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凯波
《十三邀》是腾讯视频和单向空间携手打造的一档访谈类节目,是媒介和知识群体对时代反思的成果。该节目寻找13位来自不同社会领域拥有着丰富社会经验和人生心得的访谈嘉宾,如姜文、俞飞鸿、罗振宇、王小川等,他们是中国发展浪潮中各个领域的切片,对他们行为的观察是对中国发展样本的有效探讨。《十三邀》借助主持人许知远,对当前浮躁社会提出反思,试图帮助受众在娱乐化时代寻求更高级的知识和更高级的娱乐。
《十三邀》打破了传统访谈节目演播室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态,由大量的室外镜头和就地取景组成。相对于封闭的演播厅环境而言,对访谈嘉宾生活、工作环境的就地取景和大量的室外场景转移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分享的自然状态,多角度切换的场景和相对轻松的交流环境能够让受众多维度地观察许知远和访谈嘉宾的状态与表现。
抛去演播厅的固定形式,加入更多的外采环节使节目“活”了起来。《十三邀》对访谈嘉宾的跟随式拍摄使受众不仅了解了访谈嘉宾的价值观,也获知了观点的来由、原因、例证等,节目不直接告诉受众嘉宾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而是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和践行过程通过真人、真事、真实生活状态的画面和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受众在思考中自行获取有效信息、自行判断。
现场观众缺位的设置增强了画面外受众的观感体验。在传统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对现场的把控和在场观众的反馈为画面外受众界定了基本感受的框架。演播厅现场观众的表情、动作、笑声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画面外受众自我判断的阻碍,容易打断受众思考,使情绪先入为主,从而感性到场,理性偏颇,影响了个人思考空间的拓展。《十三邀》无现场观众的设置为受众提供了相对简约的空间,把思考和表现的权利重新归还受众。
《十三邀》简约的场景布局减少画面背景对受众的干扰,最大程度地配合节目主题。如第二季第十三期节目中许知远对话姜文,镜头画面大幅保持黑白色调来强调话题的严肃性和观点的深沉性,姜文复杂的个人价值观被隐藏在画面中,使得个人形象塑造更加深刻。
《十三邀》以“偏见”“强烈个人意识”为标签,把许知远——一个抱有对当代个体认知和审美精神缺失忧虑的情怀知识分子当作观众切入节目的视角,将复杂的时代问题通过简约的语言直接呈现。许知远作为采访者,在面对访谈嘉宾时用自己的观点去质疑对方,甚至提出略带有挑衅的观点,以此激起被采访者的表达欲望,使被采访者不得不用争辩和自我辩护来证明自己的逻辑。笔者认为,这样的采访能够更好地塑造采访者形象,因为利用冲突和质疑是唤起解释的最佳方式。通过采访者在进行采访时提出各种疑问,获得被采访者不同的观点和声音。相比于成熟而精致的访谈模式而言,许知远式的探索式采访促使被访者调动认知系统或理性系统来进行交流,得到被采访者更多真实性的反馈,将受众推进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内心。
在泛娱乐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接收方式,对不需要思考的快餐文化的消费数量可观。许知远作为思考着的信息编码者,在与访谈嘉宾访谈过程中不仅不回避话语争锋,还切换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问“为什么”“怎么办”,试图将问题深化,转向严肃性的探讨,但困于节目本身的性质和访谈嘉宾的个人原因,对于部分问题的探讨难以到位,因此节目中总出现大段的沉默和卡顿。制作团队并没有将“尴尬”剔除在节目外,而是充分保留,用细节化的镜头语言传达信息。沉默和卡顿都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真实的表现,传达了对话中琢磨不定、言语之外的留白。
《十三邀》具有浓烈的纪录片风格,直观的对话和互动实现了强有力的观点输出,但该节目没有给出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将选择和判断权交由观众,促使观众思考访谈中出现的各种争论点,推动受众实现理性到场。提供观点但不引导观点成为《十三邀》纪实的重要佐证。区别于观点的直接引导,提供多项选择,告知受众观点和处理方式的多种可能性,有利于拓宽受众的视线,充分保留受众使用认知能力的空间。
《十三邀》节目深谙互联网产品传播规律,在节目形态上,出品方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推出不同的《十三邀》版本,既有精编版本,又有拆解的27个完整版片段,还有“无剪良品”完整版,满足各种媒介渠道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依托于新媒体平台,统一的节目制作理念和节目形态促使该节目显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在节目制作中,节目编导根据搜索和浏览热度来挖掘讨论点,在讨论点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剪辑成为独立片段,使内容主次分明,满足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这种用户定制化的播放菜单促使节目播放频次倍增。
数据来源:卡思数据
制作团队以看似随意的剪辑方式,重新解构、建构访谈的主题,非正式谈话和正式谈话混剪的形式使受众能够对谈话进行深度的解读。在四十分钟的《十三邀》节目中,编导巧妙地运用剪辑手法,在表现访谈嘉宾的同时,以画面和旁白的形式插入许知远对嘉宾的解读。比如在第一季第二期许知远对话姚晨的节目中,制作团队甚至把后期和许知远的真实探讨过程与节目剪辑在一起,使内容更加丰富,给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的观感。
快节奏的生活使受众逐渐养成碎片化阅读习惯,《十三邀》节目的制作方力图引导受众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思考。从访谈嘉宾的选择到节目议题的设置,从访谈主线的确立到纪录片式的风格,该节目都以对严肃问题的讨论为基准,多方位引导受众理性思考。许知远作为被新媒体时代压挤而主动选择边缘化的发问者,对网络塑造的新中产和新精英意识形态持有怀疑态度,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对技术、速度、娱乐驱动时代持有怀疑。”作为发问者,他试图从不同的时代切片中寻求出口,在局部的、短暂的格局中渴求广而阔的生存空间。
有关时代的选题将忧患意识扩大化,由个体扩散到集体,将个人反思转化成集体反思,开启多数人的理性状态。大众传播学中培养理论提到,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提供受众正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十三邀》从样本出发,以语言为载体采取记录的形式反映观点,将观点以可告知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促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当受众的个人经验与节目观点趋于一致时,节目的影响会如同空谷回音一样显著扩大。节目在现实中寻找论点,又在现实中寻找答案,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不可抗的亲近性。屏幕内许知远的个人反思通过和被访谈者的交流渗透到受众内心,在传递时代忧患意识的同时传递了解决方案。
《十三邀》不仅是观念输出的平台,更是引起现代人深度思考的跳板。基于议题的严肃性和话题的深刻性,该节目对受众知识面要求较高,知识鸿沟的存在成为影响该节目收视的关键点。如何寻找精英与普通受众之间的平衡是影响该节目生存空间的重要节点。只有在品质和流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保持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