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教学方法浅议

2018-08-20 10:26罗京
文教资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部编版时空观念学科素养

罗京

摘 要: 2017年全国初中阶段统一使用部编版历史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具有较强的时序性,凸显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注重点线面的编排方式,呈现历史发展全貌;增加文字、文物图片、历史遗迹等史料,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教材的特点,精心构建教学设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部编版《中国历史》 时空观念 史证意识 学科素养 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部编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文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出发,浅议七年级历史教材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时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编写严格遵循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时序性,从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顺序,分上下两册(正课40课和活动课2课)和阶段性单元设置进行编排,循序渐进,由远及近,呈现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教学的初始阶段,历史教师应按教材编排时序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首先,教材每课的子目都以时间顺序,贯穿整个历史演进更替的过程,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探究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对史实做出准确的评价。例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现了唐朝前期社会繁荣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从时序上,正因为前期有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做铺垫,才有后来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理清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根据三位历史人物对唐朝统治采取的措施分析,探究他们对唐朝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

其次,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则是“左图右史”,教材各时期历史地图都经过国家地理测绘地理信息局严格规定并审核备案,七年级上册共18幅,下册共4幅历史地图。在立足时序的前提下,以教材配置的各类历史地图为依托,利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地展示历史地图,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进程的空间背景,如城市、边界、河流、民族分布等,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始终围绕历史空间与时间概念,当遇到疆域沿革、都邑位置、民族分布、战争态势等方面内容时,历史地图则比抽象的文字叙述更要形象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通过分析辽、西夏与北宋的形势图可引出女真族生活的区域和崛起、金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的复杂关系。辽和北宋灭亡后,南宋的建立使形势图发生变化,形成金、南宋、西夏对峙图,学生直观感受政权更替的态势;宋金议和,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至此,南北对峙局面正式形成,使学生清晰地在地图上看到这一条分界线,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两幅图再作比较学习,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并观察到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用好教材地图,培养学生认图、识图的能力,感知历史不断更替演变的过程,形成立体空间思维模式。

再次,在认识现实社会时,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教会学生在了解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的基础上,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现在及未来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例如评价武则天,史书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挞,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但是将她置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考察,就可以理性看待在其主政初期,打击保守的门阀贵族,这对武则天本人来讲确属报复行为,但这些门阀贵族当时已经成为一种保守势力,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积极意义上评判,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因此只有将历史人物或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二、点线面结合,培养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点的能力

教材责任编辑余桂元在《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与特点》一文中谈到“七年级教科书的编写,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并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科书着力关注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以及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即通常所说的“点”[1]。基于教材编写的特点,按照教材“点-线”结合的编排方式和“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基本思路,把若干点串成一条条线,若干条线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张张知识结构网,全面呈现历史面貌,向學生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提高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

(一)以点带点形成线索。如教材中介绍“点”,如“一个人、一群人、一村人、一族人、多族人、一类人、一国或多人国人”等历史人物;“武王伐纣、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经济重心南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民族交往等历史现象,在一定性质意义上的历史内涵决定一个个点都有一定的联系,帮助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学习及时拓展到其他相关知识点,达到以点联结成线的效果。比如商鞅变法作为一个知识点,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内容(政治、经济、军事)等主干线索,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看到秦国统一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混战局面的波澜壮举。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知识点更清楚地了解到整个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整体历史观,有益于今后学习。或者根据学生的需求把需要记忆的信息和知识分类掌握,通过梳理做成思维导视图或者知识点卡片,具有合理的逻辑性和清晰的思维条理,这样方便学生记忆、复习、掌握。同时,学会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

(二)点线结合、以点带面,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七年级教科书通过点线协调配合,贯穿中国古代史各个阶段的历史发展状况及整个古代历史整体面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历史事件,不能一叶目障,要让学生在整体历史框架背景下,感知通过历史主干线索辐射出来的面。相比较中华书局(2003版),新教材对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整合,删减有关经济史、民族史、科技史、文化史的若干知识点;突出若干重点,如:依法治国、国家意志、制度文明、主权意识。比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作为突出重点,教材把它单独立为一个课时讲解,要帮助学生透过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及意义,更宏观地看到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所产生的影响,乃至深度理解学习丝绸之路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即突出对西域地区(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的管理,突出国家主权意识,通过这种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不但让学生看到丝绸之路古往今来的历史全貌,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

三、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学科素养

“论从史出”是历史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论,也是历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历史,掌握史实,教材是主要的信息载体,七年级历史教材关于史实的内容主要有文字、插图、地图、史料。通过教材途径,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通过证据评判历史的思辨能力和史证意识。

(一)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培养学生史证意识。文字的叙述是对史实有力的证明,是教材的主干,而插图则为说明文字内容提供了更直观的材料,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七年级教材每一课的文字都在1000字以内,文字表达通俗易懂,落实课标规定的知识点,配套丰富多彩的插图(上册138幅、下册166幅),使历史教科书不但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而且具有科学的严谨性。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出现了更多的历史文物图片,这些历史文物图片都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依据。历史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插图,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和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说话讲证据,实事求是的史证意识,提升学科素养[2]。

(二)研读和辨析史料,提炼学生历史思辨能力。除了教材资源外,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时政、调查报告、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网络信息等多种渠道获取史料,以史料为依据解读历史和辨析历史,辨别历史的“真伪”,从而得出结论,不断提高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中材料研读《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想一想: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什么?教会学生结合所学教材知识自主分析材料,首先从材料中分析出,东晋后期,天下太平无事,年景和顺,农业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衣食充足,几乎家家都可温飽的社会景象;其次,理解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在教材史料中找出原因,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教材史料的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四、弘扬传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精神

在《挖掘历史内涵 培养人文情怀——践行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之心得》一文中谈到“历史是传承人类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人文学科,而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有史学家说过,人类能否乐观地走21完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决定于人文能否完成自己的世纪使命”[4]。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精神的任务。抓住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启迪学生、用浩瀚的文化长河熏陶学生,践行历史人文教育的基本功能。七年级教科书上下册用9课的内容讲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了40多位文化名人和30多部文化著作,为历史教学实施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时期涌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其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无不渗透着人文价值精神。比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其思想精髓以“人性”为落脚点,是人文主义孕育和发展时期;秦汉的宗教、史学、艺术都以人性为主线,体现了人文色彩和人性向美的追求;分裂割据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文化包容并蓄,涌现出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文化巨匠;明清时期科技建筑文化更是青云直上,到达顶峰;再如张骞、班超为维护国家边疆政治稳定所付出的史实壮举。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用他们劳动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创造着历史的光辉,历史人文教育应关注学生人性的发展,以每一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在讲述传统文化的同时,挖掘他们蕴涵的人文情怀。用历史的智慧指导人生,用历史文化的呼声唤醒学生心怀大志的人生情怀;从历史的思辨中,培养学生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文情怀。

首先,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用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启发和诱导,而教师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其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到诱因和导向作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垂范作用;教师应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修养教化学生,引导学生好好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有人文素养精神的人,具备比了解一般知识更上位的东西,使学生受益终生。其次,把人文素养的提升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感知、思考、领悟,汲取教材中40多位文化名人的精神熏陶,比如孔子的“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子的“兼爱”“非攻”、李白昂扬的进取精神、苏轼的“旷达”、戚继光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文化传承者,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把新教材用“新”、把学生教“活”,让学生“活学活用”,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

参考文献:

[1]余桂元.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与特点(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0).

[2]许伟.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及施教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9).

[3]程维玉.对于历史教学“论从史出”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4]江芹.挖掘历史内涵 培养人文情怀——践行历史学科素养培养之心得[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

指导教师:白云

猜你喜欢
部编版时空观念学科素养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