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胜辉
急性阑尾炎是一类常见的外科疾病,其发病率居各类急腹症的首位,其病因复杂,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在确诊后需尽早进行治疗[1]。临床中多采取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常用术式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两种,何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目前在临床中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以上两种术式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8~66岁,平均(39.5±4.8)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8~70岁,平均(40.3±5.0)岁。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上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具有可行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且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了实验知情通知书,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的相关要求。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行硬膜外麻醉,在麦氏点斜行位置作3~6 cm的手术切口,按照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流程进行操作,术后放置引流管,给予常规止血、缝合处理[2]。
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3-4],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三孔法进行手术,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并将套管针和腹腔镜安置好。对腹腔进行探查,在左腹股沟区和脐成正三角形位置作一切口,穿刺套针。吸尽腹腔内脓液后将盲肠提起并确定阑尾位置,将其与附近粘连组织进行分离。以分段离断的方法离断阑尾系膜,对残端黏膜进行电离,用锁扣夹夹闭系膜,采取7号线进行双重结扎。对腹腔进行冲洗、消毒后缝合切口,如出现严重污染则需给予引流管引流。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相关实验资料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分别实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9%)低于对照组(26.3%),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h)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8 45.8±8.2 29.4±3.3 9.8±3.1 19.5±6.8 5.3±1.8对照组 38 52.7±9.9 44.0±4.0 18.8±5.2 27.0±9.6 7.7±2.2 t值 - 3.309 17.356 9.164 3.930 5.205 P值 -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一般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四种类型,其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梗阻、便秘、饮食、遗传等相关,其典型症状为腹痛、胃肠道症状、发热、压痛、腹肌紧张、皮肤感觉过敏等,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应尽早进行治疗[5-7]。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手段,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操作时间较长,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高发,正逐渐被新型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所取代[8]。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创伤较小,患者疼痛轻微,在术后一般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且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该术式还能规避患者体态肥胖、阑尾位置、腹壁肥厚等因素对手术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手术疗效和安全性[8-11]。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更具优势,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7.9%,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唐新华、刘燕萍[12]的实验结果。
由上可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适宜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