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张 洁 刘春玲
作者单位: 063001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的乳腺癌亚型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组学特征[1]。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的亚型,在我国,TNBC的发病率虽然只占乳腺癌的10%~20%,但TNBC易发生内脏转移,尤其是脑转移和肺转移,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这也是导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因此,寻找TNBC转移的致病机制对患者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KIAA1522是近年研究发现的一种细胞黏附连接蛋白,其异常表达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复发转移关系密切[3-4],但在TNBC患者内脏转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KIAA1522蛋白在TNBC原发灶、癌旁组织及内脏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内脏转移的相关性,以期为TNBC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通过乳腺穿刺活检或改良根治术标本病理确诊的TNBC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乳腺肿瘤WHO分类中TNBC的诊断标准[5]。按是否发生内脏转移分为转移组(73例)和非转移组(46例)。同时将入组119例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制成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KIAA1522蛋白的表达情况。119例患者均为汉族女性;年龄33~72岁,平均(47.00±12.53)岁;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依据Nottingham联合组织学分级标准[6]进行组织学分级:I级36例,II~III级83例。随访至2016年6月,随访时间为6~63个月。转移组患者73例(单器官转移21例,多器官转移52例),其中肺转移49例,肝转移28例,脑转移1例,单纯骨转移1例,14例骨转移同时合并实质性脏器转移,34例同时合并局部区域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5.91±11.7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8.53±19.72)个月,组织学分级I级为17例,II~III级为56例。非转移组患者平均年龄(42.35±13.32)岁,平均随访时长(45.36±22.19)个月,组织学分级I级为19例,II~III级为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原发肿瘤经病理证实为TNBC;②患者在随访截止前有影像学资料证实远处转移者;③患者术前或穿刺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④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KIAA1522阳性表达率,分析KIAA1522蛋白与三阴乳腺癌内脏转移的相关性。
1.2.1 KIAA152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KIAA1522兔抗人多克隆抗体(HPA032050,美国Sigma公司),即用型二抗试剂盒及酶底物显色剂(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KIAA1522免疫组化实验稀释比为1∶ 200。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组织进行常规脱蜡、水化后,采用枸橼酸盐缓冲液高压修复抗原,3%过氧化氢室温孵育15 min。滴加KIAA1522一抗,湿盒中4℃孵育过夜,随后滴加生物素标记羊抗兔/小鼠IgG的即用型二抗,室温孵育30 min。二氨基联苯氨(diaminobenzid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封片。
1.2.2 结果判定 以TNBC患者的肿瘤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KIAA1522表达阳性,由2名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进行评分。依据物镜下肿瘤细胞的染色范围及强度分级[3]:细胞阳性率≤10%为0分,11%~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依据对每张切片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进行评定:不着色为0分,淡黄色细颗粒状为1分,棕黄色颗粒状为2分,棕褐色粗颗粒状为3分,将两分数相乘得到的表达强度作为染色结果的评判标准:≥3分者为阳性,<3分者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转移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存在统计意义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KIAA1522表达水平的比较 癌组织中,KIAA1522的阳性表达率为73.11%(87/119);在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IAA1522蛋白阳性表达48例(40.34%,48/1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4,P<0.001);73例转移组癌组织中,KIAA1522蛋白在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19%(60/73),非转移组患者KIAA152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70%(27/46),转移组中的阳性率高于非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4,P=0.007)。
2.2 TNBC患者内脏转移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BC内脏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KIAA152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详见表1。
2.3 患者内脏转移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比较 以内脏转移作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内脏转移的因素:淋巴结转移(无=0,有=1)、组织学分级(I级=0, II~III级=1)、KIAA1522蛋白表达(阴性=0,阳性=1)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KIAA1522阳性表达均是TNBC内脏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表1 三阴乳腺癌内脏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表2 三阴乳腺癌患者内脏转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日益年轻化的趋势[7]。内脏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非扩增的三阴乳腺癌具有更高的局部区域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容易发生肺、肝、脑等实质性脏器转移,目前基于蒽环类的乳腺癌常规化疗方案对三阴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欠佳,加之生物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对三阴乳腺癌的治疗基本无效,导致了目前三阴乳腺癌治疗上的难题[8]。因此,寻找该类肿瘤的新的治疗靶点具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
KIAA1522是一种黏附连接蛋白,Gene Expression Atlas、EMBL-EBI和TCGA数据库[4,9-11]资料显示,KIAA1522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KIAA1522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分析了KIAA1522基因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内脏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提示KIAA1522蛋白在三阴乳腺癌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3.11%vs40.34%),在119例三阴性乳腺癌样本中,KIAA1522阳性表达71例,其中68.97%患者伴有内脏转移,这些结果均提示KIAA1522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可能作为判断三阴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内脏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KIAA1522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而年龄、肿瘤大小与内脏转移无关(P>0.05)。 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三者均是TNBC内脏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与相关研究[12-14]结论一致。此外,本研究还证实KIAA1522蛋白高表达是三阴乳腺癌内脏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Xie等[11]最近的一篇食管癌研究结论一致,研究发现未敲降KIAA1522的食管癌细胞系可以在小鼠肺内形成了明显的转移性结节,他们在进一步的通路分析中发现KIAA1522可以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的功能。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课题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究KIAA1522促进三阴乳腺癌内脏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
综上所述,KIAA1522蛋白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内脏转移的重要指标,协助临床早期评估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