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8-08-22 11:25李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5期
关键词:血块凝血因子血凝

李芳

凝血三项是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统称,是临床筛查凝血功能障碍的重要项目。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值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疾病的诊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上述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其中血块形成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往往容易被疏忽[1-2],特别是急诊检验有着快速性以及批量性的要求,仅通过离心前的检查,容易忽略一些小血凝块,此时有必要配合试验结果,根据某些结果的共同变化,建议进一步对标本进行详细的检验,本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集100例日常工作中发现血块的凝血标本,其中包括59例男性和41例女性,患者年龄2~87岁,均来自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送检的梗死性病例的送检血样。排除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对通过检测发现有血块的100例标本,要求临床立即重抽无血块形成血样复检,标本均以3 000 r/min进行离心10分钟,取上层血浆,使用全自动凝血功能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质控品和校准品进行检测。比较血液两种状态下凝血三项以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凝的情况下,D-二聚体明显升高以及APTT明显降低(P<0.01),PT与FIB检验值也有所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由检验人员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决定,而且取决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如护士正确采集标本和及时送样等,在所有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大约80%的结果可追溯到标本的质量问题[3-4]。本文主要研究血液凝固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血块形成对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D-二聚体升高和APTT的降低最为明显(P<0.01),而PT和FIB也有所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理论上血块形成使凝血因子消耗会导致PT以及APTT的延长,但本研究结果稍有区别,分析原因为:我院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原理为透射比浊法进行检测,具体又分为PT的一阶导数法、APTT的二阶导数法和FIB的阈值法,其所有反应过程包括:基线期、加速期、减速期以及平台期。基线期代表凝血因子被激活、生成凝血酶的过程;加速和减速期代表凝血酶发挥作用,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过程;平台期代表凝固反应完成。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20%~50%的凝血酶原物质就能满足凝血要求[5-6]。因此,对于体外实验,部分凝血因子消耗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根据对同一标本两种血液状态下反应曲线的研究,发现基线期差别最大,血块形成时,反应曲线的基线期几乎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反应开始前,大多数凝血因子已经被激活,或许在血凝块的形成中,血浆中未参与血块形成的许多凝血因子也已经被激活,以至于在实验中,作为凝血启动过程的这段时间相应缩短。而凝血过程包含启动阶段和爆发阶段,相对而言,凝血启动之后的爆发阶段要迅速的多,基线期占总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对于血凝标本来说,因为凝血因子激活而在基线期缩短的时间可能就远大于因为凝血因子减少而延长的时间。因此对于PT和APTT,凝血因子浓度改变对其影响主要发生在凝血因子激活阶段,也就是基线期,浓度高,凝血因子激活快,凝血酶形成到一定量所需的时间就短,血液开始凝固的时间就早。

血中有凝块时,APTT缩短较PT、FIB的变化更为明显,其原因主要是外源性凝血的启动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而内源性凝血的启动需要激活的因子较多,所用时间比较长,因此基线期的缩短对APTT影响较大,而对PT影响相对不明显;而FIB减低的原因,首先,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被消耗掉了,其次,它可能与PT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

表1 两种血液状态下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n=100)

表1 两种血液状态下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比n=100)

组别 D-二聚体(μg/L) APTT(s) PT(s) FIB(g/L)血块形成 1 870.64±141.47 21.42±4.19 10.87±3.94 3.64±1.28无血块形成 404.79±86.25 30.49±6.57 11.84±3.28 4.24±0.87 t值 88.470 0 11.639 6 1.892 1 3.876 8 P值 <0.01 <0.01 <0.05 <0.05

在血凝块形成过程中,D-二聚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甚至高出正常时几十倍之多,这可能是由于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密切关系所致,目前普遍认为凝血能力的提高伴随着纤溶活性的增加。纤溶过程中有多种激活纤溶酶原的途径,其中至少有两种途径与凝血系统密切相关,即内源性途径和外源途径。血浆中有纤溶酶原存在,但活化的凝血因子XI,XII和激肽酶能激活纤溶酶原,在凝血过程中形成纤溶酶,一些研究证明,在缺乏凝血因子xii的情况下不会造成明显的出血倾向,反而使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高风险,表明其具有激活纤溶的明显作用[7-8]。如果条件允许,一旦形成了交联的纤维蛋白凝块,即可能导致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并形成D-二聚体。因此,血凝发生时可能促进D-二聚体产生和分泌。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血块的形成对凝血三项和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指标的异常结果和临床诊断对血液状态进行合理怀疑,并建议进一步复查,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帮助。

猜你喜欢
血块凝血因子血凝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6例蛇毒血凝酶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报道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抢救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中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吸除大脑血栓凝块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