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2018-08-21 09:18陈宋平铖郑发鑫江永林国吉林燕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电针神经功能下肢

陈宋平铖 郑发鑫 江永 林国吉 林燕华

[摘要] 目的 探索针灸配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DPN患者,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降糖及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DPN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NVC)。结果 两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N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患者NVC改善程度更佳(P<0.05),观察组疗效亦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DPN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神经功能。

[关键词] DPN;NVC;神经功能;电针;下肢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4062(2018)01(b)-0187-02

DPN是2 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以四肢远端为主的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晚期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中医治疗DPN方法众多,而该科室在长期对比治疗中发现电针疗法对改善NDP患者下肢症状疗效较好,故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对此疗法进行研究,汇报其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确诊的DPN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WHO中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存在下肢周围神经症状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其他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分组方法:以1:1比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8~68岁,均值(56.13±4.95)岁;病程3~12年,均值(6.73±2.21)年。观察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0~72岁,均值(58.80±5.40)岁;病程4~15年,均值(7.33±2.52)年。两组DPN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饮食控制及常规降糖药,使餐前血糖水平正常,口服甲钴胺500 μg,tid,连续治疗1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针灸治疗。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针刺双侧肾俞、大肠俞、次髎、秩边、环跳、阳陵泉、承山、束骨、太白、涌泉。行针至得气。再以6组电针分别连接同侧肾俞与大肠俞,秩边与环跳,太白与束骨,以3 Hz频率的连续波刺激30 min后起针。治疗每天1次,连续14 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肌电图机测定右侧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反向法测定右侧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好转;有效:症状对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有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评价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临床疗效见表1。

2.2 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胫神经MCV、腓总神经MCV以及腓肠神经SCV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胫神经、腓总神经MCV以及腓肠神经SCV差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法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更佳。具体数据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症状,其神经主要病理改变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索变性。目前的研究已发现多种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包括高血糖状态所激活的多元醇代谢、非酶促蛋白质糖基化的积累、线粒体呼吸链中氧自由基的过度增长,胰岛素缺乏所致的神经组织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减少以及早期神经微血管的异常[2]。目前针对DPN且已证实有疗效的药物主要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类药物、清除自由基类药物、钙拮抗剂、以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3-4]。与此同时,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亦可显著降低患者丙二醇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氧化应激状态[5]。

糖尿病中医病名为消渴,辩证为阴虚燥热,故针家常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取清热滋阴之效。然而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症状,亦可诊断为痹症,病机多为在阴虚燥热的病理基础上所造成的筋骨皮肉气血不足,脉络痹阻。因此本研究以针灸经络辩证选穴法,针对其下肢病症,取病变所在太阳、少阴、少阳经之穴位进行针刺及电针以疏通经气,同时肾俞穴可滋先天之阴,大肠俞可稍去阳明稽留之湿热,再配合西药服用以达标本共治之效。该疗法虽无法使患者完全治愈,但有效率较高,颇具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灸辅助治疗DPN整体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安全性,实施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栋才.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12):1439-1442.

[2] 马聪,盛宏光.神经肌电图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10-13.

[3] 韩亚娟.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差异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39.

[4] 阮希成,蔡奕琪,林坚.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10):113-114.

[5] 吴迪.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52-54.

(收稿日期:2017-12-13)

猜你喜欢
电针神经功能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