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词汇意义的不可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2018-08-15 00:43王春霞
关键词:英汉汉语词汇

王春霞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7)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缺乏语法,信息传递很少;缺乏词汇,信息传递不了*Wilkins D A,Vocabulary: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1972,p.11.。翻译需基于源语词汇意义,实现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化。词汇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概念的载体,与人类社会经验、生活体验有紧密联系。在英译汉词汇意义方面,因英汉传统文化、社会经验差异,也因英汉分属不同语系,英汉词汇意义不对称,英语词汇缺乏汉语对应语,即出现汉语词汇空缺,导致英译汉词汇意义的不可译性。现有文献多从理论(聚合、范式及语言功能等方面)、语句翻译、修辞与体裁、文化等视角展开研究,对英译汉词汇意义不可译性的分析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拟在分析英译汉词汇意义不可译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可译性指两种语言信息的翻译转化,能实现不同语言者语言信息的理解与交流。若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沟通或理解的,即为不可译性*王春霞:《汉语文化词汇英译的不可译性及翻译策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7期,第22-25页。。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互相传译的问题,而是指某些感情、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讨》,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东西都是可译的,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东西都是不可译的*刘成萍、陈家晃:《不可译性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上海翻译》2015年第3期,第91-94页。。当然,不可译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指语言翻译转化出现语言信息缺失、语言信息或语义内涵产生变化,使译语与源语语言信息不完全对等。

二、词汇空缺与不可译性

词汇空缺是指源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包惠南、包昂编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词汇空缺对语言交流产生极大影响,通常表现为一种语言用单个词语能明确表达意义,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王佐良先生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转引自杨自检、刘学云:《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页。文化重点直接影响着语言词汇的多寡、特化程度和分化程度*杨自检、刘学云编:《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28页。。英汉词汇意义不对称导致的汉语词汇空缺,与英汉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如英语源语词汇译成汉语时,因英汉语言所承载的政治、历史传统、地理和宗教等文化信息不一,往往会缺乏汉语词汇对应词,出现不可译性。

(一)英汉政治文化差异导致的汉语词汇空缺

英国是多党制国家,通过选举制产生的占多数议员的政党为执政党,选举结果正式公布前,各政党间候选人身份、地位相近或相同;我国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有些英语政治词汇缺乏汉语对应词,其汉语含义也仅是英语词汇的解释涵义。有些词汇虽有涵义,但译时需据语境调整具体译义。如counterpartn. Someone’s or something’s counterpart is another person or thing that has a similar function or position in a different place. (竞品、副本、配对物、相对物)*Hornby A 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54页。。counterpart是个实义词,是具有自身含义的可数名词,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指地位相同、相似的人或物,其含义常取决于counterpart前面所指代的名词,其前通常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类似词汇。例:

(1)Sushma Swaraj holds bilateral talks with Chinesecounterpart—February 1, 2015.(2015年2月1日,王毅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举行双边会谈。)

(2)China and Mongolia vowed to further promote bilateral ties as Chinese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met with his Mongoliancounterpart Tuesday afternoon.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蒙古政府副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中蒙助推双边关系。)

在政治场合,counterpart前常有国家的形容词,如Chinese, Mongolian, Indian等。counterpart虽是名词,但其功能类似代词,用于明确指代前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的中心词。此时,counterpart常指Foreign Minister(外长),Prime Minister (首相、总理)和President(总统)。例(1)是印度最大新闻网站zeenews 2015年2月1日的新闻标题。苏斯马·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时任印度外交部长,句中counterpart意义指代Sushma Swaraj外交部长的身份,在句中Chinesecounterpart,counterpart指代Foreign Minister,所以Chinesecounterpart应指时任中国外长的王毅。例(2) Mongoliancounterpart中counterpart功能类似代词,指代前面名词Vice Premier,Mongoliancounterpart即Mongolian Vice Premier,指蒙古时任副总理的阿勒坦呼亚格。

因为英汉政治文化不同,counterpart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涵义的词汇,存在汉语词汇空缺,所以其翻译一般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

(二)英汉历史传统文化差异导致的汉语词汇空缺

英汉历史传统文化不同,存在英汉不对应词汇和汉语词汇空缺。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产物,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有其独特的内涵。英汉语言有的字面含义相同,但可能引申义不同,卡特福特曾将其原因归为“与源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p.136-143.。

早在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先生便提出“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不过钱先生又坦言:“‘彻底的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②③④杨自检、刘学云编:《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98页;第728页;第728页;第730页。一是因源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不常见、不被注意或者与译语文化中的可比对象有明显不同②。英汉文化差异产生英汉词汇指称意义的非对应语,英语文化词汇出现汉语词汇空缺,常体现在动物、颜色等词汇表达意义上。如在中国文化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是贬义的,如狗腿子、狗急跳墙和狗屁不通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视为人类忠诚的朋友,常以狗的形象比喻人的行为,此时狗非但不含贬义,反而含有褒义色彩,如top dog(优胜者),无法译出其文化涵义,只能进行解释性的释译。二是源语和译语词语的指称意义相同,但语用意义不同③。如英语sour与汉语“酸”指称意义相同,但sour有坏脾气、阴郁之意,汉语“酸”有迂腐之意,故也存在汉语词汇空缺。在颜色方面也有类似情况,英语yellow表示胆怯、懦弱,汉语黄色则多半象征着权威与尊贵,如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黄色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崇尚黄色,道徒和僧侣都穿黄色服装。例句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他太胆怯而不敢起来抵抗。)句中yellow涵义显然与汉语差别较大。yellow的意义有时还与疾病扯上关系,比如19世纪,yellow fever指曾给欧洲人带来巨大灾难的黄热病。又如英语white常表示“纯真、崇高、吉祥、幸福”之意,而汉语白色往往与白色恐怖相关,有不吉祥的含义。英语a white day字面含义为“白色的日子”,译成汉语无法产生相同的联想,感情色彩也不同,只好意义归化译成“吉日或喜庆的日子”。

在饮食方面,英国有各种各样的面包,这与以大米、面条等为主食的汉语文化不同。各种面包词汇也无法一一对应译成汉语,如bagels(面包圈)、bread rolls(小圆面包)、toast(吐司)、 sliced bread(切片面包)、croissant(羊角面包),这些英语词汇根本没有对应汉语词汇,只好根据发音音译、描述其形状意译归化译成汉语读者可接受的译语。在着装服饰方面,英语有各种各样帽子的词汇,如beret (贝雷帽)、bowler (常礼帽)等,而汉语里没有类似对应词汇,所以对这些词的翻译也只好通过解释性的意译处理。

(三)英汉地理文化差异导致的汉语词汇空缺

英汉地理文化不同,导致英语词汇缺乏汉语对应词,造成不可译。比如英国是个岛国,经济上与渔业紧密相关,而中国是一个有5 000多年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方式的国家。许多英语短语与fish、water等有关,如cool fish(指脸皮厚的人)、big fish(大亨)、fresh fish(新囚犯)、 a cold fish(冷酷无情之人)等。这些英语词汇如直译成汉语,汉语读者无法理解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因为“源语词语和译语词语的指称意义相同,但一个有语用意义,另一个没有”④。如英国四面环海,船是重要交通工具,因此与船有关的词汇如green hand,指不熟练的油漆工给轮船刷绿油漆时,常常把手弄得都是绿色,含有“新手、生手”之意;而汉语对应直译的“绿手”完全看不出此文化涵义,故应归化意译成“新手”。如He is a green hand in teaching English. 意译成汉语:在英语教学方面,他还是个新手。

(四)英汉主流宗教文化差异导致的汉语词汇空缺

英汉主流宗教文化不同、信仰不一,词汇往往不对应,英语宗教词汇也存在汉语词汇空缺。中国的宗教文化有“儒道释”三教之说,一般民众多受三教的影响;而英国有国教、天主教等,英国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如Redemption(救赎),虽能明白字面的意思,但明白不了留在西方人血液里的基督教文化。Lord Forbidden不能译成“阿弥陀佛”,God of heaven不能译成“观音菩萨”,这是不同宗教文化的差异。Talk of the evil and he will appear也不适宜翻译成“说曹操,曹操就到”*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三、不可译性的翻译处理策略

(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让译文与原文的形式结构保持一致*钟书能编:《英汉翻译技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这是解决词汇不可译性最直接的手段,特别是针对富有文化特色的词语。在好的翻译中,原著的优点已经完全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从而使另一种语言所属国家的人能够获得清楚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交际线索,程度与使用原著语言的人相等*刘重德编著:《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05页。。换句话说,直译即译者在不打扰作者的前提下,让读者尽可能接近作者,在译文中保留原文里的文化意象,迁就英语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按每个词的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翻译或异化处理到汉语文化之中。如golden age(黄金时代)、hot dog (热狗)、cowboy (牛仔)等,将cowboy翻译成牛仔,汉语起初并无牛仔一词,因它并非中国文化的一个概念、意象,中国人无法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类人。但使用久了,中国人接受了这个译法,牛仔也成了佳译。类似的还有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考虑英汉文化差异性,保留英语源语语言与文化特色,使译文冲破汉语目的语常规,保留源语中历史典故、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的异国情调。Helen of Troy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美艳无比的希腊王后Helen(海伦)被特洛伊王子诱走,两国因此引发一场战争,结果希腊大胜特洛伊。因海伦使特洛伊遭到毁灭,便有了这个典故。

(二)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

直译可让读者了解英语源语语言文化涵义,但有时也会让人不解,因此,解决英译汉的汉语词汇空缺问题,有时采用意译法。意译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翻译的目的就是把原文的知识传达给外国读者*Levy J,Translation as a Decision Process, In Lawrence Venuti (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Routledge, 1967,p.148.。由于地理、风俗和历史等差异,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例:

(3)American Civil War(南北战争)

(4)Exporting to a certain number of countries is made difficult by the quantity of red tape. (政府部门的繁文缛节使某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困难重重。)

例(3)短语的词汇翻译,其字面意义为“美国国内战争”,指发生在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最终以北方联邦胜利告终。英文涵义为内战,对于不了解美国历史的中国读者而言,这样的翻译还不够明朗,译成“南北战争”就一目了然了。例(4)中red tape(红色的带子),原指以前英国官方文件上系文件用的红色带子,引申为处理一件事情需要层层官方文件的繁文缛节,反映复杂而浪费时间的“官僚作风”,是英国特有的概念。直译成“红色的带子”,会让人误以为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所以,red tape意译成“繁文缛节”,则非常方便中国读者理解。

在单个词汇上,如telephone旧译(音译)“德律风”,乍一看,像是气象术语,其实不然。意译却很清楚:电话。又如massage旧译“马杀鸡”,其字面意义显得不伦不类,无法理解,而意译成“按摩”就一点也不费解了。再如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它首先使人想到的是一扇门,而其意译“国会、议会”就很清楚了。意译涉及对原文的再创造问题,不过翻译的创造空间是限定的,不能任意发挥,不应跳出原作的框架*蔡力坚:《翻译离不开再创作》,《中国翻译》2013年第6期,第113页。。

(三)音译法(transliteration)

音译法把英语词汇、表达、短语乃至字母、缩略语等语言结构的读音,按照其发音翻译成汉语的读音。这类英语词汇和意象在汉语里是空缺的,难以用一两个字准确地译出其涵义,存在汉语词汇空缺,这时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汉语文化中,将英语词语发音用汉语相近的音表达出来,即音译法。音译法既可以保护源语的特色,又便于使用,通常用于翻译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校名、物品名词和抽象名词等。

人名:Barack Hussein Obama(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美国第44任总统), Donald Trump(唐纳德·特朗普,美国现任、第45任总统), Hemingway(海明威);

地名:New York(纽约), San Diego(圣地亚哥市), London(伦敦)等;

大学校名: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等;

物名:coffee(咖啡), chocolate(巧克力),salad(沙拉),pizza(披萨)等;

抽象名词:gene(基因),humor(幽默),romance(浪漫), logic(逻辑), TOEFL(托福), IELTS(雅思)等。

英汉词汇不可译形式多样、纷繁复杂并无所不在,这就要求译者在文化层面上及时调整翻译策略,帮助译入语读者解码文化信息,从而认识那些看似无法攻破和费解的文化差异。语义和文化调节避免了语言或文化意义的丢失*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第16-23、122页。。英汉词汇意义翻译,因英汉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涵义的政治、历史传统、地理和宗教等文化信息,英语词汇存在对应的汉语词汇空缺,导致英译汉词汇意义的不可译。文中阐明了不可译性及各种文化差异与相关词汇空缺,即缺乏对应词汇或对应语的不可译现象,在分析英汉文化概念、传统文化和地理文化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英汉词汇翻译的不可译性之后,借助语义和文化调节,提出直译、意译和音译等翻译策略,尝试将英汉词汇翻译的不可译性转化为相对可译性,避免英汉词汇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或文化意义的丢失,不断完善英汉翻译实践。

猜你喜欢
英汉汉语词汇
学汉语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词汇小达人