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习惯于被标注“微增长”标签。
2017年是没有太多惊喜的一年。在政策红利和消费升级的多重刺激下,整体市场容量已经见顶,增长空间已然不多。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销售汽车2887.9万辆,同比增长3%;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84.67万辆,同比增长3.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8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0.69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仍在逐步扩大,但处于微增长态势。车市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汽车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却提升了。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利税增长外,全年汽车出口增长25.8%,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更是高达53.3%。“汽车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國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自主创新成为高质量增长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撬点。
实现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正处于“品牌向上”的攻坚阶段,这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7年4月25日,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定调指引的同时,更是把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作为核心要义。
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表述变化的背后,是我国人民需求、追求的境界层级更高、内涵更丰富。
这种消费升级不仅给高端品牌带来了机会,也推动了车型结构的升级。过去的一年,中国自主品牌争相走上高端品牌路线并卓有成效。从去年的市场动向来看,主流自主品牌都找到了自身发展的重心和方向。从市场表现看,自主品牌野蛮成长已经成为过去,随着吉利、传祺、长安、长城在内的自主车企先后步入100万辆销量规模,对质的重视逐渐取代了对量的执着。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对于中国品牌发展一直持理性态度。在他看来,未来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自主品牌可能仅有5家能够存活。在下一轮竞争中,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及对产业链资源整合运用的能力,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未来谁能够更好地洞察消费者,谁能够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就能取得发展的先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车企转型升级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长安汽车去年开肩了第三次创业一创新创业,由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逐步向科技信息服务企业转型,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经营客户转型,由提供传统产品向提供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
2017年,吉利汽车轻松越过了年销售100万辆的门槛,成为继长安之后第二个成功晋级百万量级的中国汽车品牌。同样大幅增长的还有广汽传祺,2017年,传祺品牌累计销量达到50.86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大七座SUV传祺GS8-举打破中国品牌汽车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全年累计销售10.22万辆。
在高端化道路上,吉利和长城也通过高端化汽车品牌来推动品牌向上、产品向上,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去年11月,吉利汽车正式推出旗下的中高端汽车品牌
领克,首月销量达6012辆,市场反馈良好。长城旗下的高端品牌WEY,在2017年先后推出VV7、VV5,两款车型双双进入“万辆俱乐部”。
销量站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固然可喜,但对于白主品牌来说,零售价格和市场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在服务品质和体系化能力建设上的进止,更为值得庆贺。
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日渐理性与成熟,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反过来也在促使中国汽车市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2017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关于新车质量的差距已连续第七年缩小一两者“2017年每百辆车问题数辆(PP100)”之差,已从最初的396分缩小至13分。这意味着白主品牌的品质不断提升,已经可以与合资品牌直面竞争。
产业格局即将重构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随着品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2017年,中国汽车品牌开始第二次集体出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谋求新发展的关键举措。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约26%。这也是中国汽车出口在经历了四年连续下滑之后的首次止跌回升。
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新亮点。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经超过1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白主品牌出口的新增长点。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汽车企业全方位布局海外市场,开始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并进入了以资本、技术、输出的战略转型新阶段,加快在国外投资建厂。这充分说明,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第四次参加北美车展的广汽传祺,已经发布了2019年年底前进入美国市场的计划,这也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必须攀至的高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品牌沿线布局将逐步深化,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对此深有体会:“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占全球总量的近30%,增量占全球的50%。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业的引擎和火车头。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也越来越关注产品品质,对汽车品牌的关注度也超越以往。”这种质的变化,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愈发成熟。
逐渐成熟的中国汽车品牌还在通过自身努力重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这是吉利成功收购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宝腾之后,又一个重大企业入股行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表示,面对行业转型巨大机遇,吉利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戴姆勒的投资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思考。
无疑,世界汽车业的竞争已经达到了品牌、服务客户能力、企业经营管理、核心技术等多个维度角力的关键阶段。而这轮竞争中,中国品牌正尝试寻找白己的位置。
创新必将成为原力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业通过规模化等路径实现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客观而言,与高铁、航空航天、互联网相比,汽车业的创新步伐还有差距。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中国品牌的新课题。
什么是自主创新?百度的解释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建设中国特色的汽车强国,首先是要研发、制造、营销自主品牌的汽车,即拥有新车型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这方面,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其次是建设独立的、系统的汽车产业完整体系,保证汽车产业能很好地掌握必要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持续性创新,创造高级的国际竞争力。
纵观中国核心零部件,单就发动机来看,增压器被掌握在霍尼韦尔、三菱、博格华纳等寡头手里,直喷系统被博世、德尔福、大陆等巨擘所垄断,电喷系统的开发基本全部委外给联电、德尔福执行,进排气技术则要用外企的VVL或VVT专利,EGR也全套应用博格华纳等企业的产品……所有核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部件,基本无法采用自主品牌供应商的产品,甚至根本就没有自主品牌供应商。2017年,由于受限于爱信6AT变速器的供应,传祺GS8不得不临时下调了数个月的销量目标。如何在三大件的技术方面更加精进,或许是中国品牌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如何提升车企的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分析认为,首先,国家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来强调创新引路的关键问题,要提高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在政策上强调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加大科技创新投资比例。其次,除了政策的引导,还要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坚持人才战略,坚持在新技术革命的面前实现各方力量的协同。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更高的安全性、更便捷的互联化、更智能的车生活……这是新时代下很多车企未来的自我定位。作为产业强国的象征,汽车产业要为制造强国努力,为美好生活服务,这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