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旗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业务复杂化,使审计难度加大,对审计提出更高要求。为了确保企业经营真实性,以及信息有效披露,就需要执业人员进行重要性判断,然而这一判断直接关系到审计风险大小。审计执业活动过程中,重要性及风险评价成为工作核心,两者缺一不可,研究审计重要性水平及风险,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使执行行为质量得到提高。本文在两者概念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是指判断报表信息中存在的错、漏信息,足以对信息使用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换句话说,它是重要性经过量化后构成的衡量错判指标,即审计重要性水平。
不同环境下,对于审计重要性水平判断不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般以收入、资产确定比重,主要包括计划、实际、估计重要性水平。由于错报对于经济决策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报表信息中错报信息量决定其对决策影响的大小,对错报、漏报信息重要性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衡量。审计时,执业审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通过自身的判断,考虑投资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进而进行重要性水平判断。
(二)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由于审计执业行为结束后,对于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漏报情况出具了不恰当意见,而产生的执业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控制及检查风险。目前我国审计执行抽样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客观性,结果难免存在误差,且误差不可以消除,那么当执业人员出具错误意见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与责任。随着经济发展,各行业间的业务呈现多元化发展,行业间的界限模糊化,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审计结果产生影响,内控能力差、错误评价、财务状况不好等因素都会造成审计风险不断。审计风险存在普遍性,贯穿于执业活动全过程,但是审计风险可控,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过程中的失误会增加审计风险,那么,可以采取提高审计质量等措施,使可能产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二、研究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关系的意义
(一)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益
经济多元化,舞弊增加,使得审计风险降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成为难点。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重要性水平较低,执业判断后重要性水平设定高,那么两者差距大,风险则高,错、漏报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越重要,由于不恰当意见而产生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过度审计会影响审计效率。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确定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对审计风险评估并加以控制,通常情况下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重要性水平确定,以及对自身风险进行评估,是为了可以找到薄弱环节、存在问题的领域。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成为审计中确定免审范围的标准,合理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在保证审计质量的情况下,提高审计效益。
(二)考虑重要性水平,保证风险可控
审计风险不可以避免,其贯穿于执业行为全程,那么执业人员,对于风险的专业判断与评估,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随着近年来财务舞弊行为的增加,执业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审计风险不断上升,为避免重大损失,业界对于风险关注度越来越高。从成本控制、提升效率、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执业过程必须得到足够的审计证据,才可以满足审计判断要求,那么执业过程收集信息方面,则与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相关,合理设定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以内控与审计风险评估做为依据,对审计重要性水平进行确定,确保成本效益的同时,增加必要的审计程序,扩大实质性审计测试范围,才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同时,提升执业人员执业水平,建立重要性水平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合理设定重要性水平,可以兼顾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三、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前者从信息使用者角度,对报表错、漏报程度进行衡量;而后者则从执业角度,对未被查处的重大错、漏报,对于出具审计意见可能产生影响判断。尽管角度不同,但两者紧密相关。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正向相关性
审计的执业行为中,审计人员需要考虑工作成本效益,也需要考虑信息需求者的需求及审计风险的大小。而审计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审计执业过程中不可能审查出全部的错、漏报行为,那么此时审计风险就会产生。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时,则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的设定。然而审计人员与信息使用者间,对于重要性水平的要求往往会存在差异,两者间的差异则产生审计风险。审计对于重要性临界级别设定较低时,需要审计人员执业过程充分实施审计,此时产生的审计风险减少。当审计人员谨慎评估重要性水平时,重要性水平偏离很小,没有进行必要审计,也没有严重后果,此时审计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相反,审计人员重要性水平高,其实际执行的程序与应该执行程序相比要少,那么执业行为中必然存在未被考虑的影响因素,对审计结果有效性产生影响,增加审计风险。因此从审计执业角度来看,两者存在正向相关性。
(二)审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反向变化关系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信息使用者在错、漏报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心理预期,它的判断依靠审计人员经验,其设定过程存在主观判断,重要性水平决定与使用者分离,两者间的出发点与动机不一致,造成两者间必然存在差异。使用者为做出正确决策,需要对执行审计主体经营、财务有足够的认识,此时其对审计执业行为要求上升,希望可以通过审计结果揭示出实质性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对于重要性水平设定较低时,审计风险增加,相反风险下降。换句话来说,信息使用者对于错、漏报可以承受的水平越高时,其报表信息中存在的错误不会对决策产生不利影响,此时审计执业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会随之下降,那么需要承担的损失也会减少,执业行为需要接受的风险则会较小;相反,审计风险增加。那么从报表使用者角度来看,可接受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可接受度上升,重要性水平下降的反向變化关系。
(三)審计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两者相辅相成
重要性水平的设定是一种程度设定,它需要对于可以接受的风险进行测试与评估,而审计风险虽然可控但不可避免,然而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关系。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对于审计执业行为中产生风险的大小起决定性影响。一般情况下,重要性水平通过金额大小评估,从报表使用者角度进行重要性水平设定,由于检查风险不能决策使用者重要性水平,那么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水平设定,与审计人员进行检查风险无关,但是实际审计过程中,需要依靠经验执业,这一过程执业人员需要发现重要性水平以上的错、漏报行为,则需要降低重要性水平,即降低检查风险需要在审计测试中,找到重要性水平以上存在的错、漏报可能性,此时应加大抽查范围,即降低重要性水平,其目的在于收集更多证据,使风险降低。这样来看,审计风险会影响重要性水平确定,但不决定重要性水平设定标准。
例如:在执行对某企业审计时,重要性水平设定为2万元,那么企业实际产生的1万元错、漏报,就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那么此时执业人员的实际执行程序少,设定2万元以下的错、漏报行为就会使审计行为产生风险。而将审计重要性水平设定为1万元及以上,较2万元以上更加容易发现该企业2万元以上的错、漏报行为。
四、结论
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对重大错报程度的判断,它是衡量错报底线的标准,需要从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度方面考虑。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要求审计风险较低,在审计效果最佳的情况下,成本会上升,重要性水平估计过于保守,会降低工作效率,那么执行审计时,需要确定程序性质、范围,正确设定重要性水平。但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它不会受到重要性水平设定高低而消失,即使设定较低重要性水平,依然会存在误报风险,那么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则需要合理定位重要性水平,将评估与客观水平一致,对固有风险评估后开展审计程序,以便得到更多证据,才可以使审计效益与质量提升,同时使得审计风险降低。
主要参考文献:
[1]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应用对策研究[J].许倩.时代经贸.2015(17).
[2]审计的重要性及风险研究[J].王子赫.商业故事. 2015(19).
[3]从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解析审计风险模型[J].刘杰颖.电子制作.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