承受,甚至恐惧迫在眉睫也无从获得帮助。书籍可以说是留守儿童最忠实的伙伴,开卷有益,科学类书籍可以明白客观世界的奥秘,心理类书籍可以解开内心困惑,文学类书籍可以间接学到别人的人生经验,甚至宗教类书籍也能得到一点帮助。不管是哪一类,留守儿童都可能获得相应的启发,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消除内心的烦恼甚至恐惧。

2.获得个体生命体验

在儿童时期,父母是儿童的一扇窗,一双眼睛,耐心地引导儿童体验、感知、发现,这是个人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成长历程。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双亲离开身边后,往往没有替代的角色,爷爷奶奶或兄弟姐妹都不行,但是有关书籍可以。高尔基热切地呼吁,“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世界;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通过阅读,一是留守儿童通过书中人物的人生历程,可以间接体验父母的的不易和无奈,达到和父母心灵沟通、情感体谅的目的,二是体验父母角色缺失而无法获得的生命历程,可以获得相对较为完整的成长心路历程。

3.孕育美好道德行为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任校长33年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悟到,美善情感才是道德价值形成的可靠保障。蔡元培认为,美育之所以能够陶冶情感是因为美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文学作品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审美性,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儿童借助语言文字和大师的高尚道德情感对话、交流的过程。通过阅读展示文学艺术所特有的魅力,对留守儿童施以教育的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4.情绪治疗功能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叫做阅读疗法,阅读疗法指藉由阅读图书或接触其他信息材料,帮助读者纾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而达到身心平衡之状态。因情感需求无法满足,不少留守儿童产生脆弱、偏执、敏感等人格缺陷和心理问题,由此导致的极端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心理学认为,适当的图书信息资源对人们具有情绪疗愈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个人通过阅读与素材内容互动,从沉郁、无助的负面情绪状态,达致认同、净化和领悟的心理历程,最终恢复到恬然安适。通过阅读帮助留守儿童纾解负面情绪困扰,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可行性。

二、通过阅读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在移动客户端迅猛发展、基本普及的当今时代,即使农村贫困地区也被以手机为主的客户端覆盖。外出的父母也许为补偿自己的缺位而造成的心理遗憾,也许为便于联系,多数给留守在家的孩子配置了手机,据相关调查,留守儿童手机覆盖率比非留守儿童更高。以手机客户端为主的“碎片化”阅读泛滥,网络资讯相比传统纸质书籍有高强的吸引力,这给传统纸质阅读造成了障碍。另一方面,缺乏监管、家庭教育不到位、长期的“心灵空巢”导致的留守儿童求知主动性下降、阅读氛围的淡薄等因素都给阅读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探索有效的阅读策略、寻求切合实际的方法既是农村贫困地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也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需要。

1.未成曲调先有情——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阅读,责无旁贷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师的职责。一是发掘教材中情感育人功能。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一般都文质兼美,散发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纯纯的美好情感。比如《丰碑》《钱学森》《诚实的孩子》等课文蕴涵着道德感,《五彩池》《草原》《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新型玻璃》《太阳》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人文的关怀、情感的熏染,是唤醒、丰富留守儿童情感的有效力量。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师,要有使命意识,正视留守儿童现状,特别是他们的心里、情感现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功能,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发掘教材中情感育人功能,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巧设情境,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设置相关专题。现阶段许多学校还没有开设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教师有意识设置一些具有倾向性的主题,比如“走进父母的生活”、“天涯若比邻——其实我们时刻在一起”、“距离的美好”等,通过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留守儿童在认知上消除父母不能陪伴自己成长的迷惘感,在情感上减轻亲情缺失的饥渴感。三是在课堂上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吕叔湘说:“情感教育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学生真正的大量的个性化阅读活动主要在课外。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通常是一种内隐性心理特质,在言语作品中,虽然有时“浮显”于文字表层,但更多的情况下则是“沉潜”于文字深处,需要学习者细心涵咏。因此要充分重视课外的个性化阅读指导和督促,给留守儿童以阅读的动力,情感教育的效果自然而来。

2.为有源头活水来——整合教育资源,丰富阅读书目,创设阅读氛围

通过调研,留守儿童阅读障碍主要是:没有阅读的环境;没有合适的阅读书目。要破解这一阅读障碍,需要学校和语文教师联手。首先学校需要整合阅读资源,打造“大图书群”。途径主要是:开放和充实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以书籍作为奖品,奖励在个人方面受表彰奖励的学生,增加学生个人图书拥有量。语文教师要向家长推荐书目——实践表明,外出的家长很愿意为自己的留守子女购买书籍,也许是以此补偿自己缺位带来的对自己的子女的遗憾和愧疚心里。要慎选阅读书目,不要随心所欲,也不能功利性太强,需要注意留守儿童的个人背景,包括阅读兴趣、生活背景与经验等,内容应与儿童的个人情感困扰相关,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以及《暖房子经典绘本系列(亲情篇)》等。风来花自开,拥有一定的书籍量,学生的阅读意愿增强了,阅读量增加了。

3.一夜乡心五处同——搭建阅读交流、反饋、倾诉平台

经验表明,没有有效的交流、反馈、倾诉机制,儿童阅读兴趣很快会衰减,直至停滞。因此,除过学校经常性开展读书交流会、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小明星评选等活动外,强化家庭间亲子阅读、互动阅读是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强化情感教育力量的必由之路。针对留守家庭特点,对外出的父母,充分利用近年来移动客户端迅猛发展、渐趋普及的客观优势,建立“家长读书群”、“亲子阅读群”等性质的QQ群、朋友圈。通过群向家长推介书目、交流读书心得、倡导家长读书。在家里,可以开展“给爷爷奶奶讲故事”等活动,要求留守儿童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听,老少皆愿意,同时强化了儿童的情感体验,留守儿童也有了重要的倾诉平台。通过阅读,间接达到亲子共读的目的,这样就有了交流的话题,情感有了共鸣的载体,好处多多。

阅读是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必由之路,尤其在移动客户端基本普及的今天。留守儿童的心灵如果没有美善情感的滋养,必将被网络上“碎片化”的不良信息所戕害。

参考书目:

[1]朱小蔓.情感道德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20

[2]陈书梅.情绪教育中的发展性书目疗法[J].中国教师,2016 (8):14

[3]钟芳芳 朱小蔓.重构爱的联结:乡村教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情感教育支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4):43-47

[4]巴拉巴诺维奇,维诺格拉多娃.高尔基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249.

[5](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2009:1.

王辉,甘肃庄浪县朱店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