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军
〔摘要〕作为学校心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心理健康活动课在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逐步被开发成熟,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然而,目前心理课的发展却到达了某种瓶颈程度。心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遭遇了某些难以言表的尴尬。此外,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心理课堂常涌现许多突发的“小事故”。对待这些“小事故”,倘若教师处理不当,则使活动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浅谈心理课堂中两种常见的“小事故”以及处理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心理课堂;突发情况;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0-0041-03
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核心素养对心理保健的要求日益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科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心理健康课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也被不断挖掘、开发,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但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后,心理健康课也到达了一定的瓶颈状态,受到了某些诟病与質疑,如学生体验不深、活动流于形式等。除此之外,心理教师在活动课中还需面临许多突如其来的挑战与冲击。许多突发的“小事故”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常态。
在许多情况下,心理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了精彩的教学活动,细心布置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希望能与学生共同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为实际的课堂效果常常与教师的预设大相径庭,往往心理教师会受到当头一棒。课堂中会发生千奇百怪、防不胜防的“小事故”,如学生冷场、学生的应激反应、课堂纪律散漫等预设之外的现象。“小事故”的产生容易导致课堂效率下降,使团体氛围难以建立,更无法让课堂实现百花齐放,形成深层次的思维撞击。
我们往往对心理活动课的实施有美好的愿景,希望学生专注地投入到活动,紧密围绕教师设计的主题进行思考,大方地与同伴进行分享与交流。然而,“小事故”频发才是心理健康课中的常态。究其原因,在于心理健康课的学科特殊性。心理健康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会考科目课程。会考科目课程涉及的知识具有普遍性,不与个体的隐私构成联系。然而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与自我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隐私性。它主张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探索未知的自我。因此,在谈论某些深入的问题时,学生有可能会触及内心中的某些冲突,第一反应是运用长期以来的应对模式来对这些冲突做出回应:投射、抵触、爆发、否认等。这也是心理课堂涌现突发“小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心理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不仅是几十个学生,更是这些学生背后的原生家庭、人际交往、过往经验等各种庞大的支持系统。
既然“小事故”在心理课中经常发生,那么化解“小事故”就成为心理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这考验每位教师的细节处理与应变能力,也成了心理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课堂中的“小事故”对心理教师来讲既是危机又是契机。处理得当,课堂效果不仅得到提高,主题更能进一步被升华;处理不当,心理课的口碑容易下滑,同时容易引发学生对心理课产生负面体验,甚至诱发学生产生心理困惑。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小事故”具体有何表现呢?心理教师又应如何应对?本人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浅谈。
心理活动课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赋予了学生很大的活动自由空间,自我探索与小组沟通都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良好体现。无论何种形式,都容易为“小事故”埋下生根发芽的种子。经过几年教学,本人总结了心理健康课中的典型“小事故”有如下几类。
(一)体验创伤,情绪失控
在心理课中,心理教师常设计自我探索的环节,通过播放舒缓的纯音乐,用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因应主题而探索相关的个人经历。但由于每位学生的成长史不同,学生在进行此活动时,往往在不经意间体验到过往的创伤经验。此时,学生容易采用内在的应对方式或自我防御机制进行反馈,如回避或爆发。因此,此活动很容易产生“小事故”。例如,在一次生命教育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命中的小遗憾进行自我探索。在学生分享环节,一位学生沉默许久,好不容易讲了一句话,便开始痛哭流泪。此时,班级的团体氛围仿佛凝固,班上同学也聚焦到该名同学的情绪上,部分学生甚至开始将注意力转移至同学痛苦的原因上,紧接着的分享环节难以开展。此时,心理教师对这个“小事故”的回应显得非常重要。再如,在“与父母沟通”的主题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亲情温度计探索与父母的关系。有一名同学颤抖许久,非常沉重地讲到他的亲人已经去世,班上同学对此回应非常震惊。此外,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探索此问题而勾起了不愉快的体验,如少部分同学直接表示自己父母已经离异,引发了许多同学的共鸣,心理课的主题因此被带偏。
以上例子仅仅是心理活动课中的冰山一角,类似的冲突与表现在心理课中经常出现。作为心理老师,遇到这种突发的、意料之外的“小事故”时,倘若没有对创伤伤口谨慎处理、没有及时在课堂中做出有效的回应,将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不良体验,诱发更严重的问题。
(二)小组互动,冲突连连
在心理课中,小组合作是另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小组游戏中,同样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小事故”。例如,在人际交往的课程中,教师希望通过举手指的游戏引发学生了解主动表达的重要性。游戏规则为两人同时举出手指,举出“1”代表我不想和你交朋友,举出的手指越多,代表我越希望彼此保持联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A同学向B同学举出4个手指,而B同学却只伸出1个手指。活动现场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氛围。在分享环节中,被拒绝的A同学脸色苍白,非常掩饰地说了一句“对于你的冷漠,我无所谓!”教师对游戏设置的美好愿景无法实现,反而使同班同学产生了负面的体验。
类似的因他人导致的个体产生负面体验的例子数之不尽。相互指责、对号入座也是另一种小事故。在以某些人物,如霍金为例子时,班上的学生很容易对号入座,直接对着某位同学进行指责和嘲笑:“他就是霍金, 他平时就是这样的。”此举动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关注。类似的细节容易使班上的某些同学产生不良的体验。心理教师应对相似的“小事故”时,如何化干戈为玉帛,成了活化课堂的关键要素。
以上两种“小事故”难以避免,它们对老师形成较大的冲击,给教师带来较大的挑战。但好的心理课在于日常的累积。我们做好基础性的干预工作,能使“小事故”的发生频率降到最低。
(一)充分预设,做好准备
在选定课题与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对活动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的思考,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充分的预设,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突发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做好回应的方式。由于心理活动与人的内在思维密切相关,学生的分享因成长经历而存在差异,课堂的走向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对每个教學环节进行充分的思考,尽可能对课堂出现的突发“小事故”进行预判,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二)建立契约,做好铺垫
在预判到活动可能诱发学生产生不良的体验时,教师在开展此活动前,应做好思想引导和充分的暗示工作,运用合理化的技术消除学生对参与活动的焦虑,同时肯定活动本身的积极意义。如“接下来老师邀请大家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想起一些曾经使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会使你感到困惑,但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这都是很正常的,它能帮助我们在此刻拥抱另一个自己,使自己不断取得成长。”在分享环节开始前,与学生建立契约,“在分享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约定,邀请大家尊重每一位发言的同学,不要尝试将案例与同学做不必要的连结,我们可以聆听彼此,当同学在分享中表现出情绪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是属于他的感受,我们要尊重他”。
经过前期的充分铺垫,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被带入情景,使个人的探索和反思得到充分发酵,使活动在一个更具安全感的氛围下进行。
(三)同理共情,做好反馈
在“小事故”出现时,心理教师的反馈方式显得特别重要。心理教师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将心理咨询的技术运用到反馈“小事故”当中。如,在学生情绪失控或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压抑自己的感受时,如上文提到的被拒绝的A同学,老师可以运用共情的语言对学生当下的情绪进行回应。除了语言外,教师可用恰当的动作对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回应,如女教师可在女学生分享中情绪失控时,给予一个轻轻的拥抱、传递一张纸巾。运用心理咨询的技术能够使学生在回忆不良体验时,得到师生的支持,增强应对不良体验的力量,也能使团体氛围变得更加温暖与安全,将“小事故”化为“大和谐”。
(四)尊重当下,做好干预
心理课中的“小事故”是危也是机。心理教师能够通过课堂发现一些需要预警的学生个案。因此,短短40分钟,教师不必强求在课堂中就能改变学生的负面体验。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当下的感受,做到认真聆听,在课后可以约见学生,进行个案辅导。
课堂中突发的“小事故”是常态,比起公开展示更具生态效度。虽然“小事故”是心理课中的小插曲,但我们不妨转换观念,将一个个的“小事故”作为心理活动课的精彩闪光点,积极尝试去转化和改善,相信这样的心理课一定更有韵味、更受学生欢迎。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陈瑞.浅析中小学教育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J].法制与社会,2015(6).
[3]詹静.上好心理课的“六不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3):72.
[4]杨敏毅.研究型心理课程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8(8):25-26.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广州,510235)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