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日”之义

2018-08-24 10:50张建洪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律诗江海平仄

张建洪

教育部组织编写、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温儒敏领衔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从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新教材以其新的选文,新的体例,思想性和知识性结合得非常好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其中,七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第4课选入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中,教材对“海日生残夜”注释为“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这样,教材是把“海日”解释为“海上升起的太阳”了。虽然这和某些权威辞典的解释一致,如《汉语大辞典》,但是它并不意味着此诗的“海日”就是这样的含义!

首先,从标题及其注释可知,诗人暂且停宿在北固山下,而北固山位于现在镇江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一千四百年前,粱朝粱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既然北固山面对着长江,那么诗人从哪里可以看得到“海上升起的太阳”呢?总不能一面见的是“海日”,一面见的是“江春”吧?

其次,从上联的“潮平两岸阔”也可以知道这是大江——大江虽大但还是可以隐约望见的。如果是“海”,如何能够看得见“两岸”啊?教材不正是这样解释吗——“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可见,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讲,“海日”应该是“江日”(江上升起的太阳)才对。教材的编者对上联都还解释为“江”,下联却解释为“海”,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诗人要把“江日”改成“海日”呢?笔者认为大概跟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其一,律诗的特点。熟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人都知道,以唐代为界它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在篇幅长短、用韵、平仄方面是稍微自由的,到了唐代以后近体诗得到发展、成熟,形成了结构严谨、平仄有致的诗体——格律诗,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从王湾作诗来讲,他意图写的是五言律诗,“海日生残夜”(出句)和“江春入旧年”(对句)构成了颈联。而在律诗中颔联、颈联都是要讲究对仗的,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近体诗的对仗,总是避免用同字相对”。[1]如果把“海日”写成“江日”,江江相对,那就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了!所以,只能一用“江”,一用“海”。这样,同类的词(地理类的名词)对仗,反而成了“工对”!

其二,古人的认识能力。由于古代的生产力比较落后,知识积累不够,探索自然的能力、条件不足,古中国的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远离大海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古人往往把浩浩荡荡、渺茫无际的大江、大湖称为“海”。所以,诗文中用“海”来称“江”称“湖”的并不少见。在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李白的《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对“海水”书中解释为“这里泛指大水,即潇湘、洞庭之水”。[3]同书,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注释说:“写明月初出时的景象。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水边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故云。海,指宽阔的江面。”[4]同书,王昌龄《从军行》第一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对此书中解释:“海风秋,从青海湖上吹来阵阵带着秋意的寒风”;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书中解释:“青海句:谓青海湖上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5]陈新璋先生编著的《唐诗宋词概说》选有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其中有“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书中解释“热海即伊塞克湖”。[6]现在我们也还保留着称湖为海的习惯,如四川九寨沟不是有什么“长海”“五花海”“芦苇海”“火花海”吗?可见,称大江、称大湖为“海”是古代普遍的做法,诗人用“海日”代指“江日”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古代汉语的特点。汉族人民往往喜欢运用相类或相对的方式来遣词造句,江与海是同为地理类的名词,两者都有浩浩荡荡,波涛汹涌,气势非凡的特征,所以它们经常组合或串联在一起,构成对仗或类似连绵的的效果,如成语:江南海北、翻江倒海、江翻海沸、、文江学海、江海之学、江海同归……,如散句: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宋玉对楚王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流而为江海,结而为山岳(左思《三都赋》);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钟嵘《诗品》);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如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国(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吕岩《绝句》)……这样,唐代以前和唐代的人都喜欢大量运用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江、海”在词语、诗句中的做法就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或规则了,从语言学的角度來讲也就是形成一种约定俗成了!因此,王湾用他们来对仗也就有例可循了。实际也是如此,后人苏轼不是有“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饮》的名句吗?

注释: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1537

[2][3][4][5]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版

[6]陈新璋,《唐诗宋词概说》【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59

猜你喜欢
律诗江海平仄
积跬步以致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
羊走丢了
应该叫胸联
写诗拾趣
近体尤工,律绝兼善
明确关系式
春天的马蹄声
“逾”与“愈”不同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诗词格律是怎样形成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