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教师
“很会教的老师已落伍”,过于负责任的教育未必是好教育,有时甚至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变成“负”的责任。成长是一种体验,成长更是一个过程,教师应当从“教”的专家转变为促进学生“学”的专家。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时代在发展,现在的智能机器越来越像人,而灌输式的教学和重复式的训练却让学生越来越像机器。当下的课堂需要重建,重在建构课堂生态和课堂文化,从教学理念、教师定位和学习方式上真正保证“自主学习课堂”的建构,让学生能够自我成长、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不懈追求。
教学的知识点太多,可一堂课时间有限,讲得再好、再生动的老师,如果一直讲下去,学生也会疲惫和厌倦。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融入生命教育的“慢”实则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快”。要让“学生立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不能只为求得答案,要逐渐淡化教师的控制欲望和善讲情结。否则,你将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学习时间和无限的学习可能性,所以他们要逃离,甚至对抗。那如何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少教”?
让学生在课外预习,这只是一种学习的理想状态。预习不能放任自流,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待条件成熟后可让学生独立自学,教师有针对性的安排和引导仍然必不可少。我们建议,预习应尽可能的在课内完成,在时间、方法、效果上才能都得到保证,这是“少教”的路径之一。
预习课内化,也是对阅读的一种重视,不管文理科,不论年龄段,都需要在阅读中培养理解能力,以保证自主学习的真正发生。上课,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形成上课的主问题,这样做往往可以一石二鸟:一是最大限度地肯定了敢于提问的同学,培育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氛围;二是问题来源于学生,这个问题会成为最好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以此确保预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把“先学”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牛吃完草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变成牛奶,人读完书并理解后才能转化为知识。练习,就是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应用与拓展过程。
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一是可以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益;二是可以“看见”真实的学习情况,让教师评讲更有价值;三是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批改、订正与反思,还可以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学习收获和所质疑的问难。在教学中,教师原则上不应布置课外作业,重要学科的练习题则课内完成。
少与多,往往是相对的,是动态变化的。关注了学习品质和学习效果的“少”比灌输式、填鸭式的“多”要好得多,并且长期下来,学生的收获要“多”得多。少教多学,就是要留给学生体验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留给学生自我成长的时间。在芬兰考察期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芬兰的教育哲学:“少就是多。”教得愈少,自主愈多;考得愈少,学得愈多;规则愈少,信任愈多。
有所不为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智慧。首先,教师有所为,学生才能知道“何为”;其次,教师不妄为,学生才能“有所为”;最后,教师不多为,学生才能真正“有大为”。
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一讲到底,是低估了学生的智商。教师不要拔苗助长,要学会放养;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学会等待。教师如何少为或者不为?一是设疑,二是留白,三是融错。
在设疑后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留白后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融错后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它可以避免“假学习”,促进学生达成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悬念,设置疑问;更要重视过程,强调体验。设疑,需要关注学情和围绕学科素养,提纲挈领的教学问题,能统帅全局,也能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启发、点拨,使其开窍、顿悟,促其思索,帮其解惑。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以解惑时,教师应当给予表扬和肯定,并帮助其梳理和归纳。
在教学目标确定上,也应以“学情”为起点,真正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的目标和主问题如何设置?学生先预习,提交学习问题,老师整合后,教学自然就有了灵感;教学的活动如何开展?和“学科智囊团”(科代表组织的喜爱学科的人)一起“备课”。如此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留白,不是偷懒,不是不负责任。“留白手法”的意义就在于能预留空白,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松”与“紧”的结合中,激活思维,对作品进行二次创造,达到课堂生成的目的。
在传统的“高效率、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上,学生思考的时间被挤占,学生的思维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情,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给学生留下时间的空白,让他们可以去思考和体验;给学生留下内容的空白,让他们可以去想象与发现。留几处空白,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主动探知和动态生成。教学中的留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留白而留白。如果教师留的“白”太多,或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只有所留之“白”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生出“实”来,才能成为教学留白艺术。
中国有句老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很有道理。在课堂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就没有失败的可能;没有失败的经历,就没有探索的动力;没有探索的时空,就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真正的独立思考往往是发生在他们犯错以后,这时的思考就是真正的自主学习,也就是一种自我反思。
不容许学生犯错,不仅仅是一种苛刻的教育要求,还可能会使学生丧失“敢想、敢说、敢为”的品格,更可能会迫使学生站在教育的对立面。能不能容忍犯错需要宽容和情怀,如何纠正错误需要智慧与艺术。在教学中,还要学会融错,即将错误作为一种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识、艺术地融入典型错例,让教学“妙”趣横生,让学生总结经验,生成智慧。如何融错?如何纠错?其中的分寸拿捏最为重要。
在学校里,学生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成绩优秀,老师表扬……不不不,是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这是来自于东方教育时报的一篇调查文章“大数据告诉你,孩子最渴望什么样的教育?”这个调查结果让人深思。它需要我们重建课堂学习方式,如何重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式学习。第一,课堂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可以相互对话,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第二,要让每个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在集体中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优势。
在芬兰考察时发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几乎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观课如此,连我们参与体验的讲座亦是如此。当然,合作学习决不是抹煞个性,而缺少自主学习的合作往往是假合作。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项目式学习,在方案设计、学习目标、角色分工、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等方面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有很大区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习共同体,让教室成为最有意义、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可以把合作学习设在疑难之处,通过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把合作学习设在分歧之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式的碰撞交流,让思考更深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还可以把合作学习设在创新之处,通过拓展与迁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是一种激励、唤醒与鼓舞,更是“人”的塑造。教育的魅力在于让学生从合作式学习中卷入体验,并积极主动思考,给予他们“阳光、雨露和土壤”,让他们在合理的时间内自由而美好地生长,让学习和创造真实发生。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认为素养积淀呼唤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方式: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创”中学,在“研”中学,在“行”中学。
重建“自主学习课堂”,就是要以学习方式的革命推动课堂的革命。重建“自主学习课堂”,就是要让教学改革成为一场行为的改革,落实课堂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