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统枝
[摘 要]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游戏教学、动手实践等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数学,使数学课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精彩纷呈。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多媒体;游戏;动手实践
[中图分類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24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且,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学习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说是枯燥乏味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何不让他们在玩中学呢?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对于好动、爱玩、自制力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小学生来说,只有在课堂中尽可能地为他们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率。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进行趣味化教学,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融知识于其中,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知识,爱上数学学习。
一、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发展智力、培养特长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加以保护、顺应童心童趣,进行正确的兴趣诱导。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购物”这一单元中“一元的组合”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小面额人民币,学会付钱、找钱,感受到付钱策略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我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购买文具,从中学会付钱、找钱。课始,我以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到超市买东西需要准备什么呀?”“钱。”学生兴高采烈地回答。通过问题,唤起学生的购物经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我把购买一元钱一支签字笔的计划告诉学生,学生听后欢呼雀跃起来。于是,我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同时,我出示购买规则——“必须用不同组合的人民币来买,方法不许相同”,然后把签字笔和装有几套教学用的小面额人民币的盒子交给“售货员”。活动开始了,各个小组的学生都在交流购买的方法,并由一名学生做好记录。十分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去买签字笔,由“售货员”负责判断各组代表所付的钱是否正确,而我则给“售货员”与负责付钱的学生当裁判。活动过程中,我及时肯定学生不同的付钱方法,并给付对钱的小组奖励一面小旗子作为表扬。最后,我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归纳组成一元钱的方法:5张2角;2张5角;10张1角;1张5角+1张2角+3张1角;1张5角+2张2角+1张1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付钱策略的多样化。通过创设购物情境,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所以数学学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用有趣生动的画面和多样化的演示方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淘气的校园”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把淘气的校园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学生观看图片后议论纷纷:“哇,这校园真热闹!”“有跑步的同学,有踢足球的同学。”“还有踢毽子的同学。”……听到学生的交流讨论,我明白学生的兴趣来了,于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中一共进行几种游戏。在学生观察思考后,我指名学生来说说,其他学生倾听,要求他们在同学说完后予以补充。同时,我给予引导:“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补充?问题出在哪儿?”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共同归纳出结论:图中的信息复杂多样,应该有顺序地观察,并做好记录。这样教学,让学生明白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和分析信息,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玩游戏,所以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数学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可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和获取新的知识,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中记。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和是6、7的加法”一课时,我设计“动物找家”的游戏,因为一年级学生对于可爱的小动物们总是缺乏免疫力的。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有几个小动物找不到家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找一找吗?”“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些性急的学生马上问道:“怎么帮呢?”“每个动物身上有一道算式,只要算出得数,就可以帮助它们找到家。也就是说,算式的得数是几,我们就把它们送回几号公寓。”我在黑板上设置6号和7号公寓,并把代表小动物的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让学生送小动物回家。游戏结束后,我让全班学生一起判断是否正确,并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与学生一起把和是6、7的加法算式进行归纳总结。整节课,我都能看到学生露出的纯真笑容,这说明他们都沉浸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动手实践,调动学习积极性
数学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是不会深刻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习得和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会理解深刻。小学生喜欢在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搭一搭、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且常常欲罢不能,因为在自己动手“做”数学时,学生有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周长”一课时,我为学生搭建一个体验成功的平台,课始先引导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测量物体的周长。学生一听高兴极了,摩拳擦掌,似乎有些按捺不住,选择合作伙伴后就急忙动起手来。有的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铅笔盒、数学书本的边线后用尺子量出它们的周长,有的学生用绳子环绕杯子的底部后量出绳子的长度,有的学生直接用尺子量桌面的四条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取新的知识。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精心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乐于数学学习,使数学课堂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精彩纷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