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
2018年3月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遭遇到巨大挑战,说含蓄一点是贸易争端,其实叫贸易战也未尝不可。什么叫贸易战,我认为,至少要符合这四条标准,即贸易规模足够大,至少两个以上回合,至少有一方的行为违反公认的国际贸易规则,至少一方以对抗博弈而不是合作博弈为其当下诉求。不难看出,当前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已经上升到贸易战的层面,而此时更应当为打赢这场贸易战而谋划战略战术。
以美国单方面发起的232调查为开篇,美国对从中国等国家进口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又以301调查结果为升级,美国准备对从中国进口1 333项单独税号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为关税,再以美国在制裁中兴上变本加厉为延伸,中美经贸关系一度形成了局部热战与全面冷战并存的局面。就在中美经贸关系剑拔弩张之际,总算能窥见一线曙光。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对解决两国经贸争端达成一定共识。一度,许多人善意地认为中美贸易战就此划上休止符。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果不其然,特朗普选择了出尔反尔。美国政府在6月15日宣布,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的1 102个税号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已经于7月6日实施,对其余约16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也正在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看来,中美贸易战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常态。与其说是未到刀枪入库时,倒不如说在相当长时间内难见刀枪入库时,在谋划战略战术时也要更多备足战略性武器。
我们当然希望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就此一帆风顺,因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虽然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然而,现实告诉人们,随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共同利益的维护难度越来越高。美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自然要向着高处走。特朗普上台后,为了体现出“美国优先”,积极推进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除了以欧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传统经贸伙伴“为壑”,对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空间更是极力打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是我们主动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战略出发点,而在232调查、301调查、中兴事件、中美技术转让争端等战场上必然要体现出这样的战略出发点。可以说,中国绝不会放弃成为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而美国也不可能在高端制造业与中国“分羹”,这就是中美贸易战的产生土壤。事实上,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出现严重对立,并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的“不靠谱”行为所致,其他人当选美国总统也同样会对中国强化制造经贸摩擦的力度。在这样诉求对立的格局下,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梁子”很难彻底化解,那么贸易战自然也未到刀枪入库时,而此时更要为贸易战谋划战略战术。
老实说,这一次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下手很猛,有些令人意想不到,而中国马上采取反制也毫不含糊,更是超出许多人想象,可以说战术应用得当。面对着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我们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可以用“不惜一切代价”来形容。但正所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难免有些反制措施对应着比较高的现实代价与机会成本。经历过特朗普的这一回翻脸,我们看清楚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乐见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经贸强国。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也需要防范特朗普再一次翻脸。除了备足充足弹药外,也需要降低各种反制措施的“后坐力”,这既是技术战术层面的问题,又可以说是战略思维的体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很可能会出现当年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影响下红军打“堡垒战”的现实翻版。
前段时间,中美双方也只是就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达成一些原则性共识,而许多共识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中美双方在技术层面上的交锋可以想象也会十分激烈。在回答福克斯通信社记者问时,美国财政部长姆纽钦甚至认为停止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是“暂时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中国没有做得让美国满意,美国还会对中国发难。事实也验证了姆纽钦所说的“暂时”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半月时间。美国人都没有刀枪入库,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幼稚地奢谈刀枪入库?
也要看到,眼下特朗普之所以对中国发起近乎“自杀式”的贸易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美国国内的不同势力的不断施加压力。不论诚意如何,至少特朗普在推特中表示有意对中兴“网开一面”。虽然美国国会许多议员也反对特朗普对中兴“网开一面”,但美国商务部在7月12日表示,美国已经与中国中兴公司签署协议,取消近三个月来禁止美国供应商与中兴进行商业往来的禁令,中兴公司将能够恢复运营,禁令将在中兴向美国支付4亿保证金之后解除。事实上,中兴停摆后,向中兴供应芯片的美国高通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说,放行中兴并不是美国带有多大程度的“善意”,而是一种精于算计的表现。从时间上看,美国国内的确有不少人希望特朗普与中国“讲和”,美国国内超过1 000名经济学家及其学者甚至联名致函特朗普,呼吁尽早结束中美贸易战。不过,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美国一些政客又会打“中国牌”。届时,特朗普即使想与中国冰释前嫌,也对政客及选民有所顾忌。
现在看来,中美经贸关系一方面是“小战”不止,如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铝加征关税,而中方也通过对从美国进口的128种商品来进行反制;另一方面是“大战”也已经硝烟弥漫,如白宫在5月29日突然发表声明,宣称仍将对价值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具体商品清单在6月15日公布后,加征关税措施也已经在7月6日生效。至于这一次美国政府出台的5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与上次有何不同,主要从以下方面看:
第一,从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时间节点来看,美国上次发布清单之前中美两国没有就解决贸易争端举行过谈判磋商,而这一次美国出台清单之际,中美两国已经進行了三轮谈判,取得了一些共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依然对华加征关税,只能说是出尔反尔,拿美国的国家信用当成儿戏。
第二,从美国的贸易战对手构成来看,美国上次发布清单时只是按照301调查针对中国这个对手,而针对232调查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时将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经济体予以豁免,但目前来看,由于美国政府根据232调查对钢铁和铝加征关税,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美国的盟友也都加入到与美国博弈的行列之中。前段时间的G7会议,其他六个国家都对美国相当不满,G7甚至成为G6+1。
第三,从美国制裁清单的构成来看,上次是1 333个税号商品,而这次减少到1 102个税号,其中,818个税号是上次保留下来的,价值为340亿美元,还有284个税号是新增的,价值为160亿美元,实施时间还需要经过审议。当然,这两份清单包含商品也都与中国制造2 025相关,为的就是要打压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成长空间。
第四,从国际关系格局来看,美国上次出台加征关税清单时,朝鲜问题还没有十分清晰的方向,而这次美国出台清单时,特朗普与金正恩新加坡会谈已经实现,双暂停基本有眉目,这也是特朗普在搞贸易保护时更无所顾忌。
第五,从技术层面来看,上一次出台清单之时,美方留出比较长的时间作为公示期,类似于缓期执行,希望为中美两国谈判时积攒更多筹码,而这一次美方出台清单,对占三分之二的绝大多数税号商品而言,加征关税从7月6日起生效,类似于立即执行。
也要看到,在通過加征关税对华制裁的过程中,美国也在尽量避免“自伤八百”。即使是出于政客捞选票的考虑,美国也需要这样考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公众有90天的时间提交产品豁免申请,申请期将于10月9日结束。从联邦公报中公布豁免决定开始,豁免有效期为一年,并可追溯至7月6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认为美国的做法更为老道一些。从战术上讲,美国也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对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借鉴,甚至比美国做得更周全,中方也正在研究相关的对策,尽可能减少“自伤八百”的情况出现,深入持续评估各类企业所受影响;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将主要用于缓解企业及员工受到的影响;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增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豆、豆粕等农产品、以及水产品、汽车的进口;加快落实国务院6月15日发布的有关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更好投资环境。
现在看来,虽然特朗普对待其他贸易伙伴上难以做到“言必信”,但在发动贸易战上,可以说是“行必果”。不难看出,中美贸易战现在不仅已经死灰复燃,而且战火烧得越来越大。我们看到,在出台新的50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时,特朗普曾经扬言,如果中国进行反制,美国将推出一份价值2 000亿美元的价值关税清单。如果不够,还要在已有2 000亿美元清单基础上再增加2 000亿美元的清单。现在看来,美国已经公布了这份价值2 000亿美元的清单,长达205页,加征关税的税率一律为10%。
特朗普有时强硬,有时看似又并不是太固执。当然,我们也不会天真地认为特朗普在推特上偶尔说几句“过年话”就真会放我们一马。我们前段时间虽然为了解决中美经贸争端做出一些积极姿态,如扩大从美国进口能源和农产品,但这些承诺的履行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就在6月2~3日中美第三轮磋商结束后,中方发表声明强调,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你不仁,休怪我言之不义。就在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1 102个税号商品加征25%关税后的几个小时,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659个税号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将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时,中方拟对自美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160亿美元,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告。与上一次中国出台价值500亿美元反制清单相比,目前这个清单所涉及到的商品税号从106项增加到659项,可以做到更精准打击,有助于提高反制效果。同时也看到,这一次的清单中并未包括飞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助于实现反制成本最小化。因此,我认为我们的反制不一定要追求反制规模的最大化,而是要追求反制效果的最大化,有一些抵消的反制品种可考虑暂缓生效。平均来看,如果反制效果与反制成本的关系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那么可优先考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下的品种,也可优先考虑杀敌一千以上自损八百的品种。当然,如果找到既能够多杀敌又能够少自损的品种则再好不过了。
面对这种中美经贸争端的长期性、复杂性,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很可能会陷入谈谈打打与打打谈谈相互交通的模式,我们制定战略战术时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谈判磋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为谈判磋商积攒筹码。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反制能力,在谈判桌上我们也不可能占据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方面有助于化解贸易战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有朝一日为面对新的经贸摩擦赢得更多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有朝一日这一季的中美贸易战暂时熄火了,也别马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现在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的战火依然在蔓延,我们更要增强信心,力争打赢这场我们不愿意打的贸易战。有了这样的决心和准备,即使最后双方有机会言和,也不会出现城下之盟。
现在中美两国的贸易战已经打起来,我们也倒是没有过多顾忌了。按照货物贸易来计算,的确美国的贸易逆差较大。无论是按照同等金额还是按照同等规模的反制我们很快会“没有子弹”,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更要追求同等效果,没有子弹时我们还可以用上手榴弹、炮弹等“弹药”。除了在反制关税税率上不必强求对等外,我们在转口贸易、出口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替代。事实上,反制行动本身也很可能为我们的国内相关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强调,反制要讲求战术得当,而沿着既定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扩大发展空间则能够体现出战略高度。此时,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一番,如积极支持关键零部件与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免人家卡我们的脖子;进一步拓宽非美市场渠道,以免将来反制时投鼠忌器;强化“一带一路”的推进速度,扩大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回旋空间;努力扩大内需,打造应对贸易摩擦的“避风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