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创新研究

2018-08-22 19:31朱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创新

朱钰

摘要:现在学徒制作为当下一种高职院校重点推进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与对劳动者的培养,实现人才输送方面具有十分明显额优势,也是推进教产结合的有利方法。现代模式下的学徒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着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正是因为这一极大的优势,现代学徒制必定会极大的缓解就业结构的严峻现状。校企合作的进程还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校企合作的发展前进还是比较光明的,对企业方面而言,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应该顺应人才方向进行调整,如果企业要相应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必然离不开新鲜的有创新意识的血液注入。企业的相关人员需要意识到,高职院校的技术性人才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理论性人才来说,更加适应企业改革的需求,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企业所需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更多的应该注意人才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高职院校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真正促进校企合作,使得双方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共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创新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当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的高职教育产业在社会各界的不断配合与经济投入当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目前的大形势来看,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是最好的结果。即使在近几十年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从高职院校教育结构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体系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专业的设计并不能达成一个合理的设计结构,师资力量的薄弱与更新速度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硬伤。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能得到完善的实践实训教育,因此达成高度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办法就成为了一条能够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1.1.校企合作的意义

1.1.1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方式可以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大推动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结构逐渐向着发达国家方向进行调整,传统产业的没落同时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院校持续性的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加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由此可见,加速加强我国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相互支持渗透,对双方的不足进行互补,对双方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共享,共同积极参与进人才培养当中去,这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积极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展校企合作方案,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在企业的实训过程迅速形成工作思维,同时企业配合学校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推动,通过校企之间的通力合作全面制定人才培养的制度,将会使得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1.2.通过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有力的推动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这一平台,积极的将自己投入近对人才的培养当中去,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企业的反馈会迅速意识到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最需要的是哪类人才,并且能够根据这一需求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针,更多更快的向企业输送人才,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同时企业在参与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同时,也能与高职院校共同商定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对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极大的提高人才的专业性,真正满足企业中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促进企业整体的转型升级,生产结构的优化,从根本上对企业的经济水平是一种提高。

1.1.3.通过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提升

在高职院校当中,最重要的就就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内,实践教学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是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学业水平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当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让学生们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并且还在于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开发创造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树立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这就不仅仅提升了学生个人的能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也是对学校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通过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探索,对实践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思想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得实践教学思想能够更好的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学生们对实践的热情和重视,努力提升个人成为国家的所需优秀人才。

1.1.4.通过校企合作对人才进行进一步培养

利用校企合作方针去创造新的创新文化氛围,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從高职院校的体制改革入手,对高职院校的实践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尽可能得按其具体功能设置实验室,最好能将实验室进行综合运用,使多种金融类的实践教学都能通过一件实验室得到实现,除此之外,各个高职院校还需要实行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制度,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首先开展需求最迫切的学科的实验室建设,将学生数量更大,实践教学任务更重的学科列入优先考虑范围,不断的增加学校在设立实验室当中的投入,设立尽可能多,功能尽可能完善的实验室。从目前来看,只有机电系的金工实习车间,在这方面高职院校需加大经济投入,使其实践基地成为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的实训中心。除此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建设工地,最好将其打造成为专业的实习基地。这就需要校方积极和社会各界达成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达成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环境和实践过程,这对学生毕业之后融入工作岗位也会有一定的推动效果。

1.2.建设实训基地的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的意识到,之所以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就是为了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载能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真正做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团队在实践教学当中也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改变高职院校理论教学的弊端,在对学生进行放手教学的同时还应当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學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达成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当中向学生传达创新意识,并且通过活动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活动思想相结合,从而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进实践当中。同时教师团队在带领学生队伍时也应该加以适当的引导,保证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不会在创新的过程中忽略课堂上的知识理论。只有高职学校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提升自己,给学生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给学生众多能提供创新创业思想的机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会在这种创新创业的平台上得到显著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工作当中,提升整体的人才质量。

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内,实践教学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是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学业水平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当中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让学生们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并且还在于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开发创造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树立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这就不仅仅提升了学生个人的能力,从整体上来看这也是对学校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当中,通过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探索,对实践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思想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得实践教学思想能够更好的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学生们对实践的热情和重视,努力提升个人成为国家的所需优秀人才。

事实上,实践教学可以说是高职教育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高职院校应当以实践教学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开端,通过在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将书上的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程度,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离开学校之后也能迅速的适应社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进工作当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总结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结构逐渐向着发达国家方向进行调整,传统产业的没落同时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院校持续性的向社会输送更多更加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由此可见,加速加强我国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方案,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使得我国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相互支持渗透,对双方的不足进行互补,对双方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共享,共同积极参与进人才培养当中去,这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积极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展校企合作方案,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在企业的实训过程迅速形成工作思维,同时企业配合学校进行全面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推动,通过校企之间的通力合作全面制定人才培养的制度,将会使得人才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培养,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校企合作的进程还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校企合作的发展前进还是比较光明的,对企业方面而言,为了使自己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应该顺应人才方向进行调整,如果企业要相应的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必然离不开新鲜的有创新意识的血液注入。企业的相关人员需要意识到,高职院校的技术性人才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理论性人才来说,更加适应企业改革的需求,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企业所需的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更多的应该注意人才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高职院校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真正促进校企合作,使得双方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共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岚;刘冰冰;校企合作共建高职农村金融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研究——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与合肥德善小贷公司合作为例[J];经贸实践;2016年04期

[2]刘薇娜;杨立峰;张树仁;赵伟宏;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实习实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33期

[3]郭艳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孙兵;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4年19期

[5]倪彩霞;云南省高职国贸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才智;2013年32期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创新
三位一体的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策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