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模考题的思考

2018-08-22 00:45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段明贵姚微微邮编230601
中学数学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余弦定理理科选择题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段明贵 姚微微 (邮编:230601)

1 原题再现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数学选择题第12题为:

图1

已知点I在△ABC的内部,AI平分对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的三边长一定成等差数列

B.△ABC的三边长一定成等比数列

C.△ABI,△ACI,△CBI的面积一定成等差数列

D.△ABI,△ACI,△CBI的面积一定成等比数列

该题是选择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从考试结果来看,得分率也极低.本题以三角形为载体,题干简约,背景新颖,综合考查了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还糅合了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在多个知识交汇处命题,由此可见本题的综合性很强,对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

2 追根溯源

该题的背景是三角形的布洛卡点与布洛卡角,那么什么是布洛卡点和布洛卡角?

在任意△ABC中,有且仅有一点P,满足∠PAB=∠PBC=∠PCA=α;有且仅有一点P′,满足∠P′BA=∠P′CB=∠P′AC=α′.这两个点P、P′称为△ABC的布洛卡点,角α、α′称为△ABC的布洛卡角.

布洛卡点早在1816年由法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雷尔首次发现,1875年,三角形的布洛卡点又被一个数学爱好者——法国军官布洛卡重新发现,并用他的名字命名.由此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三角形性质的研究热潮,发现了三角形许多新的性质.

一般地,对于任意三角形都有两个布洛卡角与两个布洛卡点,当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两个布洛卡点重合,两个布洛卡角都为30°.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S是△ABC的面积,角α为△ABC的布洛卡角.则有布洛卡角的如下两个性质:

定理1 cotα=cotA+cotB+cotC.

运用正、余弦定理容易证明上述定理,详细证明参见文和文 .

三角形的布洛卡点、布洛卡角还有许多其他性质,它们在数学竞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兴趣的读者,请进一步自行探究.

3 解法探析

下面用正、余弦定理及布洛卡点的性质给出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数学选择题第12题的两种解法.

则∠BIC=∠ABI+∠BAI+∠ACI+∠CAI=∠BAC+∠ABC=B+2α,

∠AIC=π-∠ACI-∠CAI=π-2α.

由于B+2α+C=π,所以B+2α=π-C,B+C=π-2α.

评析 解法1在2个子三角形中分别运用正弦定理,利用它们边角的特殊关系,得到一个新的等式,从而得到a2=bc.解法2主要利用定理1的等量关系,移项后充分进行恒等变形,最后利用正弦定理得到a2=bc.两种解法都要充分利用角的关系,由于解法2直接用了性质,所以显得较为简单一些.

事实上,上述解答过程揭示了布洛卡角的另外一个性质(定理1的推论):

推论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角α为△ABC的布洛卡角.

4 链接高考

图2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7题如下:

(2)若∠APB=150°,求tan∠PBA.

(2)解法1 设∠PBA=α,由已知得,PB=sinα.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

解法2 设∠PCB=α,由题意可得∠PBA=∠PAC=α,据定理1,得

解法3 设∠PCB=α,由题意可得∠PBA=∠PAC=α,据定理2,得

评析 在第(2)问的条件下,点P为△ABC的布洛卡点,解法1是通解通法,求解过程也不算麻烦,解法2与解法3都直接利用布洛卡点的性质,一步即可得到答案.由此可见,本题的原型是三角形的布洛卡点.

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 .以上两题都是运用三角形的布洛卡点命制而成的,而题干中又没有出现布洛卡点这一新概念,做到了不露痕迹.初等数学中许多经典内容,不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素材,也是我们命制各种试题用之不竭的宝藏.

猜你喜欢
余弦定理理科选择题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余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正余弦定理的若干证明与思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正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