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

2018-08-17 07:00侯蜀涛自贡市贡井区中医院康复科四川自贡64302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肢体腰椎

侯蜀涛自贡市贡井区中医院康复科,四川自贡 643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组织突破纤维环后纵韧带进入椎管中,患者髓核向下或者向上发生脱垂移位,或者是完全脱垂游离的一种疾病。临床护理路径是由临床路径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者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和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把常规诊疗护理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流程进行有效控制,其最终结果就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为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该院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8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其根据入院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该次研究通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经过了病理学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研究前已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局部明显红热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66~73 岁,平均(69.5±4.24)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 15例、女性 25 例,年龄 65~72 岁,平均(68.5±4.09)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①入院。护理人员要主动为患者讲解所在的科室病房等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各项体征;②住院期间。如实告知的同时需要做到充分的安慰和保证;对患者的饮食、药物、生活习惯等进行宣讲;监督患者按时用药;③出院。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研究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以下为主要护理内容:①根据患者的状况和特征,为患者制定和规划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案。因此,医院需要为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步骤,同时还需要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团队。临床护理路径团队人员的组成主要有护理部、检验科等科室[1]。②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环境,评估患者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体位干预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床上踢腿运动,1次/d,100下/次。③观察患者病情,对于最初的治疗方案进行改动,以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④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饮食等问题,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功能锻炼等,同时还需告知患者复诊时间[2]。

1.3 观察指标

①生存质量评分。主要包括患者生理机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精神状况共4项评分,4个维度的评分标准都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②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进项评估。③肢体功能。包括腰椎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精神状况4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生理机能 情感状况 躯体疼痛 精神状况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70.40±4.2 84.20±2.46 18.80<0.05 44.6±7.4 68.8±4.6 18.42<0.05 66.4±5.2 82.60±5.8 13.79<0.05 68.20±2.4 80.40±3.8 18.00<0.05

2.2 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7.11±0.51 7.08±0.51 0.207 9 0.836 1 1.15±0.47 3.08±0.58 12.926 5 0.000 0

2.3 腰椎、肢体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腰椎、肢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腰椎、肢体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腰椎、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腰椎、肢体功能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腰椎、肢体功能比较[(±s),分]

组别 腰椎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肢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14.37±3.51 14.41±3.40 0.040 9 0.967 5 25.69±1.23 21.68±1.39 10.802 3 0.000 0 37.24±2.24 38.35±3.02 1.476 0 0.146 5 69.34±4.01 50.21±3.58 17.793 5 0.000 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抽烟的男性、长期从事弯腰体育劳动的人群,还有怀孕的妇女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遗症主要是神经的损害,其中包括神经受压造成的放射性疼痛和局部肌肉的萎缩,严重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的异常,如果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后遗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以保守治疗和休息为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排除一些危险因素,避免久坐、久站和弯腰搬重物等行为,重症患者也可以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除治疗之外,临床还需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强化治疗效果[4]。

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腰椎、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体现出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医疗护理的理念,同时还会赋予护理人员更深层次的内涵,对于护理工作职责也较为明确[5]。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得护理工作更趋于规范化、整体化,同时还具有预见性,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会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6]。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肢体腰椎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